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之中和————2700年前第一部解读易经的书37

 魯大師963 2019-02-17

易经实修
读经运动风靡全球,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注


要想学《易经》,就要去读《易经》原文,也要读老徐的这些文章。


它们很生涩难读,但没有捷径,只有硬着头皮读下去,有一天豁然开朗。


老徐是读懂《管子》才读懂易经的。《管子》不但是人类现存第一部书,也是第一部用文字解读易经的书。


这是老徐第一个研究发现的。


“易”的核心是什么?


钱大昕《潜研堂集》:“故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清代易学大师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 “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周易》卦辞爻辞多“中”字:


《讼》卦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师》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复》六四:“中行独复。”


《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央》九五:“苋陆央央,中行,无咎。”


《丰》卦卦辞:“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丰》卦六二爻:“丰其部,  E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丰》卦九四爻:“丰其萄,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易经中的这种思想,在《逸周书,武顺》中亦有表述:“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而《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彖》《象》讲“中”就更多了,仅对“中”的称谓就有:“中正”“正中”“得中”“时中”“刚中”“中行”“使中”“在中”“中”“中直”“大中”“积中”“中心”“中道”“行中”“刚而过中”“中无尤”“未出中”“中未大”“久中”“中不自乱”“中节”“中心为志”“中未变”“中有庆”“中心为实”“位中”“不中”“中心为正”等,共有二十九种提法。


这些关于“中”的提法,分布在《彖》之《蒙》《需》《讼》《师》《比》《小畜》《履》《同人》《大有》《临》《观》《噬嗑》《无妄》《大过》《坎》《离》《睽》《蹇》《解》《益》《娠》《萃》《升》《困》《井》《鼎》《渐》《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等三十六卦之中;分布于《象》之《需》九二爻与九五爻、《讼》九五爻、《师》六五爻、《比》九五爻、《小畜》九二爻、《履》九二爻、《泰》六五爻、《同人》九五爻、《大有》九二爻、《谦》六二爻、《豫》六二爻、《随》九五爻、《蛊》九二爻、《临》六五爻、《复》六五爻、《大畜》九二爻、《坎》九二爻,九五爻、《离》六二爻、《恒》九二爻、《大壮》九二爻、《晋》六二爻、《蹇》九五爻、《解》九二爻、《损》九二爻、《夹》九二爻,九五爻、《娠》九五爻、《萃》六二爻、《困》九二爻,九五爻、《井》九五爻、《鼎》六五爻、《震》六五爻、《艮》六五爻、《归妹》六五爻、《巽》九二爻,九五爻、《节》九五爻、《中孚》九二爻、《既济》六二爻、《未济》九二爻等王十八卦、四十三爻之中。


这些称“中”的卦爻,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吉卦、吉爻。如《乾》卦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一个吉爻,故《文言》称此爻为“龙德而正中者也”。《坤》卦六五爻之“黄裳元吉”也是吉爻,《文言》称此爻“君子黄中通理,美在其中”。《象》说它是“文在中也”。再如《讼》卦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这段卦辞由两部分组成:“有孚窒惕,中吉”“利见大人”,是吉占;其余“终凶”“不利涉大川”,是凶占或不利。故《讼》之《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很清楚,其吉占“有孚,窒惕,中吉”,被《彖》称之谓“刚来而得中”,其“利见大人”被称之谓“尚中正也”。故在《彖》《象》《文言》作者的眼里,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


《管子》一已收上对“中”、“正”等多有论述,但却不是字词的表述,而是呈现为一个“和谐”的思想体系、


中国“和谐”一词最早出自于《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为团结,“谐”为“协调”。和谐,就是团结一致,这是讲人心;协调一致,是组织的方方面面,团结协调就能增强战斗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被敌人伤害。管子是以兵法来讲和谐,接着说:“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教,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军队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协调一致,就能全胜。“和”一词在《管子》一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征不丑”。(《内业》)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