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拙涩的巴尔蒂斯

 hwzhuwei 2019-02-15

拙涩的巴尔蒂斯

《猫照镜》1977—1980 油彩画布 180x170cm

拙涩的巴尔蒂斯

作者:杨云祥

巴尔蒂斯似乎挺笨,画面上总有点憨憨傻傻的拙笨感,记不清在那个网上见过最时髦的大愤青的评说:“巴尔蒂斯画得傻大空;”也许言外之意是没有他自己画得好吧。普通人看了确实会有这样的感受,至于这样说法,也算正常;何况对那些只会欣赏写真技法的油画人来说这话也不为过,因为在中国当今被卖得高价的必然是照片般逼真,这样的画家就是“大神”嘛。网上有不少的文字说过巴尔蒂斯,我为了也唠叨一些对巴尔蒂斯的绘画看法,就只好重翻二十多年前买的一本外文版画册《 巴尔蒂斯》,重读了久违的许多印刷品画面,又从其画面情调的审美方面谈点自己的观感,或许能无意中点到些他的艺术追求为何吧。

拙涩的巴尔蒂斯

巴尔蒂斯和他的宠物

“巴尔蒂斯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的人物画造型兼具简(练)、静(止)、(稚)拙、(秩)序以及(神)秘等特点。”(注一)巴尔蒂斯骨子里像是一个古典主义者,他16岁就开始临摹许多古典大师的湿壁画作品。他固守具象,维护传统,拒绝潮流。他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不断锤炼写实的表现,却不忠实于写实主义的老套原则,尤其是人物画造型极具现代笨拙感,与美术史上古典主义绘画手法格格不入,甚至大相径庭,这可能就是其作品的写实之表象吧,说他把梦幻与诗情的结合融洽在自己的艺术企图里,也对头。他善于把现实与“非现实”的微妙意境捏合在一起,他笔下的人物有着莫名其妙的梦游状态;同时,这种人物造型比较僵硬但对巴尔蒂斯作品风格的形成倒起着不可或缺的符号性作用。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一

(图一)的静穆、单纯、透明、干净,在原作上可以看到他打格子放大用的铅笔线条,似乎极端的理性化制作。却表现了少女人体的美妙与靓丽,色调淡雅,没有丝毫的酱油赭石色,把古典意义的美感作了简洁的描绘,没有丝毫的丰乳肥臀性感觉,有的却是对绘画所表现出的人体优雅之美感。

拙涩的巴尔蒂斯

《房间》

巴尔蒂斯的绘画天赋很高,其艺术个性小就初露端倪,在几岁时就画出了一套连环画,人们说:他的个性和修养是形成其人物造型的基本因素,也许有点道理;二是对古典绘画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对弗朗切斯卡和普桑的学习,且能推陈出新,这是形成其人物造型特征的关键所在。巴尔蒂斯很早就自觉地选择客观具象的造型来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他努力学习传统,也临摹了不少的古画,特别是对法国古典派风景大师普桑等的绘画;在临摹中体会着古典精神、研究古典大师的美感意境之表现。

巴尔蒂斯没有上过美术学院,他就靠通过在卢浮宫研习古代大师的作品来提高眼力和绘画技巧。他对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大师弗朗切斯卡的绘画特别倾心,我们从他的绘画里能够看到弗朗切斯卡影响,尤其是那稚拙美感追求的味道。拉·弗朗切斯卡(注二)等人的质朴启发了他的绘画艺术发展倾向,他努力地“生涩”与厚重着,古朴简练且空灵。画面没有中国当代的故弄玄虚也哗众取宠的老套技法娴熟。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二

我们从(图二)一个女人的半身肖像,可以看出其油画的色彩大方、厚朴,光影的变幻明亮而整体,似乎是强烈的灯光照射着,衣服的边沿几乎没有多余的细节,头部刻画得圣洁地傲视着前方,可能他是在不断地调整后才出现如此整体的迷人效果,仅仅靠一次写生的完成是无法达到这样强烈的美感。我曾模仿过其厚重效果的制作,但由于没有看到过原作,只能凭印刷品的感觉来入画。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三

(图三)是一张小大人专注看报的画面局部,颜色古朴完全没有小孩子那稚嫩发亮的印象式皮肤感色彩,强化边沿线是人物造型的主要手法,手的比例虽然比较小,但人物神态足以显示出巴尔蒂斯有能力的写实功夫,画面的物体坚实,用笔干脆。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四

(图四) 巴尔蒂斯总是把画面的可视元素简化到最少,人物的面部非常突出,看书的动作也有点别扭,面部和书本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视觉矛盾的中心,他塑造的物体都很坚实,连衣服的奏折也坚硬如雕塑一般,后面的隔板画得粗率也松动,光影形成的线连成构图的一个框架,真的挺拙,也不知道用一个东西把墙上的直线破一下,没有丝毫流畅滑动的老练熟套。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五

(图五)巴尔蒂斯 早年画的一个街区,构图好像没有经过精心的安排,也没有传统一贯的构图均衡效果,似乎漫不经心地摆放了一群毫不相干的人物且各忙各的。街道的色彩也没有印象派的光影感,色彩还是那样的古朴简单,黑白灰的关系倒是比较明确,这完全是一种当时没有的油画表现方式,正如有人说的:善于把现实与“非现实”的微妙意境捏合在一起,他笔下的人物有着莫名其妙的梦游状态,人物造型似乎僵硬;把动态的物象作以静态画,让人的观者的视觉就有了异样感。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六

(图六)巴尔蒂斯的风景曾经让我着迷,尤其是那把静物和窗外风景画在一起的作品让我想起了库尔贝《海景与虾》,他往往把不起眼的场景作了非同一般的构图安排,画的时候又注重了平面与线条的穿插,这张画里也有点塞尚的影子,但视觉效果的表现却是自己的独有,地貌也是抽象的,雅致的灰绿色基调,画面没有一个完整的物象,画中心是靠黑白对比的强烈昭示着,看上去好像是具象的自然风光,其实他表现的更具抽象符号,他也尝试着吸取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但并非模拟的照抄中国山水画美感,而是把西方抽象的造型意识引进了自己的具象油画中。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七

(图七)巴尔蒂斯 中期的绘画里有不少的平面装饰性,也略有立体派的感觉,没有一点的光影。瓶花、女人欲眠卧榻是西方许多油画家都曾经描绘过的“仕女型”,他没有表现什么重大的社会主题,却倾心于探索油画语言的新手法,但巴尔蒂斯依然喜欢用边沿线分割构图及物象局部的形体,图案性的强烈程度大于人物,我们看此画的时候需要屏住呼吸,静静地凝视女孩子,莫惊醒花狸猫。平面化是许多西方现代油画家多采用的表现手法,他们都自觉地向东方艺术靠近,觉悟到绘画艺术的进步恰恰就在于要超越真实的客观物象光影,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客观自然对人之艺术思维智慧的封锁。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八

(图八)不可名状的动作和手势在巴尔蒂斯的许多画面上出现,僵滞的造型似乎凝固了画中人物的交流,这样的造型又不是生活里的应该,却具有抽象的无意识感;按传统的审美观来讲,女人体旁边的洒水壶有点难以入画,但巴尔蒂斯却偏偏把它放在了显眼的位置,椅子上的茶碗与地上的书本都是不可名状的放置着,壁炉上面的花瓶与洒水壶的造型相呼应,我们觉得他好像是用具象来写实,但画面的整体情节却是抽象的非具体;视觉效果的典雅具备着肃穆的崇高,荒诞的抒情也静谧,这就是巴尔蒂斯的另类唯美,他赋予了现代人如何延续古典精神之美感性探索的意义,而不是我们的复制人体老套技法的腻歪流行着。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九

(图九)《照镜子》有好几稿,也是他晚期的重头系列作品,这一张估计是比较早的一稿,照镜子是一个人心理自省的表面现象,中国人也喜欢拿照镜子说事,尤其是女孩子照镜子颇具美感。巴尔蒂斯的人物和静物同样没有虚实地罗列着几乎要赤身裸体的人,观者难免感到些许冷漠,一个攀附壁炉的背影及熊熊的火苗究竟和照镜子有联系吗?僵硬的轮廓线自然会使人觉得不安,女孩子的动作是生活的自然态?这些问号难免会带给我们一连串的诧异。

艺术天赋有遗传的因素,但其社会生活的圈子在后天里起到的推进作用不可低估;巴尔蒂斯从小生活的圈子里,纳比派画家波纳尔、维亚尔、德朗等常是他家座上客。巴尔蒂斯很小就被人称为“绘画神童”,加上受亲朋好友传递给其的艺术濡染,一些绘画艺术的道理自然能悟性到位,虽然他没有受过正规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巴尔蒂斯回忆起他父亲有一次征求波纳尔是否进美院学习,且接受了波纳尔的建议:不上任何美术院校。巴尔蒂斯自己的天性使然,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始终不渝的艺术探求,以古典大师为榜样,用质朴具象的笔法描绘着现实世界之抽象表现,这样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高难的矛盾,然而他却做到了古典精神在现代生活里的有所表现,他没有汇入时髦流行的前卫潮流里,且在具象绘画的艺术再营造中圆着自己的“另类古典梦,”这也许就是巴尔蒂斯艺术价值的高度吧。

拙涩的巴尔蒂斯

图十

(图十)巴尔蒂斯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作太太,画册里有他和太太一起的照片,日本女人的温柔善良也是比较有名,巴尔蒂斯经常画她,但不同的是,吸取日本“浮世绘”的表现效果较多,人物动作安排还是“巴尔蒂斯样”色彩更加古朴典雅,更强调平面感,我不禁想到中国古典绘画和日本“浮世绘”里有关女人形象的描绘。

巴尔蒂斯早就向往中国的文化艺术,朋友说:好像是邢啸声先生等去拜访过他,并送了他一本中国的字帖,他看后非常激动,连连赞美中国书法艺术的伟大,也向往来中国展览并旅游,欲亲身体验一下中国古老辉煌的东方文化。我在介绍几个西方大画家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现代西方的艺术。多从东方美术的简练、从客观升华的表现思维里汲取了自己的艺术营养,把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境界超越了自然客观的复述,这些现象虽然被一些智慧学者们不断推介,但现在油画人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众多的油画人依然是盯着西方200年前的过时表现形式,懒于思索中国自己的绘画美感所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之趋势。看看巴尔蒂斯,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穷苦惯了才崇洋媚外?是不是文革遗留的艺术惯性还在延续?商业左右绘画艺术的现象不就是文化艺术的大误区所致而非艺术自觉的确实,商人眼里只有钱与美术家眼里唯美为高是一样的价值兴奋点,如果让商业左右着绘画艺术的发展,难道当今每一个油画名人就没有一点责任?

拙涩的巴尔蒂斯

大幅乌鸦图

巴尔蒂斯的画面中似乎用绘画作一些莫名的思考,我觉得有点意识流型诗意般的视觉抒情气息,淡然也罢、冷漠也好的这种画面思考似乎诡谲,且具有一样的神秘感,更为模糊的是我们无法说清画家的描绘具体是何种创作意图,这也许就是我说的“具象写实的古典性抽象情结”,也许是他意识到了自我,但个体生命的自我在作品里表现得不甚明晰,观者思维中的困惑就油然而生,困惑的缠绕就一直伴随着他的艺术语言之表现。巴尔蒂斯也承认:他一直想在他的油画创作里确认自我,最后的结论是他不存在,这可能就是他回归古典的崇高而忽视了其个体直观激情的“小我”吧;古典大师们向来把人类的幸福与痛苦和宗教的主旨联系在一起,从而确认了自己的绘画导向,巴尔蒂斯就是在宗教“大我”的普世意义方面做了些抽象的个人发言;因为他爱好文学艺术,丰厚的文化积淀加上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影响,使他的绘画具有了古典绘画的意境但没有“泥古”的老套,作品的外在形态依然是现代抽象情节性“另类古典主义”。

拙涩的巴尔蒂斯

梦中泰雷兹

(注一) 见雅昌博客 靳其涛:《巴尔蒂斯绘画中人物造型渊源摭谈》

(注二) 弗朗切斯卡 意大利十五世纪大画家 他的除了给君主画肖像外,也绘制了大量的壁画,其中《鞭挞基督》最有名,他的作品单纯明快,深受许多人的喜爱。(见英国大卫 派柏 《伟大的传统》台湾 嘉庆艺术图书馆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