分享

【影圈】年味儿 (续) —— 来自普通人微友圈的好照片

 大明湖畔毛大侠 2019-02-15

  2019 年第 4 期 (总第 95 期)  






配文《盼年》作者:刘建东




小时候盼着过年。过年,鸡鱼肉蛋吃个饱,不再吃粗粮素菜。口袋里有了压岁钱,可买称心的玩具、鞭炮。穿新衣了,脱下布满补丁的冷硬外衣,还希望新衣服口袋多点、大点,可多揣一些玩的、吃的东西,幸福感满满的。



《过大年》

陈为民(湖北)华为



《写春联》

锡惠精灵(江苏)苹果



《写春联》

似水流年(宁夏)华为



《挑年货》

午夜星空(湖南)华为



《挑春联》

飞翔马德里(江苏)华为



《挑》

莫以坚(广东)华为



《年味》

Juping(江苏)苹果



《年后的城隍庙》

邵钢铁(安徽)华为



《纳福》

洪福齐天(甘肃)华为




过年似乎很神秘。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拉家常守夜,后来有了电视,看着春晚守夜。临睡前大人总要叮嘱孩子们,初一早上醒来,先吃枕头下的开口糕,才能讲话;起床后在屋内烧柴把敬财神,然后开门放鞭炮;对上门乞讨的神财,给点零钱,不能说不礼貌的话。大人们的虔诚,让春节多了几分神秘感。



《醉美油纸伞美食节》

晓崧(江苏)华为



《迎新春》

舢人(江苏)华为



《贺新年》

仁合(山东)OPPO



《雪灯笼》

王红章(河北)华为



《节日的商场》

党爱琴(黑龙江)OPPO



《喜上树梢》

山径云霞(北京)坚果



《瑞雪贺春》

金梅(安徽)vivo



《中国年》

高少军(安徽)华为




过年是兴奋的日子。人们为了纳财祈福,从五更开始燃放鞭炮,一家学着一家,一直放到天亮。我们早就被鞭炮叫醒,蹬蹬脚下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骨碌起床,吃上开口糕,穿上新衣服,烧柴把敬财神,开门放鞭炮。不一会,几个玩麒麟的神财来了,给了几个五分硬币,嫌少。正要说难听话,大人忙打住,掏出几张毛票解围。



《渔村年味》

高晓平(江苏)华为



《栈桥迎春》

金牛(浙江)华为



《华灯初上》

田锋(河北)乐视



《喜迎春》

曼妙(广东)OPPO



《红红火火》

myj拍拍(广东)华为



《迎春贺岁》

在水一方(浙江)华为



《遇见年味》

钱庆龙(江苏)华为



《平海路》

小毛(浙江)苹果



《张灯结彩》

秋的童话(安徽)华为




快乐的小朋友。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服,一大早就来了,约去拾小鞭。过去的鞭是黑火药,性子慢,不易爆,声音也小。拾小鞭,就是拾每家门前没有爆炸的鞭,找个空地方,捏着鞭的尾部,划亮火柴,点后立即抛出,在空中炸成一个火球。如遇上鸡鸭,更兴奋,将点燃的小鞭掷向鸡鸭,吓得鸡鸭乱飞。小鞭炸完,回家吃早饭。



《过年看戏》

云淡风轻(湖南)苹果



《欢聚》

三石(浙江)华为



《龙灯会》

胡守炳(安徽)华为



《蛟龙盘曲》

向阳(四川)苹果



《金狮贺岁》

陈国伟(广东)华为



《年味儿》

龙影(北京)苹果



《闹新春》

冯金凤(江苏)小米



《威风锣鼓闹新春》

晨钟(北京)努比亚



《新春下乡演出》

狄跃庆(江苏)华为





到邻家串门拜年。母亲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元宵、水饺、鸡汤和包子。饭还没吃完,就忙着与小朋友们出门去邻家一一拜年了。每到一家,大人们都会拿出毛票子、糖果、花生、葵花籽等分发给小朋友们,衣服口袋一会儿装满了。拜年路上,吃着各种美味的食品,买上小掼炮,一掼一声响一团火,好不开心。



《皇上过年啥样》

吕有勋(山东)华为



《开门红》

糖甜田(陕西)华为



《放烟花》

高树磊(山东)华为



《红灯笼》

左黎(吉林)苹果



《红灯笼》

悠然(辽宁)华为



《福猪迎春》

于莹(江苏)华为



《节日之夜》

特儿(山西)苹果



《流光溢彩》

王镝(陕西)华为



《飞花》

沧海(山东)华为




长大后奔着过年。长大了,各自有了工作,离家乡或近或远,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过年。拜访长辈,敬老爱幼,谈谈趣闻乐事,分享快乐。但人大了,心也大了,春节期间或在人群中寻觅帅哥美女,或在亲友同学家中喝酒打牌,成天不着家,引得大人们不高兴,也不当回事。母亲总会不失时机地问道,谈对象了吗?想张罗着提亲说媒的事。



《过年的孩子》

毛巍(吉林)vivo



《擂响鼓过大年》

张美莲(广东)vivo



《举高高》

谷瞻远(江苏)华为



《这串好》

小莹(浙江)OPPO



《同乐》

匡儿(浙江)华为



《父子上径山祈福》

贾佳(浙江)华为



《家》

郭兴强(江苏)华为



《猪年里的汉文化》

李蕴明(陕西)苹果




婚后举家回乡过大年。结婚后,有了孩子,养儿方知报母恩,春节一定要赶回家,与父母兄妹团聚。到了年关,这种心情更是迫切。过年时,几代人聚于一堂,稚子绕于膝下,童言童腔,叔叔宠,姑子亲,父母眉开眼笑。当然,有时小夫妻也曾为在婆家、娘家过年闹过矛盾,弄得不开心。后来商定,两家轮留,双方兼顾,合情入理,皆大欢喜。



《团聚是福》

风轻扬(湖北)华为



《饺子熟了》

快乐的秋之风(河南)华为



《妈妈我要小猪猪》

郑重为(内蒙古)努比亚



《美食》

桂花(四川)华为



《甜》

唐道荣(江苏)华为



《烤出来的年味》

真诚(吉林)苹果



《熏腊肉》

虹(广西)华为



《别样年味》

王四(四川)华为



《坚守岗位》

彩虹(浙江)华为




中年赶着回家过年。人到中年,世事沧桑,父母年岁大了,已是风烛残年,更希望与子女儿孙们新年团聚。子女也深知,岁月不饶人,今年开心一聚,不知明年如何?回家过年不再是少年时的任性、年轻时的潇洒,而是一种感恩的陪伴。



《雪后》

聋人(陕西)华为



《年味》

清莹秀澈(湖北)努比亚



《陪伴》

水晶豆角(北京)苹果



《祈福》

紫葡萄(河北)华为



《初一饺子》

Lisea(河北)苹果



过年,贯穿人之一生,代代相传。岁岁有今朝,年年有余庆,都在盼与望之间,盼儿盼女,盼子女成龙成凤。望父望母,望父母健康长寿。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