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9、历史人物:息夫躬

 花样年华malan 2019-02-18

息夫躬,字子微,是河内郡河阳县人。年轻时做博士弟子,学习《春秋》,博览传记及百家之书。仪表堂堂,使众人感到奇异。

  哀帝刚即位时,皇后的父亲特进孔乡侯傅晏与息夫躬是同郡人,两人关系很好,息夫躬因此通过傅晏的引进,交游范围越来越大。在此以前,长安的孙宠也以善于游说而闻名,在任汝南郡太守时被免职,他与息夫躬结交,两人同时上书,被征召听候皇帝的命令。当时哀帝正患病,又刚刚即位,而有人告发中山孝王太后以巫术诅咒皇上,太后和她的弟弟宜乡侯冯参都自杀了,但他们的罪名还没有查清。此后,无盐县危山上有大石自动立起,闪出一条通道。息夫躬和孙宠谋划说: 皇上没有儿子做继承人,身体又长期患病,关东诸侯都图谋争夺皇位。现在无盐县有大石自动立起,听说那些邪妄的大臣以往事为依托,认为宣帝兴起于民间时也有大山石自立。束平王刘云因此和他的王后日夜祠祭诅咒皇上,想求得帝位。王后的舅舅伍宏反而因懂得方术、能行医治病而受到皇帝的宠幸,可以出入宫禁之门。霍显的阴谋又要施行于进药的杯勺,荆轲的事件必将发生于皇上的帷帐。形势如此危险,告发一定会成功。揭发国家的奸臣,诛杀皇上的仇人,这是获取封侯的妙计。息夫躬、孙宠就和中郎右师谭一起通过中常侍宋弘向朝廷密告东平王谋反的事。哀帝非常愤恨,把此案交给有关部门去查办,束平王刘云、刘云的王后谒和伍宏等人都因罪被杀。哀帝提拔孙宠做南阳郡太守,右师谭做颖川I郡都尉,宋弘和息夫躬同任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当时侍中董贤很受皇帝宠爱,皇帝想封他为列侯,就下诏书说:息夫躬、孙宠是通过董贤而告发阴谋的,现在封董贤为高安侯,孙宠为方阳侯,息夫躬为宜陵侯,每人领有一千户食邑。赐予右师谭关内侯之爵,并领有食邑。丞相王嘉心裹怀疑束平王的案子不实,上书争论,不想封董贤等人为侯,详见《王嘉传》。王嘉坚持说董贤过于尊贵,孙宠、息夫躬都阴险、奸诈,有阿谀、邪恶之才,恐怕必将危害国家,不可任用。王嘉因此而获罪。

  息夫躬既已亲近皇帝,便多次进见谈论政事,指陈得失,无所回避。人们都怕被他弹劾,遇见他都不敢正视。息夫躬上书,逐个诬蠛公卿大臣,说: 当今的丞相王嘉刚强而急躁,不可任用。御史大夫贾延懦弱而不称职。左将军公孙禄、司隶校尉鲍宣都外有刚直不阿的虚名,而实际上性情愚陋、不熟悉政事。各曹以下官员都才能平庸不值得一提。如果突然有强劲的弓弩围攻城池,锋利的长戟指向宫阙,陛下您和谁去防备?如果暴徒呼号于东方,匈奴饮马于渭水,边境危急,天下骚动,京师虽有勇敢的士卒、精良的兵器,也没有谁能迈出半步而率先迎敌。军事文书飞速传递而汇集于京师,告急的檄文接连不断地传到朝廷,平庸之臣、懦弱之徒将心烦意乱而不知所措。稍有决断的人,都引咎自杀,即使夷灭他的亲族,对于解救危难又有什么用处!”

  息夫躬又说: 秦开郑国渠而富国强兵,现在的京师地区,土地肥饶,可根据地势和水源情况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皇帝派息夫躬带着符节兼理三辅都水。息夫躬建议,要凿通长安城墙,把漕渠开到太仓附近,以减轻转运之劳。大臣们议论,认为不可行,于是作罢。

  董贤曰益受到皇帝的宠爱,丁氏、傅氏两家外戚很嫉妒,孔乡侯傅晏与息夫躬策划,想辅政掌权。正赶上单于应当来朝拜天子,单于派使者来说单于生病了,想第二年入朝参见皇帝。息夫躬趁机上书,认为: 单于应当在十一月进入边塞,后来以生病为托词,我怀疑他另有所图。乌孙的两个昆弥软弱无能,而卑爰龛强盛,占领着彊煌,拥有十万部众,东与单于勾结,并派儿子去侍奉单子。如果卑爰霆凭着一向强盛的威力,按照乌孙先王就屠时的统治范围,发兵南伐,势必吞并乌孙。乌孙被并,匈奴就会强盛,而西域就危险了。可以让投降的胡族人假扮卑爰趸的使者来向天子上书,说: 我之所以派遣儿子去侍奉单子,并不是亲近、信任他,而实在是因为怕他。但愿天子发慈悲,告诉单于归还我的儿子,我愿意帮助戊己校尉保护恶都奴的边界。于是把这个上书内容传达给各位将军,让匈奴客人听到此事。这就是所谓指导战争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阴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

  这个上书呈送给天子之后,天子引见息夫躬,并召集公卿、将军进行广泛讨论。左将军公孙禄认为: 中原之国一向以威信、信义而使夷狄归顺,息夫躬却想使用不讲信义的欺诈手段,不能批准。况且匈奴承蒙先帝的恩德,保卫边塞,称臣归顺。现在单于因病不能朝拜、祝贺天子,派使者说明情况,并没丧失臣子的礼节。我敢担保直到我死也不会看到匈奴扰乱边境。息夫躬抓住话柄,趁机反驳说: 我为国家谋划隐微之事,以防患于未然,备祸于将来,为子孙万代着想。而左将军公孙禄却想用他那犬马一样的寿命担保一时的安宁。我与公孙禄的意见不同,简直无法同Et而语。皇帝说: 好。于是停止了群臣的讨论,而单独和息夫躬商量。

  息夫躬于是又建议天子说:往年荧惑星进入心宿,太白星高而有光芒,又有角宿之星为河鼓星宿所遮蔽,按占验之法,这是将要发生兵祸的征兆。此后百姓以谣言转相传递叫做诏筹的麻杆或秫秸,经过了许多郡、国,以至于天下骚动不安,恐怕必将发生意外的变乱。可以派大将军去巡视戍边的军队,整顿军备,杀死一个郡太守来树立威望,震惊周边的夷狄各族,以此来抑制异常情况的发生。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去询问丞相。丞相王嘉回答说: 我听说要感动百姓靠的是行动而不是空谈,要顺应天意靠的是实实在在而不是华而不实。对低微卑贱的百姓,尚且不能欺诈,更何况对圣明的上天,怎么可以欺诈呢?上天显示异兆,是为了警告人君,想使他醒悟,改正错误,拿出诚心,施行仁政,百姓心里高兴了,也就说明顺应了天意。能辩之士看到一点,就往往胡乱猜测,附会天文历数,凭空编造匈奴、乌孙和西羌将要作乱的谎言,图谋大动干戈,设计随机应变之术,遣不是顺应天意的方法。郡太守、王国相犯罪,都乘车迅速来到朝廷,反绑双手接受诛杀,他们是这样的恐惧,而能言善辩的人却如此谈论,破坏安定,制造危难,夸夸其谈而使听者高兴,实际上不可听信。议论国政,就怕阿谀奉承,阴险奸诈、善辩狡猾和严峻刻薄。阿谀奉承则有损于君主的品德,阴险奸诈则百姓怨恨,善辩狡猾就会破坏正道,严峻刻薄则伤害君主的恩惠。从前秦穆公不听百里奚、蹇叔的劝说,以至于军队惨败,于是悔过自责,痛恨误国之臣,思念老人的忠告,终于名垂后世。但愿陛下您以古为鉴,再三思考,不要因为有人前已谋议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皇帝不听王嘉的话,就下诏书说:近来天灾不断,盗贼横行,战乱的征兆已颇有显示,却没有听说将军们对此深感忧虑,从而精选训练将士,修缮武器。器具不坚固,谁应当去监?天下虽然安定,忽略备战必将危险。请将军和中二千石官员各荐举一个通晓兵法、善于谋划的人和两个能胜任将军的人,送到公车。就近任命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又任命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当天发生了日食,董贤趁机破坏息夫躬、傅晏的计策。几天之后,皇帝收回傅晏的卫将军印绶,而丞相、御史大夫上书检举息夫躬的罪过,皇帝因此痛恨息夫躬等人,颁下诏书说:南阳郡太守方阳侯孙宠,一向没有廉洁的声誉,而天性残酷凶恶,伤害百姓。左曹光禄大夫宜陵侯息夫躬,编造欺诈不实之言,想以此贻误朝廷。两人都结交皇亲国戚,投奔高官显臣,邀取名誉。现将息夫躬、孙宠免除官职,遣回封国。

  息夫躬回到封国,没有房屋宅院,就借住在空亭中。窃贼认为侯家富裕,经常在夜间去守候窥探。息夫躬的同邑人,河内郡掾买惠去看望息夫躬,教给他乞求鬼神惩罚盗贼的方法:取向东南方长出的桑树枝做为匕首,在上面画上北斗星的图案,由息夫躬自己在夜间披头散发站在庭院中,面向北斗,手持匕首或招或指,以求神灵降灾于盗贼。有人上书说息夫躬心怀怨恨,非议、讥笑朝廷所进用的人,观察星象以预测天子的吉凶,与巫师一起诅咒皇帝。皇帝派侍御史、廷尉监逮捕了息夫躬,以诏令押在洛阳狱中。正要对他拷打审问,息夫躬仰天大呼,倒在地上。官吏前去查看,息夫躬已经停止呼叫,血从鼻、耳流出,不一会儿就死了。他的亲党、朋友参与谋议而受牵连被捕的有一百多人。息夫躬的母亲圣,因祭祀灶神,乞求降灾于皇上,被定以大逆不道之罪,斩首示众,息夫躬的妻子充汉及其家属被迁到合浦郡。息夫躬的同族亲属中平时与他关系密切并得到他的关照的,一律免职,终身不许做官。哀帝去世后,有关部门的官吏上书举奏:方阳侯孙宠和右师谭等人阴谋捏造罪名,加害于皇帝的宗室束平王,尽管承蒙赦令而免罪,但不应拥有爵位,住在中原。于是孙宠等人都被免去爵位,迁徙到合浦郡。

  当初,息夫躬被微召听候皇帝命令时,多次直言不讳地大发议论,自己恐怕因此招来祸害,就写下绝命辞说:黑云密布,将身归何处?鹰隼横飞而鸾鸟失意。缯飞如疾风,一旦发出而鸾鸟身危。荆棘丛生,怎能栖息?忠心耿耿,不顾自身,却白投罗网。颈屈翅折,怎能离去?涕泪交流,连连不断,心情烦乱而悲伤。虹霓明亮而日光暗淡,邪阴之气幽暗而不散。痛心疾首,飞入天空而呜叫,满腹冤屈向谁倾诉?仰望It月而陈列本心,召唤苍天明察曲直。秋风为我沉吟,浮云为我阴郁。遭遇如此,有何留恋?我将驾驭神龙,手握龙须,远走高飞,永无归期。君主失去凭依,就会把我思念。几年后,息夫躬身死,与绝命辞正相符合。

  赞曰:仲尼说痛恨能言善辩的人危害国家,蒯通一张口就使三个俊杰丧命,他没有被烹杀真是万幸啊!伍被处于危乱之国,身为主谋之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尽忠,而为淮南王谋划诈伪之策,身遭诛杀不是罪有应得吗?《书经》有流放四个罪人的记载, 《诗经》中有《青蝇》之诗,春秋以来,祸败太多了。从前,子晕谋害鲁桓公,而鲁隐公遇难;乐书陷害邵氏,而晋厉公被杀;竖牛使仲被赶走,而叔孙身死;邱伯谗毁季氏,而鲁昭公出逃;费忌为楚平王娶秦女,而太子建逃命;宰爷中伤伍子胥,而夫差亡国;李园进献妹妹,而春申君丧命;上官子兰诬陷屈原,而楚怀王被秦国俘虏;趟高谗杀李斯,而秦二世被逼自缢;伊戾伪造盟书,而宋痤受死;江充制造巫蛊之狱,而太子自杀;息夫躬捏造谎言欺骗君主,而束平王伏法。这些事件都是以小乱大,以疏害亲,多么可怕啊!多么可怕啊!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