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课《缠论10年感悟》34:为什么要引入“线段”这个概念中,我们讲了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解决了线段如何“生”的问题。然而,我们要在实战中划分和应用线段,还必须知道线段什么时候结束,即解决线段“死”的问题。如何判断线段结束?要判断线段结束,就必须知道线段是如何被破坏的。线段有两种破坏方式,一种是笔破坏,另一种是线段破坏。线段的笔破坏并不会结束线段,只有线段被线段破坏,才是线段的结束方式。换言之,当一线段被另一线段破坏时,该线段就“结束”了。知道线段的开始、以及知道线段的结束,我们就可以把线段划分出来。然,划分线段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线段进行交易和获利,才是我们划分线段的目标。但如果不能正确划分线段,又何谈应用? 要正确划分线段,就必须先弄清楚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笔破坏、特征序列、特征序列的包含处理、标准特征序列、标准特征序列的分类。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对这些概念进行介绍,本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个概念“线段的笔破坏”。线段的笔破坏也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向上线段的笔破坏,二是向下线段的笔破坏。 一、向上线段的笔破坏 对于从“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用d表示笔的低点,用g表示笔的高点,这样,“向上线段”就可以用“d1g1d2g2d3g3…dngn”这样的序列来表示。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dj<> 图一:向上线段的笔破坏 在图一中,当出现djgj这一笔的时候(图一中以红色表示),该笔对线段(图一中以绿色虚线箭头表示)造成了笔破坏。 二、向下线段的笔破坏 对于从“向下笔”开始的线段,用g表示笔的高点,用d表示笔的低点,这样,“向下线段”就可以用“g1d1g2d2…gndn”这样的序列来表示。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gj>=di,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见图二所示。 图二:向下线段的笔破坏 在图二中,当出现gjdj这一笔的时候(图二中以红色表示),该笔对线段(图二中以绿色虚线箭头表示)造成了笔破坏。 三、线段笔破坏的实例 图三:上证指数60分钟走势图 我们来看图三,上证指数从2018.11.19的最高点2703.51到20190104的最低点2440.91,在60分钟级别上共走了7笔,形成一向下线段(见图三中绿色箭头所示)。当第8笔出现的时候,直接向上突破了第6笔的低点。即第8笔的高点大于第6笔的低点,符合线段笔破坏的定义,故此处形成了线段的笔破坏。图三非常有代表性,还隐藏着很多知识点,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用到,大家可以想想:该图隐藏了哪些知识点? 四、线段笔破坏的意义 线段的笔破坏并不能结束线段,那么,线段的笔破坏有什么意义呢?以向上线段为例,把向上笔看做多方的进攻阵地,把向下笔看做空方的进攻阵地。当出现线段的笔破坏时,表明空方有能力攻入多方上一次进攻的阵地之中,这是一个转势的警示信号。虽然不知道最终能否转势,如果最终形成转势,其后必然会形成线段。在不知道后续表现的情况下,线段的笔破坏最起码表明空方已有能力组织有效的进攻,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向下线段的笔破坏,其意义就是多方有能力攻入空方上一次进攻的阵地之内,虽然不一定能够引起转势,但同样表明多方已有能力组织有效的进攻。可见,线段的笔破坏,是一个转势的警示信号!是否能够引起转势,关键看后续的表现,即看是否能够形成新的线段从而对前线段形成破坏。在图三的实例中,第8笔的高点大于第6笔的低点,形成了线段的笔破坏,其后就形成了转势,因为其后形成了线段对前一线段进行破坏。当然,并不是每次线段笔破坏都会形成转势,这在实战中要多总结,并结合多级别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