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诸多的才子都已经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但家中的父母却仍然坚持包办婚姻的做法,这些才子虽有不满,但为着父母,他们仍然是同意了,不过婚后发妻的日子却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去各地潇洒快活,只让原配留在家中照顾父母。 季羡林的妻子同样是他的父母为他相中的,但他的一生却却不同于旁人,只有这位妻子,这位女子便是彭德华。当时他家境贫寒,他的父母为送他读书,常常是一家人都要缩衣节食,他的叔叔也出力良多,因而季羡林打小便十分敬重自己的这位叔叔。当时他的叔叔要求他迎娶彭德华。于是他便答应下来。 彭德华又是什么人呢?原来她是季羡林的叔叔的邻居,算是他看着长大的,知道这是一个好姑娘,她打小便失去了父亲,和她的母亲生活在一处,从小便聪明伶俐不说,还十分懂事,季羡林的叔叔十分喜欢这个小姑娘,于是便撮合了侄子和她的婚事,两人便结婚了。 婚后两人的日子是十分平淡的,两人之间没有爱情,但也算是相敬如宾,后来两人的孩子出生,两人的感情也好了一些。不过两人的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董德华不过是小学文化,而季羡林却学识丰富,两人的共同语言并没有多少。 后来季羡林前往德国留学,董德华万分不舍,但她仍旧支持丈夫,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照料孩子。季羡林在留学国外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名为伊姆加德的打字员,当时季羡林要录入论文的时候,总是要找她帮忙,两人的相处也渐渐增多了,很快便陷入爱河。 但季羡林知道这段感情注定不能长久,因为在中国他还有一位任劳任怨的妻子。不少人在面对真爱的时候,总会选择将发妻抛弃,但季羡林却没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妻子也不容易。他的内心无疑是纠结的,一面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女子,一面却是自己的家庭责任,季羡林纠结又痛苦,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家庭,这对伊姆加德来说无疑是残酷的,季羡林也深感抱歉。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中国,伊姆加德无法释怀,在情人离开之后,虽然有许多人追求她,但却都被她婉言谢绝,守着和季羡林的回忆度过终生,始终没有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