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养肾很多人知晓,在不少的农村地区,忙碌完的农民,很多四十岁后就会在冬至前夕寻求中医师做丸药补身子,其实都明白是补肾。相比于冬天补肾,春天养肝知晓度就降低很多,一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开始人们就投入到筹划和运作中;二来觉得冬天已经补身子了,不用担心出问题了;三来阳气上升,人们精神倍增,不再“居安思危”。 其实,春养肝依然很重要,人们也知晓肝肾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医五行中水生木,即肾水生肝木。而春季五行为木,对应人体的肝木,所以在中医中春气通肝。而在生活和临床上,春天人们朝气蓬勃,这是肝木的在春气通肝中升发的结果。肝木条达、升发中,肝的优点和缺点都会显现出来。 其中之一便是人们普遍在春天容易发怒,心里常产生一些无名之火,等等。这些优点和缺点,都是春天肝旺向外疏泄的表现。中医中的人体,是和整个天体相统一的,就像其中的一细胞,任何症状都是人体和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体五脏对应五季的春(生)肝木、夏(长)心火、长夏(化)脾土、秋(收)肺金、冬(藏)肾水。 春为肝木而木克土,所以容易出现腿抽筋、腹泻、春困等肝木克脾土(相乘)之相;五行正常生克中,为肺金克肝木,而春天肝气旺盛,升发过强,容易形成“木火刑金”(相侮),所以春天也会有不少人会染上哮喘或是哮喘复发、咳嗽、胸痛等症,此为肝气犯肺,而出现口苦、胁肋痛、肩膀痛、偏头痛、乳房痛、臀部和大腿外部痛等,都是肝经排泄不利的外在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