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行佐 沈行佑编辑|禅音 ![]() 一叶知心 茶界 II 巫娜 00:00/05:21
太极拳诸相是我另一题材的太极拳篇章,怎样写都有炒冷饭的感觉。也许越炒越香,也许寡淡无味。但愿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悟的积淀,能有些许葱姜的加入,使文章有所滋味。 太极拳诸相是以太极拳拳论等文献为基本点结合我们现在的观点,用现在能够理解的语言做一些分析,其中不乏一些新的整理和感悟,但愿能能笔随人愿,思绪随顺。
太极拳中的慨,全和我们生活中的慨全一样,以慨剥全,以全盖慨,在慨全中互相剥离,又互相映衬,这样对太极拳的描述会有帮助,对认清太极拳真面目有好处。洋洋洒洒落笔千言万语总想以全包偏,和以偏盖全都是不可取的。 怎样叫全和慨呢?太极拳是肢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的产物,所以纯理论慨念是不够全面的,同样纯体力活动也是深入不起来的。 单练套络只能算半太极,对太极拳理解也是有限的,通过推手,器械等的运用才会真正理解作为拳的太极含义。 作为运动,太极拳不失为一个有益的运动项目,作为武术项目不经过对手磨练是成不了拳的。 太极拳看似软绵绵,实质上通体韵劲,柔中刚,绵中铁,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没练到也是体会不出来的。 经历了错才能找到正确,许多初学者往往被理论引导到求全求完美的境界,一开始学就要求正确的拳架,完美的身法,结果意太强反而牵强。甚至走上了求捷径走偏锋的境地而不能自拔。犹如刚会走路的孩子就要求他奔跑一样——欲速则不达。 一步一个脚印,一招一式地练,毕数年纯功运化者才能真正掌握太极之阴阳,拳中之虚实。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种神明是懂劲后愈练愈精,黙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也是对手造就的。 中国武术之路,任重而道远,从推手方向突破并不轻松。愿献绵薄之力以慨成全。 (广告) 温馨提示:《太极》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贵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