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2-1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中风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以急性起病和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最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是因为出现了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或者出血,根源在脑子的血管病变,包括了栓塞、血栓、供血不足、出血等。脑中风有着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主要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麻木)、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这些都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据报道,脑中风的发生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步步高升,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十六点八,几乎每六名死亡者中便有一人是死于脑中风。中风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一般而言,超过五十岁以上,发生率就逐渐增加,死亡率亦升高,且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季节,脑中风发生率就升高,其中以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间的发生率最高。据估计,脑中风的生还者只有十分之一可以恢复工作,十分之四有轻度残障,但还可以自理起居饮食,另十分之四有严重后遗症需人照料,剩下的十分之一可能需要终生住在医院。引起脑中风的原因很多,高血压是长期性的疾病,血压忽高忽低均可能引起脑出血和脑缺血;血脂肪过高,使动脉发生粥状硬化、失去弹性,血流易凝固,形成血栓,引起脑中风;其它如糖尿病、肥胖、烟酒、心脏病等等,也都是可能的原因。目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很多,对治疗脑中风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们都存在着疗效不显著、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治疗脑中风具有疗效显著、治疗程短、治愈率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活性组分石菖蒲、川芎、冰片。上述活性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菖蒲50-500、川芎50-500、冰片1-10。优选重量配比石菖蒲150、川芎150、冰片4。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辅料聚乙二醇60005-50、聚乙二醇4000 5-50、聚山梨酯-80 0.5-3.5。优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000 16.66、聚乙二醇4000 11.1、聚山梨酯-80 1.74。
上述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比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临床可接受的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剂型。
石菖蒲和冰片是常用的芳香开窍药。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冰片醒神开窍、清热止痛。石菖蒲对CNS具有明确的作用,对于临床上不同原因形成的脑水肿和脑性昏迷具有良好疗效,能迅速消除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具有明显抗惊厥、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提高耐缺氧能力、中枢镇静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是其醒脑开窍和镇静、抗惊厥的主要组分。石菖蒲挥发油中含几十种成分,主要为β-细辛醚及α-细辛醚。国外报道细辛醚能保护脑皮质细胞,减轻由天门冬氨酸(NMDA)或谷氨酸(Glu)引起的神经毒性;能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以石菖蒲为主制成的复方制剂在治疗中风脑水肿方面效果显著,并能改善实验性脑水肿神经元、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
冰片又名龙脑。《本草衍义》记载“龙脑,此物大通利关膈热塞,其清香为百药之先,大人小儿风涎壅,及暴得惊热,甚济用。”冰片醒神开窍、清热止痛,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痰热内闭等症。有报道大鼠灌服冰片制剂后能明显提高庆大霉素在脑内的浓度,增加血清中庆大霉素的浓度,且能增强伊文氏蓝对脑组织的蓝染程度,提示冰片有改善(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本发明将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石菖蒲和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的川芎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进行萃取挥发油,然后加入醒神开窍、清热止痛的冰片和其他辅料基质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对CNS具有明确的作用,对于临床上不同原因形成的脑水肿和脑性昏迷具有良好疗效,能迅速消除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具有明显抗惊厥、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提高耐缺氧能力、中枢镇静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能保护脑皮质细胞,减轻由天门冬氨酸(NMDA)或谷氨酸(Glu)引起的神经毒性;能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改善(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改善实验性脑水肿神经元、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
下面结合药效学和毒理学实验,介绍本发明在治疗脑中风的效果。
药效学试验1、抗凝血作用和大鼠血栓形成实验1.1动物NIH小鼠,动物合格证号2001A044;粤监证号2004A018;SD大鼠,动物合格证号2001A026;粤监证号2004A021。所有动物均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试验环境动物房保持通风、干燥、室温22-25℃,湿度50-70%,鼠料定量饲养,自由饮水。
1.2药物与剂量(1)、受试药物醒神益智滴丸,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包括如下活性组分石菖蒲、川芎、冰片。
根据预实验结果,小鼠最低有效剂量0.45g/kg体重;大鼠最低有效剂量0.21g/kg体重。低、中、高剂量比为1∶2∶4,小鼠相应中、高剂量分别为0.90g/kg和1.8g/kg;大鼠相应中、高剂量分别为0.42g/kg和0.84g/kg,灌胃给药,每日两次,上、下午各一次(2)、阳性对照药阿斯匹林肠溶片杭州恩华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灌胃给药,每日二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剂量为小鼠61mg/kg体重,大鼠28.2mg/kg体重。
(3)、阴性对照药小鼠2.25%基质,大鼠2.1%基质(基质用本发明组分中除去活性成分石菖蒲挥发油、川芎挥发油、冰片的辅料配制)。
给药方法灌胃。
1.3数据及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x±SD表示,用SPSS 10.0软件ANOVA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1.4实验方法
1.4.1抗凝血作用取健康NIH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醒神益智滴丸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阿斯匹林,0.12g/kg.d)、阴性对照组(给等体积基质),每组12只。灌胃给药7d,分2次/d给药,第7d给药30min后用内径为1m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小鼠内眦眼球后静脉丛取血,至毛细管血柱达5cm。每隔30s折断毛细玻管1小段,检查有无出现血凝丝。计算从毛细玻管采血到出现血凝丝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见表1)。
表1醒神益智滴丸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

与阴性对照组比*P<0.05 **P<0.01 ***P<0.001结果提示醒神益智滴丸能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说明该药有抗凝血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别,说明在抗凝血方面与现有药品的疗效相当;另外,醒神益智滴丸有随剂量增大作用增强的趋势。
1.4.2大鼠血栓形成实验取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醒神益智滴丸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阿斯匹林,0.0564g/kg.d)、阴性对照组(给等体积基质),每组10只。灌胃给药7d,分2次/d给药,末次给药30min后,大鼠用10%水合氯醛(3ml/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取仰卧位,于腹正中线切开皮肤约3cm,从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到下腔静脉并分离,于左肾静脉下方用粗线结扎下腔静脉,缝合腹壁。2h后,重新打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cm处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将该段管腔内血液吸尽,然后纵行剪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如有则取出60℃干燥,24h后称重。以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为指标。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2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与阴性对照组比*P<0.05结果提示醒神益智滴丸能降低大鼠血栓形成百分率,减少血栓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说明该药有抑制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
2、对麻醉犬脑血管的影响2.1动物健康杂种犬,由第二军医大学动物房提供,动物饲养合格证号SCXK(沪)20020006。体重10~13kg;性别雌雄兼用;每组动物数犬6条。动物总数30条2.2试验方法 动物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1);分离右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后,在颈总动脉上安放直径为2.5~3mm的电磁流量计探头,以MFV-1100/1200型电磁流量计记录颈内动脉血流量(日本Nihon Kohden公司);分离股动脉,并行插管,经压力传感器记录动脉平均血压;针头电极插入四肢皮下记录标II导联心电图,将颈内动脉血流量、血压和心电信号通过PowerLab数据采集记录分析系统(ML785/8S,AD Instruments,澳大利亚)输入多导生理记录仪。手术结束后,稳定30分钟,记录一次各项指标作为给药前对照值,溶剂对照组灌胃给生理盐水2ml/kg,阳性药对照组灌胃脑安胶囊160mg/kg。受试药物组灌胃醒神益智滴丸,给药后15、30、60、90、120、180分钟分别记录各项指标值。180分钟后处死犬,取大脑称重。以右颈总动脉血流量乘以2代表全脑血流量(CBF)。脑血管阻力可用公式计算R=BP(kPa)/[CBF(ml/min)·100g brain]。
2.3剂量设置根据预实验结果,犬最低有效剂量为0.4g/kg,低、中、高剂量比为1∶3∶6,相应中、高剂量分别为1.2g/kg和2.4g/kg。阳性对照脑安胶囊(吉林省辽源亚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716),其推荐临床剂量为1.6g/人/天,人按60kg体重计算,相应剂量为27mg/kg/d,折算为犬的剂量为54mg/kg,设计阳性药剂量相当受试药物的中剂量,故取为160mg/kg。
2.4溶剂对照生理盐水按2ml/kg灌胃给药。
2.5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观察记录颈内动脉血流量、血压、心电图、心率,观察时间为给药0、15、30、60、90、120、180分钟。
2.6数据及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x±SD表示,用SPSS 10.0软件ANOVA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7试验结果麻醉犬在术后稳定30min,记录犬的心率、血压、颈内动脉血流量作为给药前对照值,然后分别灌胃醒神益智滴丸、脑安胶囊或生理盐水,并于灌胃后15、30、60、90、120、180min分别记录各项指标。实验结果显示(1)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溶剂对照组脑血流量15~180min有波动,但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醒神益智滴丸低、中、高剂量(0.4、1.2、2.4g/kg)组和阳性对照脑安胶囊组灌胃给药,脑血流量增加。醒神益智滴丸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醒神益智滴丸低剂量组(0.4g/kg)在给药后30~60min脑血流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90~120min时脑血流量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剂量组(1.2g/kg)及高剂量组(2.4g/kg)给药后30~180min脑血流量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安胶囊组给药后60~180min脑血流量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实验结果见表3及图1。
(2)对脑血管阻力的影响溶剂对照组脑血管阻力15~180min有波动,但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醒神益智滴丸低、中、高剂量组(0.4、1.2、2.4g/kg)和脑安胶囊组灌胃给药,脑血管阻力降低。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醒神益智滴丸低剂量组(0.4g/kg)在给药后30min时脑血管阻力降低具有显著意义(P<0.05),60~120min时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剂量组(1.2g/kg)给药后,30~120min时脑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180min时仍有显著意义(P<0.05);高剂量组(2.4g/kg)给药后30~180min脑血管阻力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安胶囊组给药后90~120min时脑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实验结果见表4及图2。
(3)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空白对照组、醒神益智滴丸中低剂量(0.4g/kg、1.2g/kg)及阳性对照脑安胶囊组麻醉犬的血压、心率各时间点略有变化,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醒神益智滴丸高剂量(2.4g/kg)组60~90min时血压较空白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显著降低(P<0.01及P<0.05)。实验结果见表5、6及图3、4。
试验结论醒神益智滴丸灌胃低、中剂量组(0.4g/kg、1.2g/kg)对血压、心率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60~90min时血压显著降低,其余各时间点及心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影响;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麻醉犬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
毒理学研究1、急性毒性按中药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的具体要求,对醒神益智滴丸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醒神益智滴丸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5.1255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1255±0.1686g/kg。醒神益智滴丸小鼠安全剂量为4.348g/kg,相当于临床用药的348倍,在该剂量下,动物呼吸较均匀,活动稍有减少,其它一般状态良好,进食饮水正常,体重增加,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症状,动物无一例死亡。说明醒神益智滴丸虽有毒性反应,但在该剂量下,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
2、长期毒性大鼠连续3个月灌胃给予醒神益智滴丸。受试大鼠分为四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每日1.4g/kg(体重)、0.7g/kg(体重)和0.35g/kg(体重),对照组给予基质。每日观察一般状况,每周测量体重1次,以调整给药量。给药3个月后,每组处死2/3只动物进行病理、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同样进行病理、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组有些动物活动减少、毛发松散,精神状态稍差;其它各组大鼠活动基本正常,未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或死亡。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表明连续给予醒神益智滴丸3个月后,高剂量组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和血糖(Glu)升高,血红蛋白(HGB)降低(P<0.05),其余各项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高剂量组2只大鼠心肌有灶状水肿、空泡变性,其中1只伴纤维化瘢痕形成,其余各器官未见异常;病理解剖及器官指数未见异常,中、低剂量组未见异常;
表3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脑血流量的影响(ml/min,x±SD,n=6)

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P<0.01
表4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脑血管阻力的影响(kPa·min/ml·100g brain,x±SD,n=6)

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P<0.01
表5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平均血压的影响(kPa,x±SD,n=6)

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P<0.01
表6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心率的影响(次/min,x±SD,n=6)

变化率与溶剂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停药2周后,各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及器官指数未见异常。说明醒神益智滴丸在高剂量下虽有毒性反应,但在该剂量下,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中低剂量下,没有毒性作用。
3、ICR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ICR小鼠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检测了醒神益智滴丸对染色体的损伤作用,试验设2.0、1.0和0.5g/kg三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小鼠LD50的1/2.5、1/5、1/10),经口一次给药。结果显示在受试剂量下ICR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药对ICR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
4、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设计要求,应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方法对醒神益智滴丸进行致突变性研究。试验设2.0、1.0和0.5g/kg三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小鼠LD50的1/2.5、1/5、1/10),一次灌胃给药。结果显示在所设剂量下,醒神益智滴丸对NIH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受试物醒神益智滴丸对NIH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
5、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设计要求,选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检测了醒神益智滴丸的致突变性。设5000、500、50、5、0.5μg/皿五个剂量组,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条件下进行。结果显示,在5000μg/皿受试剂量下,对TA97和TA98菌株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受试物在不加代谢活化剂(S9)时,在各受试剂量下对TA98的回变菌落数均有明显增加,但加入代谢活化剂(S9)时回变菌落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药物可经代谢解毒。受试剂量下对其他各菌株在加或不加代谢活化剂(S9)条件下均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数相近。表明醒神益智滴丸在不加S9时对TA98具有致突变性。但在加入代谢活化剂(S9)条件下无致突变性。
6、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应用标准致畸试验方法,检测醒神益智滴丸对受孕SD大鼠在致畸敏感期的毒性。实验设3个剂量组,即1.0g·kg-1,0.5g·kg-1和0.25g·kg-1体重(相当于小鼠LD50的1/5-20/1和临床推荐剂量540mg/人/日,9.33mg/kg的25-100倍)和1个阴性对照(溶剂),于GD6至GD15器官发生敏感期,采用灌胃给药,GD20剖杀并观察有无大体畸形、骨骼畸形及内脏畸形。结果醒神益智滴丸在高剂量(1.0g·kg-1)时母鼠增重降低、活胎率降低和死胎率增高。对胎鼠性别比无明显影响;也未见明显的大体畸形、骨骼畸形和内脏畸形。结论醒神益智滴丸在1.0g·kg-1剂量时,对大鼠有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在0.5g·kg-1和0.25g·kg-1以下剂量未观察到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受试剂量下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图1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脑血流量的影响;图2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脑血管阻力的影响;图3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血压的影响;图4醒神益智滴丸对麻醉犬心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按照重量配比取石菖蒲50g、川芎50g、冰片1g、聚乙二醇6000 5g、聚乙二醇4000 5g、聚山梨酯-80 0.5g。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滴丸。
实施例二按照重量配比取石菖蒲500g、川芎500g、冰片10g、聚乙二醇6000 50g、聚乙二醇4000 50g、聚山梨酯-80 3.5g。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凝胶。
实施例三按照重量配比取石菖蒲150g、川芎150g、冰片4g、聚乙二醇6000 16.7g、聚乙二醇4000 11.1g、聚山梨酯-801.74g。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颗粒。
实施例四按照重量配比取石菖蒲150g、川芎150g、冰片4g、聚乙二醇6000 16.7g、聚乙二醇4000 11.1g、聚山梨酯-801.74g。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活性组分石菖蒲、川芎、冰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菖蒲50-500、川芎50-500、冰片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辅料聚乙二醇6000 5-50、聚乙二醇4000 5-50、聚山梨酯-800.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菖蒲150、川芎150、冰片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辅料聚乙二醇6000 16.66、聚乙二醇4000 11.1、聚山梨酯-801.7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临床可接受的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剂型。
7.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顶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配比准备好原料后,取石菖蒲、川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或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加入冰片、辅料基质,制成临床可接受的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活性组分石菖蒲、川芎、冰片。上述活性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菖蒲50-500、川芎50-500、冰片1-10。优选重量配比石菖蒲150、川芎150、冰片4。本发明将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石菖蒲和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的川芎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进行萃取挥发油,然后加入醒神开窍、清热止痛的冰片和其他辅料基质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对CNS具有明确的作用,能迅速消除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具有明显抗惊厥、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提高耐缺氧能力、中枢镇静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有改善(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改善实验性脑水肿神经元、胶质细胞、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799596SQ20051010052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4日
发明者解荷芝, 方永奇, 曹晖, 周俊, 孙虹 申请人: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