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检人·镜头】民俗里的年味 年味里的民俗

 gudian386 2019-02-16

当红尘烟火的气息随着时光越缠越紧、越积越厚,终于在岁尾时到达一个顶峰,年味就从中散发了出来,它裹杂着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习俗,悠悠扬扬的飞舞着,带着思念、带着微笑、带着憧憬、带着温暖,进入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心里。

福馒头——在江淮一带的很多村落里,有着年前发放“福馒头”的习俗,村民们排队到村头领取,寓意来年“福气满满”。

挂面——起源于唐代,时称“须面”或“龙须面”,后因其最后一道制作工序是悬挂晾干,故又称“挂面”。挂面细长柔韧,有“福寿绵长”的寓意,是春节期间常备的一道面食。

年糕——又称“粘糕”,既寓意“粘住幸福”,又寓意“生活年年高”,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春节前“打年糕”也是很多地方的风俗之一。

蒸菜——自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锅,“蒸”的烹饪方式随之诞生。各地均有蒸菜传统,在过年的时候,蒸菜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象征着“蒸蒸日上”。

腊味——腊味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古夏朝。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味就是在冬天将各色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食品。

糖人——制作糖人是源自明朝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有“画、吹、塑”三种手法。糖人既好看又好吃,既能当做玩具又能当做零食,很得孩子们的喜爱,是过年期间的特色小吃之一。

糖丝——糖丝用麦芽糖熬制而成,清香、柔韧。孩子们在吃之前往往会用几根小木棒将一团糖丝拉扯缠绕,盘成各种形状,这种游戏叫做“绕糖丝”,也是很多中年人的童年春节记忆。

糖葫芦——又称冰糖葫芦,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糖葫芦晶莹剔透、颜色喜庆,是过年期间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前多用山楂制成,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用料已经拓展到各种水果。

(供稿:肥西县纪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