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云大师:六事不说

 宛平2008 2019-02-18
星云大师:六事不说

《朱子治家格言》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熹亦云:言语不可妄发,发必当理。这都是告诫吾人祸从口出的害处。

说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传达事物,只要彼此的意思明了就好,不必再多说一些旁杂枝生的话语,以免:说事后话,惟恐当局者迷。话有六种不说:

一、所说非人不说

不与非当事人,谈论不相关的事。因为非当事人,他不了解前后因缘,听了你所讲的话,或断章取义,或揣测分別,生出的不同理解,反而造成更多的误会。

二、说了无用不说

经典提到,有十种人与他们讲话沒有用。如:傲慢虚伪、怯弱忧怖、不知惭愧、执着主见、遇事犹豫、对人怀恨、自私自利等等,他们或是虚伪应付,或是藉故推托,你与他说话等于是白说,所以不说。

三、涉人隐私不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要尊重別人的隐私权,这是个人口德的修养,也是仁人君子之道。司马温公说:揭其闺门之丑,暴其父祖之恶;此祸关杀身,非止伤忠厚也。所以,涉人隐私不说。

四、谄媚阿谀不说

经典说,谄曲的人:矫设方便,隐己过恶,心曲为性,谓于名利,有所计着,他的目的只在获得別人青睐。他一心取悦,一再奉承,只能活在別人喜怒哀乐的阴影中,却不能活出自己,实在可悲亦可怜。因此,谄媚阿谀的话不说。

五、出格招忘不说

说话要把握重点,所谓: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如何表达,乃至彼此讲话的內容,已经离开了主題,甚至有损人格,或者现在才讲完的话,对方马上就忘记,那就不说这些话了。

六、说了招祸不说

说话能让他人快乐,也能让人痛不欲生;说话能让人看出你的礼仪修养,也能让人感觉到你的魯莽无知;说话可以帮助別人,也能让自己引来祸端。老子说:舌为祸福之门,假如说了话,惹来不好的后果,成为是非麻烦,让人不喜欢,与其如此,不如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