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科研】人属的起源

 朝_五_晚_九 2019-02-16

过去一周,为了未来申请教职,我专注在写作一篇金融论文上。现在草稿已经完成,我会尽可能找时间把心头上的几个话题在部落格上讨论。不过找工作这事必然会继续消耗时间精力,如果文章经常停更,请大家见谅。

几年前我写过《猿类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前者介绍了猿类(Great Apes,即大型灵长类)在西亚发源的历史,后者则讨论了智人(Homo sapiens,即现代人)在七万多年前被气候变化压缩到南非一隅,后来藉着弓箭和地域性观念的发明而迅速征服消灭了其他人种,散布到全世界。今天我想谈一谈最早的人属(Homo)的起源故事。

50多年来,所有的教科书都说最早的人属物种是生活在210万到150万年前的Homo habilis(能人,或者巧人,“habilis”来自拉丁文“巧手”的意思)。这是因为在1950年代末到1960年,传奇性的古生物学家Louis & Mary Leakey夫妻在东非Tanzania(坦桑尼亚)挖掘出它的化石的时候,正统学术理论认为人属的决定性特征在于能够使用石器,而H. habilis的化石是与一大批剥片石器(Flaked Stone Tools)一起发现的,在当时是已知最早的石器。于是它被归纳到Homo,并且被取名为habilis。

但是古生物学随着新化石的发现而不断进步,累积了许多早于H. habilis的化石。因为没有明显的石器伴随出现,所以这些物种被归类于Australopithecus(“Australis”是拉丁文“南方”的意思,而“Pithekos”则是希腊文里的“猴子”,我曾在《人类的起源》一文中用它开过玩笑)。最著名的是1974年的Lucy,她是典型的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根据英文的“afar”,“远方”,来命名,生活在390万到290万年前),以及在1924年出土,但是拖了很多年才被主流学术界接受的Taung Child,他是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非洲”,生活在330万到210万年前)的代表。虽然H. habilis的骨骼结构,和这两种Australopithecus更为相似,反而和大家公认的人属主干物种Homo erectus(直立人,生活在180万至十几万年前)差别较大,一直到20世纪末,正统观点仍然认为H. habilis是人属的起源。

但是在2008年,古生物学家Lee Berger在南非发现了Australopithecus sediba(“sediba”是当地土著语言“井”的意思),放射性定代给出198万年前,与H. habilis重迭,而且它的骨骼与H. habilis极为接近,实在不应该分到两个不同的属。再加上在那之前,陆陆续续有早于200万年前的石器被发现;到了2010年,发现了340万年前A. afarensis已经有切割式石器的明确证据。至此,H. habilis被分类到人属的事实与逻辑基础完全消失,只剩下历史传统的理由。

目前H. habilis的定位,我认为和十几年前冥王星算不算行星的争论很相似:科学家知道旧有的分类已经不再适合新的事实证据和逻辑理解,但是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一时无法下定决心来做改变。不过拖到最后,冥王星还是在2006年被降级为“矮行星”(“Dwarf planet”),所以H. habilis变成A. habilis很可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H. habilis和H. erectus的骨骼结构有较大的不同,但是这算是定量上的差异。要定义Homo这么重要的一个属,科学家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定性的特征。能否使用石器,已经不再适合做为标准,那么H. erectus有什么特性,使它和之前所有的古猿人彻底地分开,而且被后世的H. sapiens继承了呢?

刚好在2004年,Bramble & Lieberman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参见https://www./articles/nature03052 ),立刻成为划时代的突破。100年前的古生物学界,曾经为了人类演化是先两足行走、还是先发展大脑,有过很长的争议。后来前面提到的种种Australopithecus的化石一再显示他们已经是直立两足行走,但是脑容量仍然接近黑猩猩,这才解决了那个争端,并且提供了人类先祖与其他猿类在演化上分歧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脑容量,也不是石器的使用(不但黑猩猩能使用石器,连猴子都被观察到有使用石头来砸坚果的能力),而是人类的先祖从森林进入草原,改用了在平地上效率较高的两足行走。

Bramble & Lieberman更进一步,认为从H. erectus开始(包含早期的一个亚种Homo ergaster,匠人,“ergaster”就是希腊文里“匠人”的意思),人类先祖的主要摄食方式,成为有组织性的狩猎,辅以采集植物食品,也就是所谓的Hunter-gatherer。而他们的狩猎方法,与自然界大多数的捕食者不同,不是靠速度和力量,而是用耐久性的奔跑,撑到猎物精疲力竭。

这个説法一公开,很快就被广汎接受。这是因为医学界和人类学界早就注意到人类长跑的潜能,高到离谱的地步。实验和计算的结果,是远古的猎人靠著长跑,可以累坏所有可能的大型猎物,连马都可以在三天内赶上。古代的步兵,如果轻装前进,不考虑补给链,也是在三天以上的路程,就可以靠强行军赶上骑兵。骑马的长途优势,基本来自装备的重量:同样50公斤的负重(罗马军团行军的标准负载),对自重70公斤的步兵和自重700公斤的马匹,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又有了许多基因方面的研究,每一次都佐证了长跑式狩猎的假説:不但各式各样的人类器官明显地为长跑而优化(例如失去体毛,以便流汗降温),而且这些优化基本都是从180万年前左右开始的。所以人属的起源,应该就正是演化出长跑式狩猎的掠食方式。

500

这是网络上少有的对几种古人类比较精确的图片描述,来自大英百科全书。很明显地从H. erectus开始,为了长跑式狩猎,体型增大、腿长增加、并且失去了体毛。

但是人类身体在180万年里为长跑不断优化的结果,就是现代社会普遍因为运动量不足,而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危机。这是因为古人类在10万代演化过程中,几乎人人都有平均每天两小时的长跑,于是一些适应久坐不动的生理环路被取消了。这在自然界其实很常见,例如大白鲨(Great White Shark)和鲔鱼都是远程快速巡游性鱼类,它们经常保持高速前进,所以水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自然通过它们的鱼鳃,结果一般鱼类用来把水增压打入鱼鳃的肌肉就退化消失了。如果读者喜欢去水族馆或者海洋公园,可能会注意到他们连虎鲸(Orca)都能驯养,但是却绝对没有大白鲨,就正是因为大白鲨被关在池子里之后,无法高速巡游,连呼吸都会有困难。同样的,日本人想要人工养殖价值不菲又日益稀少的黑鲔(Bluefin Tuna),也面临类似的难题。

所以现代人类因为运动量不足,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包括失眠、免疫失常、糖尿病、高血压等等,也就不足为奇。像是我这样的Couch Potato,看著黑猩猩和大猩猩每天只移动100公尺而不会因之有任何健康问题,也只能是羡慕嫉妒恨了。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