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音频趣味说·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2-15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今天要介绍的文物,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国工艺,晶莹剔透的古物中亦镶嵌了一个浪漫凄美的故事……



        点开下面的音频,一起来追寻这段历史吧!

(温馨提示:先看注释再听可能效果会更好哦。)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20170131) 来自文物说 02:18


注释


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蜻蜓眼珠 源自西方,代表神人眼睛,这些眼睛代表善眼,是用以抵御恶眼的,眼越多意味着法力越大,所以一层叠一层,层数越多,代表它的法力越强。到战国时期这种意义渐失,并且纹饰上出现了更多的中国式样的图案,如“珍珠地”或“连珠纹”,蜻蜓眼珠变成纯装饰物品。由于装饰时尚的改变,加上汉代以后琉璃价格渐降,黄金首饰取而代之,蜻蜓眼珠制造方法自此失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