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疗,一个古老又简单的养生秘本,你读懂了吗?

 中医药方便 2019-02-15


茶疗,简而言之,就是能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饮茶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广泛和狭义的茶疗:广义的茶疗是指所有的茶类,这是因为各种茶都具有特定的茶疗养生保健效果;狭义的茶疗,一般特指专门配制的茶、花草茶、保健茶等。

01

道医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而茶疗被国人誉为这座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民间有“茶乃万药之王”之美誉。茶疗是根植于茶疗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她以中药原植物叶片为原料,结合中药与茶叶的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形态,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茶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性质,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对国人的生活、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三茶六礼”,茶为礼先,而茶最早被人类发现并运用时既不是饮品,也不是礼品,而是治病的药品。

近代,随着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被不断的研究和发现,茶疗既方便简单,又能进行身体调理,它的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更多的肯定。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的茶疗,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已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饮茶行为。

02

茶疗的起源大致如下:

(一)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当然,这里所说的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红茶、绿茶,而是药茶合一的中药茶。

(二)《本草纲目》解释茶的药理作用说:“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

(三)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副。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

(四)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二首,为槐茶方跟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

(五)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新和充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茶疗第一人刘明甫,创建德甫堂中药茶疗铺。

由上可知,茶最早的功用是作为中草药纳入人类生活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作为纯粹的饮品,才从茶疗中药中分离开来。

03


茶叶在我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以前把茶叶叫茶药。最早的药理功效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里。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论》,对茶评论说:“茶治脓血甚效”,就是闹肚子、拉脓、拉血喝茶就有用。名医华佗也讲了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意思是喝茶能够振奋精神,加强你的思维。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书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已证明茶叶的功效成分很多,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的好处。有人甚至把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我们知道食品有六大营养元素,现在有人把茶多酚提高到这个高度,表示茶的功效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大。现代医学有一个学说叫做“自由基病因学”,它还全面解释了“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

自由基对我们身体有很多的危害。尤其过量自由基,它会引起人体很多问题,包括肿瘤、心血管病、炎症、色斑、皱纹、白内障甚至衰老。

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功能衰退了,或者组织已经坏死了,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的核酸包括遗传物质DNA、RNA、蛋白质和脂质受到自由基攻击发生了异常,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氧化还原性都发生了变化。

过多的自由基引起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的核酸包括遗传物质DNA、RNA、蛋白质和脂质损伤后,造成很多生理异常,这个叫做自由基病因学。

据统计上万种的慢性疾病、老年病包括衰老,都是自由基引起的,这是致病的祸首。这个自由基学说,现在也是医学界公认的一种学说,它能够解释很多问题,现在还是深入人心的。

我们已经证实了茶通过抑制氧化酶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或者直接清除自由基等途径来清除自由基。正是因为茶叶本身既含有维生素,还含有清除自由基能力更强的茶多酚类物质,能够预防疾病,所以“茶为万病之药”。从理论上讲,每天喝两杯茶就可以起到日常保健作用了。

04

道医茶疗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茶疗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茶疗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茶疗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茶疗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茶疗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茶疗养生家葛洪提出“茶疗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

茶疗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茶疗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


历代茶疗养生家都主张茶疗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这样,不但可补偏救弊、导气归经,有益寿延年之效,又有开发潜能和智慧之功,从而收到最佳摄生保健效果。

05


历史上,随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茶,在宋朝开始也逐渐传到了周边的日韩等国,并在当地生根发芽。真正将茶传入欧洲的是荷兰人。而茶在英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作为饮料,而是被包装成一种治疗百病的神秘东方树叶,并成为了第一种在报纸上推销的商品。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优秀的民族产品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道医茶疗养生茶,一经打入市场,便成为世界养生保健行业的宠儿。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11月13日,由“世界健康组织联盟”携手“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国际绿色和平产业联盟”、“上海联球投资有限公司”率中国品牌代表团,联袂“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执行平台—KIP国际学院”—米兰世博会KIP馆,在世博会主园区“世博会KIP丝绸之路馆” 及意大利多个城市,盛大举办 “第六届国际健康养生节--中国中医养生文化、道医养生文化亮剑世博”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为期一周,这是中国品牌及中国文化元素再度亮剑世博、走进欧洲的又一次盛举,更彰显中华儿女“敢于肩负和担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创新奋进的品格”。

06

茶疗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茶疗养生的内容。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茶疗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茶疗养生措施。因此,茶疗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茶疗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茶疗养生保健活动看作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