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 文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读传记的三个境界 “多角度”、“批判性”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起点,具体怎么做呢?本文给大家三个建议,对应读传记的三个境界,循序渐进升级孩子的阅读力。 境界一、高度概括,把书读薄 读传记的第一重境界,是孩子对人物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知晓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但不少传记都横跨人物的一生,情节、线索非常多,此时,概括能力的训练就尤为重要——引导孩子排除冗杂信息、聚焦大事件,才能进一步把书中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层面。 (阅读金字塔,分为五个部分) 推荐一个读书报告模板,把一个传记故事可以拆解为:
境界二、批判思考,客观评价 梳理完人物的大事件后,就要开始对人物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这就要说到孩子们最容易在读传记时犯下的错误——因为崇拜主角,很容易给人物戴上“主角光环”,不能客观中立地评价。 因此,要升级到读传记的第二重境界,就得学会多角度、批判性地看待人物,首先可以利用“人物时间轴”,以时间顺序梳理人物的一生,看到他们在奋斗过程中的得失与抉择,得到一个更真实的形象,为客观评价打下基础。 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地评价人物?不妨使用欧美中小学很流行的思维方法——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 这是一种更立体的思维工具。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着六种思考角度,只要孩子换上不同的帽子,就要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思考自己学到的知识或认识的人物等。
境界三、寻找“秘方”,为我所用 回想阅读传记的初衷,不是让孩子知道这些人物的成就有多辉煌,而是从中学习成功的“秘方”,让每本传记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发挥作用,这就是第三重境界。 每个人物的个性与所在领域迥异,但无一例外,都具备“成长型思维”,说白了,就是在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谋略去克服。孩子若能理解并贯彻到这种思维,将会受益终生。 具体怎么找到这个“秘方”呢?不妨借用传记海报:选取人物在面对困难时能持之以恒、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特质,做成图文并茂的海报。把海报贴在孩子的房间里,更还能起到激励作用。 当然,以上的方法不仅能运用于传记,比如情节丰富的小说、人物关系复杂的历史著作都适用,用于梳理时间线索、聚焦中心事件、抽取关键信息都很有帮助。 以下部分,是孩子们根据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在阅读后,把感想和所查阅的资料,制作成读书笔记,他们的分析能力、叙述能力、逻辑思考力都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潜能,只是需要引导与帮助。 *以下孩子的读书笔记均来自少年商学院思维导图课程的学生作品。
感悟名家大师的人生态度 1、李同学:宫崎骏和他的动画世界(以下文字部分为李同学所写) 从《风之谷》到《起风了》,一代动画大师的创作生涯即将落下帷幕,但你可曾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曾经历过哪些事情?他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德间曾这样评价他“这个年轻人长得很有精神!”要知道,德间是从来不轻易评价别人的,而他对这个还未出道的无名东映职员,却能有如此说法,可见德间看人之准。
宫崎骏的作品中曾出现过许多飞天机械,但他们真的合乎常理吗? 木灵,无脸男,哈尔,幽灵公主,龙猫……这些为我们熟知的动画人物,竟然都出自同一人之手,我们真是不可不为之惊叹了! 然而在他成功之前,却因思想太过前卫,而处处不受待见。当他进入了东映动画,却又因摆脱不了手冢治虫的阴影而苦恼……
想要使动画人物更为生动,配音这一道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宫崎骏的配音观却出乎了当时所有人的意料……他很少请专业配音职员,娱乐界的明星反而经常出现在他的配音阵容中……
可能我们平时看到那些可爱的动画人物时,并没有想过创作他们的人有怎样的经历。然而读完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这一代动画大师来得不易,正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李同学:一个疯子的一生(梵高)(以下文字部分为李同学所写)
文森特-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在他之前,梵高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可梵高却在求学和工作上处处不顺,让他的家人为此伤透了脑筋。 后来,由于机缘巧合,他偶然的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从而走上了绘画之路。
他到处游历,只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有更大的提升,他去过巴黎,纽恩南,阿尔……他已经处于疯狂的边缘,而高更的到来,终于冲破了他的底线。
也许我们会对他这疯狂又短暂的生命感到不解,但是,正如书里所说“一个天才就是半个疯子”,如果他没有一些不同与常人的地方,又怎么能够创作出这样热情似火的画呢? 在经典人物的分析对比中
3、周同学:梅西VS罗纳尔多 周同学分别从个人数据、身体素质、荣誉等方面来分析两位足球名将梅西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可以看出周同学收集这两位足球明星的信息非常齐全,还做了个性化分析。
通过进行人物对比分析,了解到人物的性格,有趣的事情等等,学习伟人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伟人也是人,我们要学会客观的去看到我们的大人物。 4、孙同学:贝多芬VS莫扎特(以下文字部分为孙同学所写) 两个都是音乐界的奇才——一个“靠心灵作曲”,一个则是“神童出身”,贝多芬vs莫扎特,一场史诗般的音乐器材大对决正式开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我们来对比一下: 我们不得不承认,莫扎特的作品确实要多于贝多芬。但是莫扎特有着优势:他的双亲甚至姐姐都是音乐家。他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家庭——至少在表层看来。他从小就有着幸福相伴一生。 很多人都说:贝多芬努力了一辈子的东西莫扎特一出生就有了。没错,贝多芬追求爱情、幸福,常年累月过着不快乐的生活——他的父亲酗酒,母亲早逝,仅留下两个弟弟陪伴着他。 父亲逼着他学习钢琴、小提琴,为的就是让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像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贝多芬被逼着变成另一个人。 在这两者之间,我更喜欢贝多芬。因为他在先天性优势比莫扎特差的情况下依然为人们所熟知;也是因为他的失聪后依然继续创作的坚持不懈和奋勇斗争! 设计人物传记卡片 锻炼整理与叙述能力 5、刘同学:J.K.罗琳(以下文字部分为刘同学所写) 《J.K.罗琳传》是我选择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我为J.K.罗琳写下她的人物传记卡片。中间的区域画上她的肖像,周围的六个区域分别是她的经历、成就等等。 我觉J.K.罗琳就是一部年轻的励志的奋斗史,她在成功之前的经历并不顺利,但她能够坚持梦想不放弃;在她有了名气之后,她有勇气自我挑战,完成全新的作品;在她成功之后,她又热衷慈善,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帮助更多的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觉得学习人物传记,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这些名人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是真实的,是他们的成长经历,看看他们当时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又是如何面对成功的,这些都能帮助到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6、蒙同学:亚伯拉罕.林肯(以下文字部分为蒙同学所写) 我分析的人物是亚伯拉罕·林肯,他是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因为我去过美国的林肯纪念堂,所以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去探究他,林肯到底是怎么变成一个伟大总统的呢?
人物卡片可以让我们更了解某个人物,可以从中了解到他们的趣事、遇到的困难等等,这只是表面我们能看到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学到什么。 7、孙同学:维多利亚女王——一个少女到帝国女王(以下文字部分为孙同学所写)
她富有传奇性的人生,就是从她的十八岁开始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曾多次建议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多读传记,或看传记电影、或看传记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如美国领导力大师兼畅销书作家凯文·艾肯伯里(Kevin Eikenberry)所说: “让孩子学会判断同一个人身上值得赞扬的地方、让人不齿的地方,不因其‘伟人光环’就盲目崇拜,不因其历史过错就盲目贬低。” 孩子们总是给人惊喜,学院君在这里衷心地祝愿每一个热爱阅读、喜欢思考的孩子,都能一如既往地保持探索新知的热情,早日找到自己一生所爱,活出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