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人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而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当属于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一旦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造成脑梗死或者是老年痴呆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脑供血不足呢?怀疑自己是脑供血不足该如何诊断呢?今天来一一分享给大家。 脑部供血不足,身体会发出3个“警报”!1、感觉功能出现障碍 脑供血不足患者脑部的分析区域受到了影响,导致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功能异常,表现为舌头麻木,面部麻木,唇部麻木等,有时还会感觉肢体发麻,有异物感。部分严重的脑供血不足患者,会有短暂性失明或者食物不清症状出现。并且,有时还会伴随着眩晕感,肢体自发性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2、精神状态异常 脑供血不足患者常有的症状为精神意识异常,整天昏沉,精神萎靡。这种情况的出现和过度疲劳无关,而是脑供血不足后无法及时输送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身体乏力,精神状态不佳。此外,部分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症状,性格也会出现改变,多由孤僻,寡言的症状出现。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意识丧失,智力逐渐下降等。 3、运动功能受损 运动神经功能下降时,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因为人体运动功能神经和大脑功能息息相关,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吐字不清,说话困难,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说明大脑功能受到影响。如果有一侧肢体无力,或者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等情况出现,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导致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而三高人群,动脉硬化人群是脑部供血不足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一旦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应该积极的去医院行脑电图、脑CTA或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及早治疗。此外,高危人群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好血管的养护工作。 保护血管,预防脑供血不足,做好4件事!一.清淡饮食 脑血管供血不足者的饮食尽量要清淡,低盐、低脂。若饮食习惯不能立即改变,那么至少晚餐吃得清淡些,晚饭不要过饱、过迟,这样晚上睡觉时血液黏稠度才不至于过高。 平时应该多吃大蒜、洋葱、海带、黑木耳、芹菜等一些有“血管清道夫”功效的素菜。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蔬菜、大豆。 二.补充水分 喝水不仅有利于血液循环,而且对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脑供血不足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议高危人群每天饮水不少于2升。晨起后,睡觉前都应该适量补水。 平时喝水,还可以加点养血管的安康荞子茶。安康荞子茶富含类黄酮物质,也就是芦丁,其含量高达9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保护血管。 此外安康荞子茶产地天然富硒,当地所产的苦荞的硒含量也达到了10μg/100g,比其他产区的苦荞硒含量高出5倍之多,硒元素可以帮助修复受损血管细胞,预防血管老化。 三.多运动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为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四,规律作息 睡眠也是影响大脑供血的因素之一,适量的睡眠有助于大脑的休息。经常性地睡眠不足,会使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且出现反应迟缓的状况,影响大脑供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