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鸿儒书香vosn18 2019-02-17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翼善冠是冠的一种,是明朝皇帝、太子、亲王、皇室成员等所着之首服,也是朝鲜国王及王世子、安南国王、琉球国王的首服。1957年,在发掘定陵中,在万历皇帝头侧的一个圆盒内发现一顶由金丝制作的翼善冠。该冠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重826克,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不适合日常穿戴,只是一件奢侈的工艺品而用作陪葬的冥器,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图上就是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说到龙大家必定不陌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被誉为是龙的传人,龙这种远古巨兽是我们华夏的至尊图腾,意味着祥和昌盛。图上这件文物就被誉为“中华第一龙”。1971年8月,赤峰一位农民在一个石洞里面捡拾到这个玉龙,它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C”,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龙首龙眼都进行了细致雕刻,通体美感十足。正是这件玉龙的出现,填写了当时龙文化的空白,所以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所以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发掘,是新中国“全国十大考古发掘”之一,先后出土了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1件,它们件件精美绝伦。图上是鎏金浮屠。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28厘米,二层长宽各24厘米,三层长宽各19厘米,房檐长宽各23.51厘米,重7.4千克,精致玲珑,气象庄严,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而第四枚佛指舍利就放在里面。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图上是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同样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由杖身、杖首、杖顶三部分组成。杖身中空,呈圆柱形,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是世界锡杖之王,属佛祖释迦牟尼。《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其随即出世。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图上是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同样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安置在地宫北壁正中位置。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图上的这件国宝,叫长信宫灯,在历史课本、文史科普读物中出镜率极高。这件青铜宫灯,通体鎏金,造型为一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1968年,它发现于满城中山靖王王后窦绾墓。此灯之珍稀,不仅在于外形优美,更在于构造巧妙:整盏灯中空,各部分构件可灵活拆卸。宫女高举持灯的右臂是一条烟道,灯罩可以调节开合角度,灯点燃亮度可明可暗,有烟无尘。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盛赞: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环保意识,了不起!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发掘近60年,有不少国宝级文物也横空出世。图上是绿松石龙形器出土时的情景,龙身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龙头隆起于托座上,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专家认为,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是真正的“中国龙”

中国出土的八大国宝:图2被称“中华第一龙”,图6曾受基辛格盛赞

图上是乳钉纹青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杯身为细腰瘦腹的筒状,一侧有便于端握的把手,下部为三根扁长尖足。杯口窄长流、尖长尾,斟酒时,酒从长流中流出。流口部位乳钉状双柱矮小,既好看,又实用。该青铜爵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被村民发现,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完整青铜酒礼器之一,年代久远,制作精美,堪称国之瑰宝,为人们探究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