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陇西(今甘肃东南)人,东汉女诗人。诗人秦嘉之妻,夫妻二人都能诗文,今存秦嘉诗六首、文二段;徐淑诗一首,文三段;除徐淑《为誓书与兄弟》外,都是夫妇往来叙情之作。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诗人,徐淑一生为一个情字而活,为情坚守,为情发光。所谓“比目连心游,鸳鸯结伴啼。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原有《徐淑集》一卷,现已散佚。
徐淑因自小身体不好,常患疾病。嫁秦嘉后,夫妇爱好异常。秦嘉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被任为黄门郎,徐淑因身有病只得还家而不能同往,两地相思,时时互赠诗、书以通情意。 从他的《赠妇》诗中看,临走,他是想见妻子一面的。“遣车迎子还,空往空复返。”徐淑接到信后,回了一封即《报秦嘉书》。如下:既惠音令,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亦好。惠异物于鄙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厚之恩,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设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其意思是说:“你不在家,我一不化妆照镜子,二不弹琴焚香,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我容给谁看呢?
秦嘉到洛阳后,被留下来当了黄门郎了,不久病死在任上。留在老家的徐淑悲痛欲绝,她一心忠于自己的爱情誓言,把弱儿幼女拉扯成人。谁知,其兄却强迫她改嫁。她为了抗争:“毁形不嫁,哀恸伤生。”她还写了封《为誓书与兄弟》,义正辞严,大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之气概。但不久,也因悲伤过度而死。
秦嘉与徐淑的来往信件见于《艺文类聚》,徐淑给兄弟的信,见于《太平御览》,而夫妇俩的诗文,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有辑录。因此,秦嘉徐淑夫妻也成为千古恩爱夫妻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