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起於寒!低體溫背後的10大病症 日本免疫學家安保徹表示,自律神經會影響免疫系統,並調整心臟、血管、腸胃、汗腺等內臟運作。當我們白天活動時,交感神經會比較活躍,而當吃飯或晚上睡覺時,則會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位。這兩者就像坐在翹翹板上,維持平衡,人體便能常保健康。相反地,一旦身心壓力過大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便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 自律神經失衡,體溫降低百病生 相反地,過度輕鬆的生活可能會讓副交感神經長期處於優勢,分泌乙醯膽鹼使血管擴張,導致身體需要大量的血液維持流動,進而引起循環障礙。 無論哪一種生活模式,都會使血液流動變得不佳,形成低體溫狀態,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安保徹指出,體溫降低1度,免疫力便會降低30%,如此一來,當然會生病。 仔細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著難以解釋的大小毛病,對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呢?嚴重如癌症、代謝症候群、憂鬱症、帕金森氏症,令人困擾的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水腫、臉手發紅、眩暈、心悸......這些症狀與疾病,都可能是低體溫所致!或許你曾經四處求醫、尋找解方,然而唯有了解這些毛病的成因,才有改善的契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