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腰椎有问题的人超过两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呈上升趋势, 而且逐年从中老年群体向青壮年群体扩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是在30-50岁的人群,总发病人数的70%以上,在城市患者中有一半是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壮年人。 腰间盘突出出现的原因: 1、外力的作用:急性损伤如腰扭伤,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腹内压增加:如剧烈的咳嗽、打喷嚏、憋气、便秘等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常可使服内压升高而影响椎节与相管之间的平衡状态,造成髓核突出。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腰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腰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关键原因。 4、妇科疾病:女性如果经常出现腰椎疼痛的情况要警惕是否妇科病,妇科病也会导致腰椎病的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诱发腰椎病,会增加腰椎疾病的发病几率,要及时矫正子宫,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1、腰痛,通常在活动期间加重,休息时减轻; 2、下肢传导性疼痛,范围多为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至足部的传导性疼痛,会在喷嚏和咳嗽时加重。下肢疼痛多为一侧,少数人会有双侧。早期时多为痛觉过敏,严重者会有感觉迟钝或是麻木感; 3、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使得它对相应的肌肉的支配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以出现相应的肌肉麻痹、无力(发生在小腿和足趾的肌肉较常见)。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腰部的马尾神经,会出现大小便困难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症状。 骨科教授:3个小方法,赶走腰突不发愁 1、韭菜加红糖 原料: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 做法:先将鲜韭菜捣烂取汁。再红糖放锅内,加入清水并煮沸,红糖溶解后,再将韭菜汁放入红糖水中,这种方法具有散风祛湿、温经止痛的效果。可适用于疼痛或者是腰酸背疼的患者。 2、按摩飞扬穴 位置:飞扬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外侧,脚外踝后,昆仑穴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 作用:飞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等作用。 按摩手法: (1)以一手拇指随鼻腔慢慢吸入清气,渐渐向下按压飞扬穴至最酸胀时,缓缓吐出浊气,停留6秒,如此9次。 (2)拇指缓缓拨动飞扬穴皮下组织5-15分钟,同时配合转动腰部。 (3)拇指从飞扬穴向下直推49次。 (4)以一手掌心按揉飞扬穴3分钟,并以掌心热敷1分钟结束。每天多次。每天搓擦腰部5-10分钟或睡前在床上做腰部锻炼也有很好疗效。 3、科学的治疗方法 :泰匠益骨贴 配方:制马钱子、川芎、独活、当归等十余种中草药的提取物。 方解:制马钱子有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络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而独活有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等作用。这十几种药材搭配在一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等效果。九成以上患者使用过后,颈肩腰腿痛问题都能康复。此方已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上 桃--宝即可查找。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1、不要长时间使用腰围,在急性发作期和术后两周,腰围可以对腰部提供辅助支撑。但不宜久用,腰围的使用同时会限制腰部本体的运动,导致自身肌肉力量下降。类似于腰围的用品,也需要注意。 2、保持良好的腰姿,正确的站、坐、卧姿可使腰部骨骼稳定平衡、肌肉协调和关节灵活,病人站立时腰背部要直立,保持腰椎曲线处于功能位,行走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要保持平衡,坐位时上身与站立时相同,髋部尽量靠近椅背,体重落在坐骨及大腿近端,双足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 3、“拱桥式”锻炼腰肌。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 20 ~ 40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