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贵妃

 庶民临风 2019-02-16

    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其祖籍在辽宁佟佳江流域,其父是内大臣鄂硕,其母为汉人,其弟则是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有学者认为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是董鄂妃的前夫,由于顺治帝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然而,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贵妃---董鄂氏清太宗崇德四年(己卯,公元1639年),董鄂氏出生。(图为董鄂妃画像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丙申,公元1656年)八月,十八岁的董鄂氏入宫,被册封为贤妃。顺治帝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同年十二月初六,又进升她为皇贵妃。顺治帝还为她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中,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唯一的一次。其父亦进为三等伯。

    清世祖顺治十四年(丁酉,公元1657年),董鄂氏生下顺治帝的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然而,此子还未命名,仅活了三个月便夭折。

  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庚子,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忧伤过度的董鄂妃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时年二十二岁。顺治帝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死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帝还命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后经皇太后力劝才罢休。顺治帝又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为其陪葬,后也被劝阻。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其梓宫移到景山后,顺治帝又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108名僧人为其诵经。三七二十一天后,董鄂妃的尸体才连同梓宫一同火化。清制中,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贵妃---董鄂氏为了彰显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帝又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顺治帝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洋洋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本就体弱多病的顺治帝经过失子、失妻几次变故,身心遭到极大的伤害,董鄂妃死后仅半年,顺治帝就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时值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然而,顺治帝还是在钦定皇三子即位、口述遗诏后,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顺治皇帝死后,尸体被火化。

    清圣祖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年)六月,董鄂氏与顺治帝、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