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喜剧之王》来讲,看似每一个普通平凡的镜头,其实背后都可能暗藏深意。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下这部电影,细数电影中的88个小细节。 1、 公映许可证,第009号,没想到拍了凌凌漆、零零发多年之后,周星驰还是与零零九扯上了联系。(好吧,其实第一个主要是活跃下气氛) 2、 开场就是大海,与1999年的《喜剧之王》一样,算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回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片名出现、音乐响起,是陈百强的《疾风》,该歌曲诞生的年份是1982年,正是周星驰初出茅庐进入影视圈的时间,想来这首歌当年对星仔也有相当的激励作用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所属的专辑里,主打歌《今宵多珍重》的MV里,龙套周星驰凭实力正式与大歌星陈百强同框了一次,他抢了人家的女友! 4、 歌词第一句“如内心有梦 便全力追踪”,便告诉了观众女主角的名字“如梦”;这一小段歌曲,并不是整首歌的开头,而是是昂扬向上的部分,强调“有梦”、“全力追踪”,是小人物出场心怀理想的一种写照。 5、 经典道具《演员的自我修养》登场,它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旧符号的简单复制再用。第一,时隔20年,它已经进化成了演员心中一个类似“圣经”的存在,在影迷心中也有无可替代的位置。第二,这本书也是串起新旧两部喜剧之王的重要道具。 6、 撞了大爷的司机,他打电话给120的时候,说“我在大鹏这边”,指出故事发生地点——深圳大鹏,这也是《美人鱼》的拍摄地之一。另外,深圳也是一个象征梦想、充满希望的地方,这几十年来,多少人在这里成功了,多少梦想在这里实现了。 7、 女主的第一句台词就是“我也是一个演员”,比那句经典的台词多了一个“也”字,更重要的是,镜头的细节,非常讲究,女主的正脸,是伴随这句话一起第一次出现的,这种对人物做出场介绍的仪式感,庄重到极致! 8、 “神经病”通常是周星驰电影里主角的专有属性,他们往往是执着、天真、偏执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整个开场戏,就是一个长镜头,长达两分半钟,人物表演、镜头远中近景切换、群演配合都一气呵成,没有十条八条的NG,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这个开场也奠定了影片的整体摄影风格——注重长镜头的运用,少切镜,还原一种最接近“表演本真”的演员状态,可惜,不是专业的普通观众,是看不出来这些良苦用心的。 9、 田鸡被踩脚趾的桥段,确实是老梗,但是田鸡的角色,已经从当年的一个小混混,变成了片场的导演了。这中间的设置,一新一旧,也算颇有意思,但是看过了旧版的观众,也许就只盯着“旧”了,却忘了这场戏最重要的戏剧冲突是:如梦作为一个群众演员,竟然踩了导演的脚趾。 更深一层的讽刺是,作为一个群众演员,却不知道导演是谁,要么就是这个导演不出名,不知道怎么就混成了导演——当下现实中这种乱象并不少见;要么就是跑龙套的太过低贱,连知道导演是谁的权利都没有,就糊里糊涂地进了片场。 ![]() 10、女主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群众演员,她就像当年的尹天仇一样“但求演出而已”,只要有个能露脸的镜头,就很开心了。廉价地拿到了角色后,还跟人讨价还价,这份执拗,就是周星驰当年跑龙套的切身经历,时隔二十年从不忘却。 ![]() 11、盒饭出场!它不仅仅是群演填饱肚子的物质基础,更是自己的作为剧组成员、自带尊严光环的标志性物件——这个在现实影视圈中也有如此意涵,很大程度是周星驰赋予的。 ![]() 12、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首次响起,这是周星驰使用西洋交响乐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一个中国的底层草根群演,竟然有这么高的审美水平?里面的玄机后面再述。 ![]() 13、“丑”字头上加把刀,在1995年的一部港片里也用过,那部电影是童星谢苗担纲主演的,巧合的是,影片的主演之一,是罗慧娟——周星驰的已故绯闻初恋女友。 ![]() 14、老爸当着亲戚的面,对女儿大动肝火,直接骂出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狠话,这句话也曾经多次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出现过,相信是他以前跑龙套时期被骂得留下了心灵创伤。 ![]() 15、关于尴尬的群演。首款预告,爆出来的就是这一段副导演在选人的戏份,其实,从成片最后的花絮也可以看出来,周星驰真的是连群演都是自己认真挑选的。本段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越尴尬越好,群众演员本来就是凑数的,不会演戏的,他们拿着剧组最便宜的薪水,却做着时间最长的工作,绝大多数不是寻思怎么演好一个路人,而是盼着什么时候收工,毕竟有明星梦的还是少数。通过副导演粗暴选人的戏码,体现的恰恰是如梦对演戏的认真,以及揭露当下大多数副导演对群众演员呼来喝去、对导演上层敷衍了事的畸形现状。 ![]() 16、富二代李洋首次出场,其实他的真正身份是编剧,名叫黄骁鹏,片尾挂了“联合导演”,星爷在片场一直教他如何做导演;包括后面的长发导演,也是在香港读导演系的学生。如此肯给机会新人、带新人的电影前辈,让人动容,他是在认真践行自己的理念。 ![]() ![]() ![]() 17、竖店影视基地,恶搞横店太明显了哈哈哈,不过,真相是佛山的某个影视城。 ![]() 18、“我养你”经典桥段再现,人物服装、音乐、画面、机位都与旧版如出一辙,于是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一个自我致敬的炒冷饭梗而已。然而,重复的只是表象,其中的深意和目的,是为了电影最后的高潮埋伏笔。变装、换人演绎和改台词,是解决终极戏剧冲突的关键钥匙!就如《西游降魔篇》里的“儿歌三百首”、《美人鱼》里的“喷农药飞行器”,都看似漫不经心的道具,最后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一次周星驰玩得太高级了,已经从简单的“器物”,上升到“电影技法”的层面,没有一些电影基础修养,是看不出来这个玄关的奥妙之处的。 ![]() ![]() 19、张全蛋出场,我的第一感觉是,咦,有点像陈赫耶,不过清新脱俗,不油腻。 ![]() 20、小米初次出场,位置是在如梦的上铺,代表一种优势压迫,暗含后面两人的际遇;她在做的事情是照镜子,对比后面的陈导演骂如梦“你从来不照镜子的吗”,饶有趣味。影片有很多地方都用了镜子这个道具,后面再谈。小米连香皂都要向如梦借,为下文她偷香皂和卫生巾做铺垫,一个心机满满的塑料闺蜜,有的时候跟你抢的并不止这些小东西,而是人、机会等等。 ![]() ![]() 21、镜子出现的地方,这是小米开的发廊里,导演用镜子分隔开两人,同时纳入一个帮小米说话的做头发的客人,再次用镜头告诉我们,她们并不是一路人,而且女主是孤单的。 ![]() 22、整容的老伯,有点像《少林足球》里的如花,而整容效果只能维持两天,特别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某种功夫、某种奇药的设定,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是否应该加入这样一笔,有待商榷。 ![]() 23、镜子出现的地方,是一个发现真相的过程,镜子真的太有用了。 ![]() 24、整容出来,女主变成了妖精一般尖鼻子尖下巴的模样,此处,很难不联想到现下流行的整容风,千人一脸的审美歪风,吹遍神州大地。 ![]() 25、这个胡子微胖的副导演,其实真实身份就是个副导演,本色演出、游刃有余。 ![]() 26、《天鹅湖》再次响起,雄浑悲壮的旋律,配合女主被群殴的画面,很贴切。 ![]() 27、王宝强当主演的这个电影,叫做《白雪公主之血溅唐人街》,听名字真的很混搭,也恶搞了王宝强前两年拍摄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 28、马可的助理,一种复读机般的纸壳人,只是凭借自己雇主的光彩去仗势欺人,连导演也不认识,圈里这种人多的是。顺便一提,这种角色的演绎方式,近年来星爷似乎很钟情,但远达不到如花、《功夫》里的耕田大妈那种惊鸿一瞥的效果,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 29、根据导演的现场解释,结合前后分析得知,戏中戏《白雪公主》的故事线,在电影中,是反着拍的,如图。其实故事顺序应该是倒过来才对“白雪公主吃毒香蕉,变了男的”“王子发现真相想杀公主,在床上被反杀”“公主被追杀,街头大战,公主死了”“小矮人打死巫婆,为公主报仇”,这也可能是导致一部分观众看得懵逼的原因,但是真正的电影拍摄,都不是按照顺序来拍的。 ![]() ![]() 30、直接让白雪公主的导演说出了“致敬张彻的暴力美学”,其实就是周星驰本人想这么干。张彻的武侠片注重兄弟情谊和血浆四溅的暴力镜头展现,他的《独臂刀》、《报仇》等众多片子横行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肯定给予了武痴少年星仔诸多影响。 ![]() 31、“春节档不能太残忍,要面向家庭观众,有很多小朋友”,这是一种对现实状况的讽刺,也是周星驰隔空回应2013年许多家长投诉《西游降魔篇》因为太过血腥和惊悚,吓坏小朋友的那件陈年旧事。其中更多的是对现下没有分级制度,创作者受到市场束缚的不满和一次愤懑宣泄。 ![]() ![]() 32、“天真可爱的肾”一转镜头,就变成了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的“血滴子”,这是源自邵氏老电影,只不过从上次的溜溜球变成了一对鞋。 ![]() 33、如梦和尹天仇一样,都是被场务欺负得没有盒饭可吃,只是如梦更惨一些,她先被明星欺负一轮,不过可幸的是,她有一个为她出气的父亲,这一悲一喜,戏剧张力更加大。 ![]() 34、古有“一步一回首”的送别惜别之情,影片此处于山重水复的冲突后,忽然给人予温馨一幕,闲来之笔动人心魄,父女未相见却似已相见。 ![]() 35、如梦和小米走在街上,小米被星探发掘立马要去当女主角了,如梦不仅要按住自己正在淌血的伤口,还要一边安慰嚷着不想当明星的小米,网上很多解释说此段是周星驰与梁朝伟当年去考TVB训练班一个考上、一个落选的还原,就连与周星驰合作过的郭子健都如此说,信与不信,自己衡量吧。 ![]() 36、经历过闺蜜的抛弃之后,查理继续给如梦喂鸡汤,但是她甘之如饴地喝下了,开启了新一轮更努力的奋斗历程。 ![]() 37、这个老外摄影师就是电影的摄影指导,本色演出。 ![]() 38、20年前,尹天仇是一个假扮送外卖的,20年后的如梦,真成了一个送外卖的。 ![]() 39、当《疾风》这首歌再次响起的时候,是电影进行到半个小时,女主兼职多份工作,在努力赚钱的戏份,此时的歌词是“问野风 踏遍几多长路,方可见到理想都”,与电影开头不同的是,此处强调“艰苦”和“汗水”,声画非常同步,星爷的音乐用得讲究。 ![]() 40、图片如上。如梦一边奋斗,一边与大妈们在一起跳广场舞。一个年轻人跑去和大妈一起跳广场舞,是十分需要勇气的,这体现的是如梦不惧外人的眼光,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自己认为值得的梦。 41、此处的枪战片戏份,女明星中枪落水后,导演喊咔之后,马上有助理和工作人员拿来毛巾、小太阳、吹风筒来照顾,而水中的如梦和李洋,只能在冷水中瑟瑟发抖。这段戏,是来自周星驰2014年拍摄《美人鱼》的亲身经历,11月的深圳,水很冷,那些饰演人鱼的群演,每每在水中抖得不行。星爷把他看到的群演生存真相,再一次认真的放到自己的电影中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悯胸怀!“每当我做不同的电影,都离不开龙套,每次我看见那些群演,我心里面都会有所感觉,每次我都会想到我当年就是跟他们一样的。”(2月10日于广州与影迷互动时所说) ![]() 42、“千错万错”都是谁的错?1991年的《逃学威龙》里,道具板用过这句话。 ![]() 43、李洋是富二代的真实身份在此处已经埋下伏笔,看似是不经意的玩笑,却是精心布局。 ![]() 44、如梦刚刚拒绝了一个对他很好的同行的关心,回到自己的小房子里,听着查理的甜蜜情歌,在如梦的心里,其实生活艰难一点并没有什么,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就觉得“啥都称心满意,咸鱼白菜也味道很好”了。这首歌来自林子祥,同样是8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浪漫而简朴。歌词里有个细节,“做个假的你,天天都相对,对木头公仔做戏”,唱到这句的时候,查理特意把脖子往前伸,似乎在告诉如梦, “眼前这个我是假的,我只是在演戏”这真的是赤裸裸的欺骗啊,可是糖衣炮弹谁又能看清,包括女主和观众。 ![]() 45、马可演公主的最后一场戏,他已经不耐烦到了极点,之前两场虽然生气,但是还是配合完成拍摄了,最多拿群众演员来出气,这次却是直接和导演对杠了,说王宝强没有演技的那是不懂戏,三场戏,每一次生气的程度都更重、层层推进,这也是导演塑造人物的功力所在。最后更直接揭露出了现在影视圈一些剧组、明星拿着高片酬却敷衍了事、糊弄观众的丑陋真相。 ![]() 46、红衣女鬼一段,堪称全片最搞笑的一段,不但在灯光、音效方面做得好,最好的还是镜头和镜子的运用。此处的镜子分割、扩展了空间,使镜头无需分切就能同时捕捉多组空间的人物与动作,不切镜能制造影像的持续和真实性,另外镜子也有制造幻像的作用,拉开了马可与女鬼的距离感,使人不寒而栗,因此明知道这段是假的,还是有不少观众被吓到。 ![]() 47、这一段戏是一镜到底,长达3分钟,马可经历了恐惧、出丑、丢脸、愤怒赶助理、直杠导演、被导演开除、死撑面子、挽回、让步、谈判、低姿态求情、抢剧本、失落等等阶段,完全是给王宝强飙演技用的,而结合里面的这句台词“我演技烂,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请我”,整段戏很巧妙地完成了戏里剧情推进、戏外自嘲和打脸质疑声音的综合功能,非常厉害。 ![]() 48、片中提到的《孤儿寻亲记》,并没有找到一样名字的电影,现实中对应的有可能是李小龙做童星的时期,10岁时第一次当男主角的影片《细路祥》,片中李小龙饰演一个孤儿。如梦的妈妈说“你可是她的启蒙老师”,这话分明是周星驰对李小龙说的。 ![]() ![]() 49、李洋真实的身份揭晓,直接拿出了真金白银,其实就等于变相说“我养你啊”,但是倔强的如梦并没有接受,因为在她心中自己当演员的理想、自己独立自主挣钱给自己花才是理所应当的,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女性应有的样子!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的赞美,当下中国电影无出其右者。同时,星爷也企图告诉观众,真正的爱,并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我养你”的承诺并不真的是“你养我”就行了的。 ![]() 50、分别时刻,李洋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喜剧之王》那段音乐再度响起,可是两人在说笑和对台词中就把这份尴尬消解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动,溢出屏幕。 ![]() 51、送外卖遇到小米这段戏,是全片最长的一个镜头,达3分16秒之久,属于女主的华彩段落,如梦一次次的一厢情愿争取机会,换来的是陈导演由爱理不理到劈头盖脸的辱骂,看得人如坐针毡,场面非常尴尬,但是这才是对追梦人执着和不屈的最真实和血淋淋的呈现!周星驰在访问中曾经说过,当年自己跑龙套的时候,曾经为了一句对白,给导演下跪,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趟着自己的血泪泥泞走过来的。 ![]() ![]() 52、查理的真实身份正式揭露,一个只为钱而活着的肉体出卖者。整段雨中争吵看起来不算情绪爆棚,只有一个勉力维护自己那早已不存在的道德底线的渣男在狡辩,到此处如梦经历了知己别离、事业崩塌、爱情幻灭三重打击,已经心如死灰。 ![]() 53、累觉不爱的如梦独自在雨中骑车,放起《天鹅湖》,闭上眼睛,一副求死的样子,大悲! ![]() 54、如梦摔倒,车上一个人下来扶她起来,问了“你是演员吗?”其实作为一个群众演员,从来不会有人问她是不是一个演员,她这么久以来的自我身份认同,在这个问题前竟然毫无招架之力,回答了“不是”。其实这也是她生死一刹那的感悟,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比她能演,李洋是个富二代,扮演了一个龙套,骗过了自己;陈导演一开始就不打算通知自己,却演得像是要给机会自己,骗过了自己;查理更是从头骗到尾,感情金钱一锅端。与其说如梦是对自己身份的否认,不如说是她对整个圈子、对演戏这个信念的放弃。 ![]() 55、马可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做一个敬业的群演,与旧版的“化妆”有一样的味道。 ![]() 56、马可在公交车上戴的帽子,是周星驰在片场经常戴的,除了遮挡真容的作用,笔者总是感觉多少有点接棒、为后辈加冕的意味在里面,毕竟片名也是“新”喜剧之王。 ![]() 57、马可重新爆火,几则新闻截图很有意思,这张“我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是在恶搞吴京当年拍《战狼2》的时候,说过的关于女主选角的事情。 ![]() 58、我不是尿神,直接恶搞了去年的超高票房影片《我不是药神》。 ![]() 59、咸鱼,是周星驰电影里常用的道具和元素,此处用台词调侃一番,适合马可再次爆红的经历。 ![]() 60、大妈问:“你有见过李小龙吗?”来自粉丝周星驰的致敬。 ![]() 61、来自马可的迟来的肯定,可惜如梦已经不做演员了。甚至她都没有听到这句话,被餐馆老板使开去干活了。 ![]() 62、马可找到如梦家里来了,见到她第一眼叫的就是名字。其实在她工作的时候,除了李洋,没有人叫过她的名字,就是一个无名无姓的群演和外卖妹而已。 ![]() 63、“周星驰”名字客串演出,哈哈哈,皮!当然这也跟现实很像,一个在圈内打拼了多年却籍籍无名的大龄女青年,平时只能演演小品,跑跑龙套——甚至还在周星驰监制的《西游伏妖篇》里当过群演,但这次真的当大电影的女主了。 ![]() 64、很多观众不知道马可是怎么找到如梦的,其实他是在网上找到的,因为如梦给很多的剧组投过了资料,“周星驰导演新电影”公布了海选入围的名单,马可顺藤摸瓜就找到了,这个细节设置也很用心,简单交待、略过了繁复的寻找过程,因为那一节与主题关系不大。 ![]() 65、“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这句话是整部电影要表达的精神主题,通过马可的口中说出,此时也成为激励如梦梦想复燃的强心剂。由马可进门到出门,整段戏超过三分钟,也是一镜到底,但是每个人的表演都自然恰当,似乎让人忘记了镜头的存在。 ![]() 好了,下面开始过度解读。 很多人都说,如梦在雨夜中开车自杀死了,后面都是梦境或者幻想,我并不同意这种讲法,因为比这更可怕的是,周星驰后半段拍的是真正的“鬼片”。 66、如梦自杀后,在影片中第一次再出现,是在餐厅里,这是她濒死的一种超自然体验,“时间”在此刻同时存在“过去”和“未来”两种维度。李小龙早已去世多年,这个世人皆知,大妈问出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在70年代,这当然是“过去”。马可再度爆红,是在如梦车祸之后,这当然是“未来”。人的濒死体验十分复杂,科学界现在也没有定论,如梦的“演戏”执念,使她游历了过去与未来两大巨星的时空,完全可能。 ![]() 67、马可来到如梦家,要感谢如梦。导演用了3分钟一镜到底拍这段,强调了时空持续的真实性——马可发现如梦已经死了,他饭不吃就走了,要找的人不在,往往是这种反应。桌上的碗只有三个、马可这里说谢谢,是对着父母说的、最后马可走的时候是伤心的,这些都可以作为佐证。 ![]() 68、如梦和父母告别这一段,镜头是切断的了,相对独立于上段马可来访的戏。这其实是如梦灵魂回家,看望尚在人世的父母,踏出家门,可就是进了鬼门关。也可以理解为,在家温暖如斯,家以外的地方尔虞我诈,堪比黑暗肮脏的阴曹地府。 ![]() 69、过了鬼门关,是去阴间过程的第二关“黄泉路”。“形体动作”考核环节,这里的裁判,背景黑暗、一脸阴沉,分明一副冥府判官的样子,而表演者舞动的手脚、僵硬的表情也不像是一个正常人的模样。另外,黄泉路上,最多的是孤魂野鬼,再看看站在后面的那些等待者… ![]() 70、再过来就是“望乡台”。相传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上路。“情绪掌控”环节,这个女孩在大哭大叫,口里叫的都是亲人,还说“全家都死光了”,何尝不是死后对家人的不舍? ![]() 71、游魂接着来到“忘川河”,“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自己感受一下电影里这段“才艺展示”,女孩任意扭曲的身体、苍白的面孔,让人不禁颤栗。 ![]() 72、小孩扮演的角色叫“陈真”,这也是李小龙扮演过的角色。 ![]() 73、试镜角色女间谍,口中说道:“老板,你干嘛,打牌就打牌嘛”、“不要用皮带”,这应该也是恶搞调侃李安导演、梁朝伟主演的《色·戒》,主角真的有打牌、也有用皮带。还有一层讽刺是,现在有些女演员真的是没原则没底线,靠出卖姿色上位。 ![]() 74、如梦接下来到了阴间最重要一关,喝“孟婆汤”,也就是 “角色扮演”环节。喝下孟婆汤前,如梦回忆起生前最痛苦绝望的瞬间,那是带着满满的恨意,进入“忘我”状态,在想象中改变了那次分手的结局。这也是对梦想的最后一次演绎,她解开了心结,然后所有的执着、爱恨情仇和一切记忆,一世浮沉得失,都随一碗汤遗忘得干干净净。当然,电影的表层意思是通过对生活的揣摩提炼,领悟了 “演戏”的真谛,赢得了晋级机会,此乃“戏如人生”。此处是全电影高潮戏码,也是最绝妙的一笔,无论电影技法、表层意思、深层内涵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妙到颠毫! ![]() 75、对一件事热爱到疯狂,确实是像吸毒一样,读如梦来说,“表演”就是她的毒品,无它不欢,这个台词用在她身上真的太恰当了。另外,圈内还有“戏瘾”一说,有意思。 ![]() 76、喝完孟婆汤,忘却一切,如梦甚至不记得她一下步要走的是奈何桥——阴间最后一程。这一道充满魔幻色彩的门,未尝不是如梦进入下世轮回的奈何桥。此处的音乐也是《喜剧之王》“我养你”那段,本片前两次用到,都是离别的场景,此处则是对过去、此生的断舍离! ![]() 77、被告知晋级时,音乐起出,如梦身后的才艺表演者,挥动着双手,视角错位就像是为她插上一双翅膀一样。 ![]() 78、一年后,是“下辈子”吧。本文的“轮回说”到此为止。 ![]() 79、星爷在自己的电影里,调侃自己的艺人林允,说她“以前挺漂亮的”,意思是现在丑了,林允自己也不服哈哈哈。 ![]() 80、母亲的心思永远是最细腻的,尤其是在“发现儿女”这件事上,这个细节拍得真好。 ![]() 81、“人生如梦”,加上前面的“戏如人生”,是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梦”,由此完成了电影的主题表达,这也是周星驰这些年来的人生感悟。曾经对于“演戏”,他是全力付出,他那些银幕精彩的瞬间,是他一次次对人生、对生活的研究和磨练得来;而他的人生,就是梦一般,本来一个死跑龙套的、当了儿童节目主持人,忽然机会来了,也就短短两三年时间他就从籍籍无名到大红大紫。电影中所说的“一年后”如梦就成功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和不合理,其实只要做好万事俱备的努力,等“东风”来了就很有可能“水到渠成”。当然这不是简单的鸡汤,影片包含的对“成功”和“人生”的本质的哲学思考,远比“成功方法论”深邃。 ![]() 82、镜子的第五次巧妙运用。此时叙事是上帝视角,从远在美国的李洋扫到在小店吃面的查理,借用镜子上的颁奖礼映像,暗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反衬坏人的落魄下场。 ![]() 83、“李小龙”再次出现,不仅挡住了小米,还给如梦点赞。这是周星驰表达偶像有为自己驱赶邪魔外道、负面能量的激励作用,也体现了他渴望得到偶像肯定的孺慕之情。 ![]() 84、如梦上台拥抱马可,《天鹅湖》乐曲高潮段落如泣如诉!此处是大喜,上一次夜雨车祸是大悲,两段情绪截然相反的戏,用的是同一首音乐,非勇者不能为。更有趣的是,芭蕾舞剧《天鹅湖》本来就有一悲一喜两个版本的结局,这是否说明《新喜剧之王》的结局也隐含了这种可能呢? ![]() 85、最后如梦接见的粉丝,其实是当时和她一起面试海选的选手之一。这也透露着一种成功的偶然性和吧。 ![]() 86、电影中,如梦演了13个龙套角色:车祸受伤人员、头上一把刀的死尸、古装片中寒冰掌的女侠、女巫替身、戴枷锁的囚犯、洗澡的裸替、枪战片漂浮在水面的死尸、抗日片被倒吊的死尸、雕塑、女鬼、言情片路人、武侠片打手、啤酒广告吃客。前十个是片子了正式演出来的,都是死死死…太暗黑了;后3个是颁奖礼上播放的片段。 ![]() (咦,这个啤酒为什么不植入广告?周星驰太笨了) 87、如梦这个名字,曾出现在1991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赌侠Ⅱ之上海滩赌圣》中,饰演者是巩俐,现在,您还觉得周星驰是在炒冷饭吗? ![]() 88、周星驰担任《新喜剧之王》的总制片人、监制、导演、出品人、原著剧本、编剧等多个职位。一部用心、精彩、有内涵的电影,截至完稿的此刻,豆瓣评分5.8,票房5.8亿,真是讽刺! ![]() 以上是我总结出来的多处细节彩蛋,或许不尽完整,也或许有些差错,但我想说的是,周星驰电影,从来不会如表面那么简单,虽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仔细品味,但还是希望有更多影迷能理解电影人的这番苦心。 毕竟,我们都在长大,周星驰也已经早已不是那个只会逗你发笑的周星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