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鳌系我国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是我国最早倡导临床文献研究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文献学科的带头人,是建国后中医药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人。余老出身于世医家庭,曾祖父余赞襄是江苏阜宁县的当地名医。先祖父余奉仙受教于先曾祖,是晚清“苏北三大名医”之一(另二位是赵海仙和张子平),著有《医方经验汇编》传世,是我国晚清和民国初期的伤寒和瘟疫病名家。 余老数十年来以身作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始终坚持临床文献研究与诊疗齐头并进的道路,年事已高但仍笔耕不辍地进行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并施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和北京京城名医馆等单位。余老师在中医文献、中医临床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和丰硕成果。他先后编撰医籍多种,整理出版古籍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撰写序言60余种。在五十余年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汲取古籍临床技术精华,传承先人或古人宝贵学术经验,在肾病、肝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癫痫、情志病等内科疑难杂病以及妇科、儿科、男科等病方面,均有独到的医疗经验。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近三十名。 有 声 导 读 导 读 本文通过收集、钻研余瀛鳌先生门诊病例,探讨余老临证“通治方”学术思想,以糖尿病、癫痫、胸痹、急慢性肾炎等疾病为例,总结出余老临床实践创制有效的“通治方”,并介绍了余老“通治方”的立方思路与学术经验。 余老认为,中医学具有“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的特点,对初学者明示了诊治规范,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对同一患者,很可能几位医生的辨证和论治显著不同。古代医学家在重视辨证论治的同时,亦探求医者较易掌握的“辨病论治”。“辨病论治”较易掌握,虽非中医诊疗的主要方面,但辨病论治进一步的发展,对中医治疗学的普及和提高可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国际间学术经验交流。如《黄帝内经》治疗臌胀用鸡矢醴方,生铁落饮治狂病等。通过对辨病论治的分析,余老提出了“通治方”的概念。通治方就是一病有一主方,该主方组成相对固定,性味平和,实践中可根据病情和体质差异,在此方基础上合理的加减化裁,是“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化。如张仲景“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这是治疗“各种黄疸”的通治方。 余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疾病通治方: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创立益气养阴润燥活血通治方;癫痫病多以痰作祟,创立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以古方白金丸为基础通治方;胸痹心痛本虚标实、痰浊瘀血兼夹,研制益气养血、开胸通痹、化痰通络通治方;急性肾炎从“风水论治”,立通治三方;慢性肾炎立足脾肾,创立通治益肾化浊汤。 总之,余老临床重视对疾病 “通治方”的研究,从本文所列述的多种病证的治疗和立方遣药,可以体会到余老对常见病、多发病运用通治方的理念。 (导读内容摘自原文,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阅 读 原 文 (左右滑动进行翻页,点击图片可放大) 【引文格式】 杨乐,谢琪,李哲,等. 余瀛鳌临证“通治方”学术经验略述[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2):185-187.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9.02.019. 访问 审稿费、购刊费,轻松支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杂志出版中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
来自: liuqingxun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