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天乐·蝉——宋·王沂孙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2-17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诗词文本从《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


齐天乐:齐天,谓高与天相等。今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盖取与天齐寿之义。”唐韩愈《元和圣德诗》云:“天锡皇帝,与天齐寿。”调名本意即咏皇帝寿高,能与天齐寿。此调别名多出自词句,《钦定词谱》卷三十一日:“周邦彦词,有‘绿芜凋尽台城路’句,名‘台城路’;沈端节词,名‘五福降中天’;张辑词,有‘如此江山’句,名‘如此江山’。”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六所录南朝《宋泰始歌舞曲辞》,有虞铄“明君大雅”词,云:“英勋冠帝则,万寿永齐天。”于是“齐天”二字,恒用以比寿。入宋,谱入乐章,成为曲名。

      此调原为宋代教坊乐曲,后成为文人词调。《宋史·乐志》载:“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所奏凡十八调,四十六曲。一日正宫调,其曲三:日《梁州》、《瀛府》、《齐天乐》。”《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宋教坊排当九十六曲”下列有《齐天乐曲破》、《圣寿齐天乐慢》二曲。排当是宫中设宴之称。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记载宋天基圣节(宋理宗生日)的庆祝仪典,有《天基圣节排当乐次》:“乐奏夹钟宫,第一盏,赙篥起《圣寿齐天乐慢》。”据此,可知这一乐曲原是宋代宫廷宴享之乐章,多用于节日或祝寿。嗣后散入民间,遂为词调牌名。



 

 

创作背景 


王沂孙生活于宋末元初,切身地经历南宋国之变,在他个人思想上留下一丝极深的抹不去的痛。他正当报国年华之时,目击国家的败亡,黯然伤神,又流落异族之手,情何以堪。所以他的词抑郁哽咽,隐晦纡曲,表露着亡国之民的无可奈何之境和吞吐难言的窘况。该词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


赏析

    “西窗过雨”,借秋雨送寒,意谓蝉的生命将尽,其音倍增哀伤。然而,“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雨后的蝉声却异常宛转动听,清脆悦耳,恰如击打玉佩流过夜空,又如玉筝弹奏声在窗外起,令闻者极为惊讶。“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形容蝉声,它使人联想到有这样一位女子:她素腰悬佩,悠然弄筝。这位女子或许就是齐女宫魂生前的化影吧!一度欢乐与“西窗过雨”后的悲哀相对照,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是赋蝉的羽翼,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仍然是一位幽怨女子的形象。女子长期无心修饰容颜,妆镜蒙尘,失去了光泽。既然如此,此时何以如此着意打扮?不甘寂寞还是心中有所期待?这里的“为谁”和上文“怪”字呼应,实为怜惜。


    上片咏蝉,从正反两面互为映衬。转而写蝉的饮食起居。


    “馀音更苦”,蝉之将亡,仍在苦苦哀鸣,令人顿觉凄苦异常。“馀音”与上片“重把离愁深诉”呼应。“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清高”意谓蝉的本性宿高枝,餐风露,不同凡物,似人中以清高自许的贤人君子。哀音飒飒,苦叹造化无情,结局竟如此辛酸。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光明突现:夏风吹暖,柳丝摇曳,那正是蝉的黄金时代。辉光是虽甚,但已属昨日之黄花,欢乐不再,徒增痛苦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