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五者说诗·诗词格律必须现代化

 五者自居 2019-02-17

杨松河

2019217日星期日

 

    许多老同志喜欢古典诗词,也喜欢依照古诗词格律创作新诗词。这就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的格律不适合现代语言的规范怎么办?是削足适履照老规矩依样画葫芦,还是与时俱进,根据现代汉语特点改造旧格律,使之更适合现代诗词的创作?我认为应该走后一条路才是正道,否则,中国诗词创作很可能出现大脚女人裹脚走老路的别扭,其古怪模样令人啼笑皆非。

 

    比如,古代入声已经在现代汉语中消失,难道现代诗词创作还要以古代入声来评判平仄?现代汉语已经有标准的四声词典,而且都有拉丁字母作拼音符号注明,我们为什么非要厚古薄今,舍近求远?难道有电脑和网络为工具的现代人还要依照古人的读音来束缚自己的手脚?

 

    再如,古人写律诗,是严格依照韵书来押韵的。依照韵书,诗韵共有106个韵,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上面说过,古入声已经消失,分别进入其他声调,这个声韵在现代汉语怎么押?还有,上平声中的东、冬韵在现代汉语都是一个韵(-ong),为什么不可以合并?现代汉语的韵脚都有拼音字典做根据,查起来非常方便,为什么还要泥古不化呢?

 

    再如,现代汉语排版都已经形成规范,横排一律从左至右书写,而古代横眉则是从右至左书写,到底是从古还是从今?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当然必须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行文,可有人偏偏主张应当按老规矩办事,这不仅在理论上说不过去,就是在情理上也好像有跟现代人过不去的感觉。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格律是应该尊重的,但世界上任何规则都是在传承中演变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华诗词格律当然也不例外。古典诗词格律必须现代化,才能使诗词创作旧貌换新颜,焕发新时代的活力。至于如何现代化,这就是大家应当都来讨论的问题,我也将在后续的文章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