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会第四季收官,北大女博士4年终折桂——会读诗的你最美!

 青春rzw 2019-02-18

“我爱我的机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我的诗情画意的诗词世界,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 陈更


2月14日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场对决收官

作为唯一一个连续4年14次登上诗词大会擂台的选手

北京大学工学院直博生陈更

最终以5:2战胜对手

摘得桂冠

▲陈更夺冠时刻(来源:央视网)


1

    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第九场,很多观众有点着急,“陈更输了攻擂,看来又拿不到冠军了”,“明天可是最后一场了”……

    2月14日晚,这个与诗词大会相守四季的姑娘,终于拿到了第一个冠军,陈更赢了!

    从第二季开始,就有观众质疑:陈更,怎么又是你?

    “我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到诗词大会的。”这位清秀的工科博士生说,“只要诗词大会需要我,我会克服任何困难去参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2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四年,陈更是这样度过的:

第一年

陈更成为首位冲出百人团挑战擂主的攻擂者

为争夺擂主席位

她三次站上攻擂者的舞台


第二年

陈更夺得三期擂主

然以一分之差

最后一场总冠军个人追逐赛败北


第三年

繁忙的学业和诗词无法完美兼顾

陈更成了一名“纯工科女”

但诗词是永恒的

她说读过的诗词在自己的生命中伏脉千里


陈更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来源:诗词大会微博)


第四年

冲进百人团

争夺攻擂资格

第五场个人追逐赛答对全部题目

从个人追逐赛“杀”进擂主争霸赛

以全场最高分晋级决赛圈


巅峰之战总决赛

陈更接连赢得个人追逐赛、攻擂资格争夺赛、擂主争霸赛

最终获得总冠军


3

很多人是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认识陈更的。


出生于1992年的陈更,是北京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


作为工科博士,陈更的日常是这样的: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白天大部分就在实验室;实验室门口的小巷子里有个煎饼摊,午饭常常就买个煎饼解决,早饭是一杯柠檬糖水,晚饭常是一碗麦片,学诗的时间,是从吃饭时间里省下来的。


陈更不仅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也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只要是她觉得应该去做好的事情,她就会不遗余力,甚至“压榨”自己。高二那年寒假,临近过年时父母都回了老家,但是陈更却一个人留在了城里家中,吃着馒头、包子度日。为什么这样难为自己?


原来是因为放假后,陈更感觉没把老师学期末教的一些知识学透,担心直接回老家过年会将半懂不懂的知识忘掉。于是,“那段时间就像在修行一样,屋外是欢天喜地的过年气氛。”而她,独自留下了,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里默默地整日做练习册。



这大概就是陈更优秀的原因吧!

4


对很多看完诗词大会后悔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诗词的观众来说,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陈更说:“说来惭愧,我的诗词启蒙发生在21岁。”


陈更从小就被爸妈带着去书店。但往往她想买《脑筋急转弯》,爸爸递过来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陈更拿起一本《故事会》,妈妈换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谜》……总之和诗词歌赋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之间,陈更慢慢爱上了阅读。“那种‘文字从纸张上袅袅升起,给看字人带来慷慨的气息与画面’的感受令人着迷,看文字会带来自由而神奇的大脑反应,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由于学业繁重,陈更中学时一心一意努力考大学,本科时一心一意努力保研,都没有涉猎诗词。直到研究生第一年,她才有时间开始“大规模”看诗词,启蒙读物是《蒋勋说唐诗》。


陈更说:“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诗词不仅照进历史与美学,还照进生活,能让读者看到诗人的人格与灵魂对自己的引导。


“比如,那些神秘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让人在似懂非懂之间感受到美;那些细腻的,‘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让你发现在季节流转中的妙趣。”


就这样,从研一到研四,从《唐诗三百首》到一些诗人的全集,陈更一直在读诗词。而且是“寒暑假读,吃饭读,坐地铁、坐火车读,睡前读,晨读”,填补了没有从小开始积累的遗憾。


陈更笑着说,自己最常用、最顺手的诗词学习平台是百度百科。记忆方法就是把诗读通了、读透了,或者联想画面,或者想成小故事。


比如,李白的《侠客行》,诗气通畅如行云流水,陈更就觉得非常好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就是明快清晰的人物素描,其后还有窃符救赵的故事情节,背了上句,下句不由地就来了”。


陈更最爱的还是唐诗:“唐朝由盛转衰,也在唐朝诗歌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开阔豪迈,到‘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小温馨转变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唐朝诗歌有着其他朝代无法企及的厚度与广度。”


蒙曼:我眼中的陈更


蒙曼: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更是个骄傲的女孩子。我和她打交道不止一次,从《唐诗风云会》到《中国诗词大会》,隔着舞台,她打比赛,我看比赛,有时候点评几句,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在看,同时心想,这个女孩子可真伶俐!除此之外,并无私交。甚至,有那么两次,打完比赛,在后台,我看见她,她也只是笑一笑,不多说一句话。我想,这是因为她骄傲,兴趣在那里,实力也在那里,跟评委嘉宾并无太大关系,本来也不需要说更多的话。我挺敬重这样的骄傲,再加上她学自动化,弄机器人,让我这个文科生“不明觉厉”,所以反倒会多关注她一些。


关注之后,整体印象还是骄傲而且伶俐,有时候因为太伶俐了,不免会急躁,该赢的地方也会输,让我特别惋惜。但是转念一想,这是什么比赛嘛,又不赢房子不赢地,人家高兴在这里以诗会友,把诗说出来,把朋友交起来就好,输赢这类事情,本来也没那么重要吧。只不过,按照我个人的心性,大概总是愿意赢,因此也愿意我喜欢的选手赢,所以才会在那里扼腕叹息。陈更是不是像我一样扼腕呢?我也不大清楚,但无论如何,她台风很好,总是笑盈盈的,穿一身蓝袄青裙,有古君子之风,这就是骄傲。


时下“文学青年”几乎成了贬义词,但我觉得,一个青年爱好文艺,本来是最自然的事情,如果连青年都那么世故,那么无趣,人生也罢,社会也罢,还有什么希望呢?所以,我衷心愿意为陈更博士说上几句话。我坚信,一个喜欢诗的女孩子,会造出更好的机器人,也会造出更美好的人生。

(文 \ 蒙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