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62

 随缘522 2019-02-18
治鼻窦炎老偏方
鼻窦黏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
以下偏方可治疗鼻窦炎。
1.苍耳子茶
组成及用法: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薄荷10克,茶叶子适量。将上述药物一同放入茶杯中,用热水冲煮,再加盖闷20分钟,代替茶饮。每天1次,可时常饮用。
评注:本方可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病。
2.辛夷苏叶茶
组成及用法:辛夷花、苏叶各10克。将上述药物一同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然后加盖闷泡15分钟,代替茶饮。每天1次,可时常饮用,坚持1个月便可见疗效。
评注:本方可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病。
3.丝瓜藤
组成及用法:找老丝瓜藤数米,晒干,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让家人帮助用细塑料管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
评注: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主治副鼻窦炎。
4.冷水治疗鼻窦炎
组成及方法:洗脸时,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
评注: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因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变态反应、鼻腔鼻窦解剖异常等原因引起鼻腔鼻窦黏膜肿胀、各鼻窦口阻塞、鼻窦内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所致。冷水洗鼻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鼻甲及鼻腔鼻窦黏膜收缩,以利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鼻窦炎的康复。
5.辛夷防风茶
组成及用法:辛夷10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风12克,川贝母6克,生姜4片,水1000毫升。将材料放入锅中,加1000毫升水煎煮,水滚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当茶饮,早、中、晚温服。
评注:本方散风寒、通鼻窍、润肺化痰,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气虚冒汗、流鼻涕、咳嗽,适用于过敏性鼻炎、鼻涕倒流、过敏性咳嗽、容易感冒流虚汗。
6.鼻渊合剂(干祖望教授药方)
组成及用法:苍耳子10克,辛夷6克,鸭跖草10克,薄荷6克,桑叶10克,芦根10克,白芷6克。以上为两天量。制成合剂,100毫升,成年人每天2次,每次50毫升,儿童减半。如病情严重者,一天用两天量,效果更佳。
评注:本方疏风清热,排脓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对慢性鼻窦炎虽有疗效。但不稳定。
7.苍耳辛夷汤
组成及用法:苍耳子30克,辛夷20克,白芷10克,甘草4克,陈茶叶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
评注:本方清肺热、通鼻窍、祛风邪,专治急性鼻窦炎。
8.黄柏
组成及用法:黄柏10克,取水100毫升,将黄柏浸渍24小时后,过滤去渣,煮沸消毒即成。以浸液滴鼻,每日34次。
评注:本方清热解毒,治疗急性鼻窦炎。
9.蜂房
组成及用法:蜂房不拘量,将蜂房冲洗干净,撕成块状,放于口中嚼烂,吐渣咽液,每日3次,每次嚼几小块即可。
评注:蜂房解毒消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
10.白芷
组成及用法:白芷30克研末,每次服3克,另取少许吹鼻腔,每日12次。
评注:白芷辛温解表、芳香开窍、活血止痛、排脓,主治急、慢性鼻窦炎。
11.黄柏茶
组成及用法:龙井茶与川黄柏一起研成粉末,每天有时间的时候就塞一些粉末在鼻孔中嗅。
评注:这些粉末有解毒排脓与清热泻火的功效,对于治疗鼻塞半脓性分泌物以及鼻窦炎很有效果。
12.大蓟鸡蛋
组成及用法:将鸡蛋与大蓟根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每天喝一次。
评注:这个偏方对于育阴止血、润肺解毒效果很不错,主要治疗鼻出血、鼻窦炎。
 
 
 
 
 
 
 
 
 
一把枸杞+水鱼,不出3周,腰腿疼痛不见了,腰突、坐骨痛也离你而去
医生:3个食疗法+1外用法,内调加外治管用!
1、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合阴寒内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材料:当归、生姜各30克切大片,羊肉500 克焯沸水,晾凉,切块,红枣10个。
方法:羊肉、当归、生姜、红枣10个同入砂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烂。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2、杜仲核桃猪腰汤——适合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材料:猪肾(猪腰)1对切片,大枣2个去核,与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姜2片、米酒3毫升。
方法:同入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3、枸杞水鱼补肾汤——适合气血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材料:水鱼(鳖)1只切块,与枸杞子、山药各30克及熟地15克,红枣6个,生姜3片。
方法:共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4、李氏泰致肖(贴)——适合所有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配方:材料:制马钱子、川芎、独活、没药、乱发等十余种中草药的提取物。
方解:
制马钱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络的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独活:有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等作用。
没药:对瘀血阻滞之痛症,如跌打损伤,症见伤处疼痛,伤筋动骨或麻木酸胀,肢臂疼痛等症的作用。
这十几种药材搭配在一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已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上 --宝即可查找。
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腰部的锻炼可以得很好的康复!
1、飞燕点水
俯卧位,双上肢靠旁伸直,先把头、肩并带动上肢向后上方抬起,再把双下肢直腿向后上抬高,最后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如燕子点水,反复20~30
2、直腿抬高
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方体侧,作直腿抬举动作,角度克逐渐增大,双下肢交替,每次做10~20
2、拱桥式: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急风,腰背强硬,口眼牵急
白荆花丸
【处方】 白荆花半两(微炒),乌头1分(炮裂,去皮脐),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腻粉半分,水银半两(以枣瓤研令星尽),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南星1分(炮裂)。
【制法】 上为末,入水银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急风,腰背强硬,口眼牵急。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去郁痰。主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
白金丸
【别名】 郁金丸、郁矾丸、金蝉丸、蔚金丸、矾郁丸、金矾丸、截癫丸、定心化痰丸、白玉化痰丸
【处方】 白矾3两,郁金7两(须4川蝉腹者为真)。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 去郁痰。主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
【用法用量】 郁金丸(《普济方》卷十八引《海上方》)、郁矾丸(《得效》卷八)、金蝉丸(《普济方》卷一○○)、蔚金丸(《医统》卷四十九)、矾郁丸(《金鉴》卷四十一)、金矾丸(《仙拈集》卷二)、截癫丸(《串雅内编》卷一)、定心化痰丸(《外科传薪集》)、白玉化痰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普济方》引《海上方》本方用法:以薄荷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以白矾、郁金等分和匀,皂角汁为丸。本方改为散剂,名郁矾散(见《医略存真》)。
【注意】 忌辛辣食物。
【各家论述】 白矾咸寒,可以软顽痰,郁金苦辛,可以开结气。
【临床应用】 昔有一妇人,癫狂失心,数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觉心胸有物脱去,神衰洒然,再服顿愈。
【摘录】 《医方考》卷五引《本事》
 
 
 
 
 
 
 
 
 
 
祛痰散结。喉风,乳蛾
白金丸
【处方】 白矾(研细)川郁金(研细)各等分
【制法】 上和匀,皂角汁为丸。
【功能主治】 祛痰散结。喉风,乳蛾。
【摘录】 《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
 
 
 
 
 
 
 
 
 
 
消化不良单方验方
消化不良是一种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轻瘫和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而导致消化功能不良。或因其他脏腑功能病变而致脾胃功能紊乱而发病。亦可因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剧烈刺激而引起。腹胀、腹泻,甚则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烧心、嗳气等,久之还可出现形体消瘦、精神委靡等症。
·鸡矢藤汤·
【组成】 鸡矢藤、山楂、麦芽各15g,神曲6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 消食化积。【主治】 消化不良。【附记】 或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槟榔、炒莱菔子、鸡内金、陈皮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之临床,效果亦佳。
·砂仁散·
【组成】 砂仁、人参各30g,三棱18g。【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6g,日服2次,开水冲服。【功效】 益气健胃、理气化积。【主治】 消化不良。【附记】 未见食积者,去三棱,加鸡内金15g
·内金散·
【组成】 鸡内金7个。【用法】 将鸡内金晒干,放在新瓦上烘焦,研为细末,分为14包。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包,用热水冲服。连服7天。【功效】 消食化积。【主治】 消化不良。【附记】笔者用本方治疗30例,服药1剂后,全部有效。
·山楂方·
【组成】 山楂200g。【用法】 山楂去核,捣成山楂泥,置碗中蒸熟,加1匙蜂蜜调匀即可。每日1剂,日服3次。【功效】 消食化积。【主治】 消化不良。
·杨梅汤·
【组成】 腌杨梅数个。【用法】 每取杨梅35个置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5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服。【功效】醒胃消胀。【主治】 伤食胀闷。
·楂麦汤·
【组成】 山楂、炒麦芽各10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 消导食积。【主治】 消化不良。
·萝卜汤·
【组成】 鲜白萝卜250g,酸梅2枚,精盐少许。【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成薄片,与酸梅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煨汤,沸后加精盐少许调味即成。每日1剂,去渣饮汤,日服1次。【功效】宽中行气、化积导滞、降气生津、清热化痰。【主治】 饮食积滞或进食过饱引起的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烦躁、气逆等症。
·山药汤·
【组成】 山药60g。【用法】 将山药切碎后加开水200ml,煮至100ml,去渣。每日1剂,日服3次。【功效】 健脾消食止泻。【主治】 消化不良。
·胡萝卜汤·
【组成】 鲜胡萝卜250g。【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碎,加清水适量(约300ml),糖或盐少许调味,煮烂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完。【功效】 消食止泻。【主治】 消化不良。
·消食散·
【组成】 苏打粉90g,佛手15g,鸡内金、白豆蔻、木香、山楂各9g,肉桂6g。【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9g,日服3次,开水冲服。【功效】 温中理气、消食导滞。【主治】 消化不良。【附记】 或取炒莱菔子、炒神曲各24g,炒牵牛子12g,木香、郁金各6g。共研细末。每次服6g,日服3次,开水冲服。功能消食导滞,故用之效佳。
·干姜汤·
【组成】 干姜丝、绿茶各3g。【用法】 将上药放入杯中,用开水150ml冲泡,加盖闷泡10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效】 温中散寒、消食止泻。【主治】 消化不良。【附记】 若小儿消化不良。可取茶叶10g,水煎浓汁100ml15岁,每次服1520ml510岁,每次服2030ml1015岁,每次服3040ml。或取山楂炭4g,青皮6g。共研极细末,混匀,用水60ml(约4汤匙)调成浆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服15ml,日服4次,连服6天。用之临床,效果均佳。
·乌鸡方·
【组成】 乌骨鸡1只、炙黄芪30g,生姜15g,葱白20g,黄酒10ml,精盐8g,鲜汤50ml。【用法】 先将炙黄芪去灰烘干研末,乌骨鸡宰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入沸水中汆1分钟,再将黄芪末入鸡腹内,置鸡于蒸碗中,加入鲜汤、精盐、黄酒、生姜、葱,用湿棉纸封口,置蒸锅中用旺火沸水蒸至熟透即成。每周服用12次,半年后见效。【功效】 健脾暖胃、养血生血。【主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附记】 坚持服用,效佳。
·鸭血方·
【组成】 鸭血500g,豆腐50g,青蒜苗1根,香油、味精、淀粉、黄酒、醋、精盐各适量。【用法】 先在锅内放清水适量,水沸后放入切成了的鸭血和豆腐丁,加入适量的精盐和黄酒,待水沸后加入少许湿淀粉,再沸后急投入适量的醋、胡椒粉、味精,撒上青蒜花,离火起锅即成。饭前食用。【功效】 开胃消食。【主治】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羊肉方·
【组成】 羊肉1 000g,萝卜300g,豌豆100g,草果5g,生姜5g,香菜、胡椒粉少许,精盐、醋适量。【用法】 先将羊肉洗净切块,萝卜洗净切块,与豌豆一同放入锅中,加生姜、草果和清水适量,然后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慢炖至内熟烂,加入精盐、胡椒粉、醋和香菜即成。佐餐食用。【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 积食不消、噎嗝呕逆。
 
 
 
 
 
 
 
 
 
 
 
 
我对防风通圣散的理解与应用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15g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g 滑石90g 生甘草60g 荆芥15g炒白术15g 炒栀子15g。上药共细粉,每服6-15克,加生姜3片,水一大盏,煎至6分温服。
大便自利者,去芒硝大黄。自汗者去麻黄,加桂枝,咳嗽痰涎多者,加半夏。体胖痰盛者,加半夏橘红茯苓,酌减当归白术。
功效:通调三焦表里,疏风清热利湿
主治:一切气血沸郁,表里三焦俱实,风火壅盛诸证。
从方药上看药多而繁杂,可以先归类看看,此方分四类药:
1.辛宣表卫:防风,荆芥,薄荷,麻黄,生姜,桔梗。宣气郁
2.辛通活血:川芎,当归,白芍,大黄。通血瘀
3.利水开窍:滑石,生甘草,白术。利小便
4.清热解毒:连翘,黄芩,石膏,栀子,芒硝。解郁毒
从分类开一切气血沸郁皆可除,攻七养三,使邪随汗及大小便而出,此方凉而不凝,以通为主,气血并行。该放适用于宠物临床中的多种疾病。凡属于郁证的都可进行加减使用,方中大黄按照其煎煮要求看已成为熟大黄了,泻下力量大减,若用此方通腑,则大黄应后下。现今有成药销售,服用1-2次后没什么感觉,无任何攻下感,而发散的感觉也基本没有体会到。因此成药效果不是很理想。此方包含了六一散,黄芩汤,当归芍药散,承气汤,栀子豉汤,玉屏风散等等多个小方。由此得知小方剂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用此方治疗皮肤病,皮肤患病一方面是外来之邪,另一方面则是血病外显,因此治血较为关键,如痒,中医认为痒多风,治风先活血。如痛,中医认为痛多不通,治痛先通。如色素沉着,中医认为多血瘀,治瘀必活血,如毛糙,中医认为糙则养,治糙先养血等等。所以灵活运用此方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
2012年末接诊一例德国牧羊犬,6个月,饲主口述该犬5日前发烧,39.3摄氏度,不食,大便糖稀。当地医院给予注射退烧药物,及点滴头孢噻呋钠,并注射了复合维生素B,二日精神明显好转,未大便,食欲正常,医院建议在巩固治疗一次,三日出现体温39.6摄氏度,精神不振,少食,大便软,医院按照原方加入地塞米松10毫克与抗生素混合滴入。药后小便频繁,精神好转,能食,第四日正常,但第五日又开始精神不振,体温39.6摄氏度
 
 
 
 
 
 
 
 
 
​​胡希恕用栀子豉汤这个方子的奥妙在这里
【方剂组成】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开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参考处方】栀子6克,香豉10克。
2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方解】二物均属苦寒除热药,并均有解烦的特能,合以为方故治烦热而心中懊憹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注解:心中懊憹谓心中烦闷不可名状,实即心烦得剧烈的意思。经过汗、吐、下的治疗后,实邪虽去,但遗热未除,攻冲头脑,因使虚烦不得眠。证之剧者,则更辗转反侧而心中懊憹,宜以栀子豉汤主之。若上证而其人自觉虚怯少气者,则宜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上证而又见呕者,则宜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按:此所谓虚烦是相对于实烦而言,不要以为本方能治虚,本条所述,即炎症或充血而脑受刺激的剧烈证候。
《伤寒论》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胸中窒,即指胸部的正中间有窒塞感,实即食道狭窄的自觉证。发汗或下之,其人仍烦热并胸中有窒塞感者,栀子豉汤主之。
按:此证多有,但不定见之于发汗或下之后,即使有烦,然亦不甚明显。患者主述胸中窒塞而烦闷者即是。此与咽中如有炙脔的半夏厚朴汤证不同,半夏厚朴汤证常由于患者主述不清而易混淆,故问诊必须精细。胡老讲道:昔时邻居老工人尹某,一日来告。谓经过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食道憩室,请我治疗,因笑答曰:食道憩室我未曾见过,请告所苦。据述只觉食道阻塞,心烦不宁,因与栀子豉汤3服后,症大减,但食时尚觉不适,续服20余剂,症全消失。后再进行钡剂造影检查,未再见憩室。此案较奇,故附此以供参考。
《伤寒论》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常为病传少阳而现柴胡证的时期,病不在里,故虽大下之后而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即胃上口处有结滞疼痛感,此亦因于误下,邪热内陷,因使该体部发炎的结果,宜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注解:栀子清热泻火,而不宜于虚寒证,病人久有大便溏泄症,乃中虚多寒,故不可与栀子为主的配剂。
《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见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伤寒论》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阳明病,表证未罢即下之,必使邪热内陷,若其外有热,手足温,则热未结实于里,故不结胸,热自内上迫,故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为大陷胸汤和栀子豉汤的共有证,但结胸则热结于里,而外无大热。栀子豉汤证则为外有热,手足温,此是两方证的主要鉴别点。
《伤寒论》第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注解:下利后更烦者,遗热未除。按其心下濡软则里不实,知为虚烦,因以栀子豉汤主之。
按:至此乃出示栀子豉汤的腹证,由于胃中空虚,故按之濡,以是可知本方证所主虚烦的意义了。
【辨证要点】胸中窒塞而烦闷者。
【验案】刘某,女性,12岁,1966310日初诊。感冒后头痛,恶心,呕吐,寒热往来,咽干口渴思凉饮,心中烦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后,热降烦除,刻下仍心中懊憹,口干欲凉饮,饮食二便如常,苔白而干,舌尖红,脉滑数。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为向愈之兆,惟仍有内邪虚热未解,阳明之热未除,为栀子豉汤合小柴胡汤方证:
栀子6克,淡豆豉10克,柴胡6克,黄芩6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3枚,生石膏30克。
结果:上药服1剂,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热未作,体温正常。继以复胃阳以生津调理一周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