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太极拳有那些易犯的毛病?(老师傅私传本)

 李泳均 2019-02-18

初学太极拳有那些常见易犯的毛病呢?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二条。

(一)精神不专


打太极拳要求思想集,全神贯注于动作,做到“神聚、心静、意专、体松”。这虽然不是初学的人所能完全做到的,但却是从学习开始就要认真注意和锻炼的。人的精神能否高度集中,这是意志强弱的一种表现。所以,任何传统拳术都十分重视这种意志锻炼,仅仅是锻炼的方法、方式彼此有所不同而已。太极拳要求“慢中求功”,而初学的人走架普遍偏快,并有心神不静、心猿意马等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或自诉“性情急躁”,或因“神经衰弱,思绪纷纭”,或说“秉性好动”,当然,客观上也存在着动作不够熟练、两腿虚实不够分明等等缘故。然则从心理方面分析,关键问题在于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务须强调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逐渐养成能够迅速而高度地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怎样才能养成这种习惯呢?


一、严肃对待练拳,把它列为每天练一、两次,每周练五——六天的必修课。要坚持定时练拳,不轻易占用练拳时间。


二、在打拳之前做好准备活动,如先练几式基本功或基本动作,促使自己既有练拳的渴求,又有“动中求静”的思想准备,然后通过预备势静站片刻,调匀呼吸,集中精神,达到心平气和、神凝意专。


三、打拳时要特别注意“先在心,后在身”,用意识支配动作。精神要提得起,头部要向上顶起,两眼以向前平视为原则,同时做到“眼随手转,手眼相随”,借以把全副注意力倾注到动作中去。在神凝、气顺、身稳的情况下,做到一手一式,从容不迫地慢中求功,而不受外界干扰,日久自能逐步达到“处动若静”的境界。


要做到这三点,虽然需有一个较长的锻炼实践的过程,但如从学习开始就自觉认真地去做,那么经过一两年时间,也就能初步养成坚持练拳以及练拳时精神专注的良好习惯了。古今拳家历来认为懒散是拳术的大忌。如果练拳时精神提不起或意志不专一,特别是在打拳时东张西望,如捕风捉影;或是顾东打西,精神涣散;或是两眼无光,如睡梦未醒,或是心急慌忙,犹恐火车脱班一般,所有这些,都不符合太极拳术所具有的技击性、医疗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要求,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一个人在练拳时的精神面貌。常言道:“拳技以沉着为本。”而精神的沉着首先表现在眼神上。眼法是拳术五法之一。拳谚也说“拳技以眼为尊”,“眼为心之苗”,锻炼眼法与集中注意力的关系十分密切。打太极拳虽不必象练外功拳那样强调“眼如鹰隼”或“怒而不恶”等眼法要求,但至少也要保持目光自然,炯炯有神。有的学员把养生气功的“目若垂帘”搬用到太极拳的走架中去,使之状如瞎子摸鱼。须知以此作为养生保健虽无不可,然而若以拳艺的要求来衡量,那就显得非驴非马了,这是不足为训的。



(二)口腹闭气


在太极拳的个别学派中,是有主张采用逆呼吸或配合提肛闭气的。但多数学派都主张“口呼鼻吸,纯任自然”。传统太极拳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我国古代导引吐纳的基本理论,而导引吐纳素来强调“以顺乎自然为贵”。有的人在打拳后感到气喘,那多半是因口腹闭气所引起的。有的人过急地想把呼吸与动作完全结合起来,那也会出现不自觉的口腹闭气。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一文中,就特别强调“口腹不可闭气”,认为初学走架时气喘身摇,“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呼吸自然是有益无害的。为了保持肺部较顺畅地换气,在运动量增大时,可以“口微张,齿轻叩”,让口鼻一起呼吸。


关于呼吸与动作相结合的问题,初学时切勿操之过急,可以先求动作熟练,而使呼吸纯任自然。在坚持练拳一年以后,再去解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问题,这时只须稍加关注,遵循蓄吸发呼、合吸开呼、虚吸实呼、升吸降呼、退吸进呼等基本规律,自然能顺利做到相互结合的。反之,如在动作尚未熟练时就急于去配合呼吸,那反而会弄得浑身僵硬,进退变换不灵,甚至引起动作错乱等现象,那时呼吸也就更不自然了。附带地说明一下,中国传统拳术的呼吸与张弛相合的关系,是吸弛呼张。这与练习拉力器、哑铃等来自西方健身运动的用劲和放松的方法恰恰相反。


当然一弛一张是相对的说法。所谓“气宜鼓荡”,也只是指纯任腹部自然地起伏鼓荡,而决不是教人象拼足力气地拉风箱一样。’否则不但于健康无益,日久相反地会引起气促胸闷,岔气或气痞,甚至发生疝气等气症。这样就弄巧成拙,本欲养生反而伤身了,所以是不可不注意的。为了便于初学者日后配合呼吸时的参考,现将动作配合呼吸的基本原则列简表如下:

阴 吸 柔 虚 蓄 合 升 退 屈 起 奇 吞 轻 迂 弛 收 静 内

阳 呼 刚 实 发 开 降 进 伸 落 正 吐 沉 直 张 放 动 外



(三)放松不够


太极拳是柔性拳术,因此曾有“沾绵拳”、“化拳”等别名,它的技击特点便是以“以柔克刚”见长的。所以初学太极拳尤宜从松柔入手,力求柔顺。杨澄甫先生特别强调“用意不用力”,他说,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又说:“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很多人都只认为“不用力”就是“不用拙力”。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以致结果还是在“用力”,一用力,肢体自然难以松柔了。关键在于要求全面地做到“用意而不用力”,即:松开全身,以意运臂,以眼领手,以气贯指;而“意在精神”,既不在气,也不在力。这样练习日久,自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也即拳谚所说“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自到”。所以不仅仅是“不用拙力”,而是教你不要把意识倾注到用力的方面去。因为未练过太极拳的人习惯于使用直力,只要意识一经注意到用力上去,就会使肌肉僵硬,从而也就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拙劲。而太极拳之所以被人称“圆运动”,正是因为它的动作如环之无端,运用的都是圆活之力,即所谓“太极劲”。以上两种力的动力定型是迥然不同的。因此,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初学的人必须经过一个“换劲”的过程,在“换劲”的过程中,务须由松入柔,渐至刚柔相济。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蹴即就的。初学者大都只是从理论上注意到不用拙力,而没有真正认识到不要用意识去关注用力问题,以致还是无法充分放松肢体,而且依然不时地产生着程度不同的拙力。


有的人反问:“不用力还能打拳?”这显然是曲解太极拳用意的理论了。有人则主观地认为:“太极拳不是也有运劲、贯劲的说法吗?既说要运劲,那又怎能不用力呢?否则又怎么理解‘以小力胜大力’呢?”这是把太极拳的术语与民间一般口语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其实运劲、贯劲与用意三者是统一的,傅钟文老师在《杨式太极拳》-书中解释得非常清楚,他说。“至于运劲,也就是‘先在心,后在身’,以意贯于这个部位,意到劲到,意之所注处,就有所感觉。”又说:“并不是就在此处用力、使劲或紧张,而是仍然要求肌肉放松,动作缓慢、柔和,并仍须按照共同要点来做动作的。”结合技击来说,也就是“何处着人,就把意贯于那一部位”。至于“以小力胜大力”,那指的是客观的力,而上面所说的都是主观的用意,若把这两者混为一谈,那就永远缠不清了。


由于对上述基本理论理解得不透彻,结果不但初学时肢体僵硬,有的同志练走架、推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仍不免在推手中老是犯“双重”的毛病。归根结底这大都还是因为初学时没有打好基础、换好劲的缘故。至于贯劲,也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先做到全身放松,动作稳定、沉着、轻灵而熟练,然后再结合技击要求去“贯劲”,即使不明技击要求,只要做到“运劲如抽丝”,也同样能收到保健和医疗的效果。而要做到全身充分放松,那尤须注意使全身关节节节松沉,如果关节松不开,那么肌肉、筋脉也必然难以充分放松的。凡肢体不松,则心神就难以充分松静,动作也很难做到轻灵圆活。所以不仅“松、静”二字是互为因果的,而且“松”是轻灵圆活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肢体充分放松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立身不正


凡是头项不正,点头哈腰,两肩歪斜摇摆,上身前俯后仰;或者因为不重视“外三合,(即“肩与髋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以致“上下脱榫”,都会使人体重心的垂直线(力学术语,简称“重垂线”或“铅直线”)偏向底盘的边缘,而使人体老是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叫作“立身不正”。


传统太极拳,尤其是杨式太极拳,是最讲究“立身中正”的,因为这是人体运动时使下盘稳固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自陈长兴以下经历杨氏三代,在流传至今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了“立身中正”的独特风格。其它如陈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太极拳,凡是经久流传不衰的各学派,尽管架有大小,势有不同,却也无不遵循清初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中“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的基本要求。平,天平。即把身躯比作天平的主干,把两手比作天平称盘,唯有主干正直,天平的其它部分才能配合一致地起到准确权衡物体的作用。其实几乎所有传统拳术都有着与此相类的要求,例如《四平诀》说;“心平则气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腿平则劲正”。 (按:有的把末句改为“眼平则意正”,并改按“心、眼、顶、肩”的顺序排列,但其要求立身中正的意义是不变的。)《四平诀》就是具体地说明如何才能做到“立身中正”。为什么打拳一定要求“立身中正”,而不可歪斜摇摆呢?这是因为拳术必须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虽然古代拳家都没有读过物理学,然而拳术实践经验告诉他们。如果不符合这一客观真理,那末人体在拳术运动中就难以稳定,即使不跌跟斗,也难以克敌制胜。太极拳有关阐述“立身中正”的理论很多,如清代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等等皆是。总之,头部要向上顶起,下颏要微微内收,裆部要向下沉落,自腰部以下至尾椎的尾闾骨要自然正直;自头顶百会穴至裆下会阴穴,犹如有一条无形的直线串连着,使全身始终保持中正安舒。


然而上述只是身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如果机械硬套,那身法就流于呆板迟滞了,又何能做到“满身轻利”呢?所以尚有“偏中求正”的补充要求。例如。在一脚独立支撑身体的时候,身躯就应该有意识地稍微偏向一侧,以使重垂线仍处于底盘的中心,这就叫“偏中求正”。再如:“栽捶”一式,右拳向下冲栽,身躯可以前倾,只是不可曲腰,这时头顶百会穴至裆下会阴穴仍保持一条斜形的直线,表现出身法轻利而重心稳固,这也属于“偏中求正”范围。即身躯虽偏向前方,却不失立身中正之义。建国后新编的太极拳,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似乎过于执著于“中正”两字,例如:把侧身蹬脚,都改为正身蹬脚(传统太极拳各学派只采用侧身或拧身蹬脚。);再如在演练栽捶、指裆捶、海底针等躬身之式时,身躯过正,不免显露呆相,这里也就存在着对“偏中求正”的理解问题。此外,初学的人如不知此理,也往往在做起脚动作的时候,一味保持身体的绝对正直,事实上不论侧身,正身或拧身起脚(拗式蹬脚的身法属拧身),其一脚独立时身躯两侧的分量自然不同,倘若这时不向独立一脚的身侧稍为偏斜,结果就无不因人体两侧分量轻重的不匀称,而引起身躯摇摆,或发生起强劲等现象,这时发腿当然就谈不上有什么劲了。



(五)寒肩直肘

 

寒肩也叫“耸肩”,就象常人在遇到寒冷时把肩膀耸起一样。直肘与“曲肘”是相对的。打太极拳有“松肩垂肘”的基本要求,或称为“松肩沉肘”、“沉肩曲肘”、“沉肩坠肘”。总而言之,是含有肩关节松沉,肘关节始终留有程度不同的屈度,并有下垂的意思。即使做冲拳动作,如搬拦捶、指裆捶、栽捶等式,冲拳一臂的肘关节也不可完全伸直,而必须保持微曲,这样才符合太极拳古典理论中“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原理。用哲学的话来说,即“留有余地”。从技击角度上看,寒肩和运臂肘直无余,则易于引起僵直乏力的现象,使劲路难以通畅、往复迟重不灵,同时也易被对方采用撅臂等招法使我受挫。从医疗保健角度上看,上肢僵硬不灵,势必使气血阻塞于肩。肘关节之间,而难以达于指端。气血不畅,则在改善健康方面也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了。此外,必须说明:肩与肘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肘不松沉,肩就必然容易耸起,然而头不顶、背不拔或腰不松,肩部也容易随之因发僵而耸起。为此,要克服寒肩的毛病,除了有意识放松肩、肘关节以外,也要注意“虚领顶劲”、“含胸拨背”、“松腰落髋”等基本要求,使全身关节节节松沉,不使有丝毫拙力僵劲占据经络,这样才有利于气血通畅,从而使内劲也能顺利地达于肢梢。一言以蔽之,寒肩直肘实际上也就是突出地反映在上肢部分的放松问题。现代体育研究也特别重视运动员全身肌筋骨节的放松问题,认为这往往是能否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之一,不知在这里能否借鉴太极拳上述有关理论,从中获取些微教益。例如:太极拳主张放松肢体,涉及到保持“后劲”,使耐力有余而不易疲劳;使全身轻灵,蓄劲充分,爆发力大于常人,而耗能相对地远较常人为少;同时,运动中不产生迟重而耗能大的静止用力。所有这些,我想对现代体育竞技运动的各个项目也许多少会有些启发作用的,因为它们之间在运用心理学、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等原理方面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六)扬肘戳拳


扬肘也叫“悬肘”、“脱肘”、“寒肘”或“抬肘’’,名异义同,主要是形容其肘部扬起,犹如肘关节脱臼…样。肘部扬起,腕、肩关节自然就难以松沉了。从技击意义上说:肘部扬起,两肋部“侧门”大开,拳高腋空,侧门空虚,两臂无力,这是最易为对方乘隙而攻的。《少林拳法应敌歌诀>说:“他拳放过须忙进,腋下轻舒难抵挡;若要短拳敌长手,跟身到腋是良方。”拳家竞技,都懂得侧翼抢攻的威力。内功拳歌诀也有“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功”(见<全力诀》),  “直出侧入,步趋身拥;侧翼抢攻,一臂双功”(见<拳法·机势篇》),由此说明,扬肘不仅不合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所有拳术之大忌。可以肯定,古今拳术好手是决不会有扬肘的习惯的,而扬肘恰恰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之一。戳拳,则是捐冲拳时,拳头与前臂不在同一直线上,形似印戳;表现为腕骨不正,以致拳面没有指向攻击的目标。出于腕关节弯向一侧,这样在冲拳时就象个脱柄槌子,没法得力。若用戳拳猛击敌人,那首先会使自己的腕关节扭伤。所以戳拳只能玩玩,没有技击价值。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太极拳的插掌、穿掌等动作。常言道:“拳术离不开技击,离开了技击也就无所谓拳术了。”凡是拳术动作的要领,若要追根究底问它一个为什么时,那就不能不用技击原理来进行阐释。而太极拳所具有的技击性、体育性、医疗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等等内容,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果阉割了太极拳的技击性,那太极拳就不成其为拳术,而蜕变成导引、舞蹈、体操或什么别的玩艺儿了。拳术源于古代的搏斗技艺,否定了这一点,也就从根本上葬送了拳术。当然我们今天并不去夸大拳术技击的实用价值,更不去提倡徒手搏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拳经·捷要篇》中就已谈到“拳法似无予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说明在四百多年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拳法在当时的战斗中已是不起多大重要作用,而只是用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充其量只是有助于增强战斗的基本活动能力,也即相当于今天的军事体育项目而已。因此,我们今天谈论拳术技击也只是追其本、溯其源,说明一个为什么而已。而在十年浩劫中,竟把技击列为武术的禁区,以致传统太极拳法的推、扑、探、扇、按法在教学中统统混称为一个“向前推”;少林拳表演尽搞些舞花和脱离技击的高难度动作。虽然前者方便多了,后者好看多了,但长此以往,前者不免蜕变为柔性体操或导引疗法,而后者则不免蜕变为舞蹈或混同京剧武功表演,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武术,也就难免要日渐失传了。



(七)提腰扭臀


提腰,又叫“紧腰”或“硬腰,是与“松腰”相对而言的。提腰就是把腰裆提起和收紧,而不能“松腰落髋”。由于腰、髋是全身最大的关节,如腰、髋关节不能放松,全身关节之紧张就可想而知了。凡是腰髋不会放松和坐落的人,其虚实变换就必然不灵,其身法的闪展腾挪、进退起伏的相对幅度也一定很有限,这样在技击上就“进则不长,退则必促”,易为人所制。从医疗体育方面分析,也因运动的幅度较小,加上作为“人体第一主宰”的腰脊松沉不够,势必影响到气血流通、动作顺畅和下盘的稳定性,这样无疑会使体育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扭臀,是指臀部扭来扭去,或向后蹶起,或时而前顺,时而后蹶。这种毛病俗称“扭臀摆尾”,较胖的人和女同志比较易犯。虽然这不是一种最常见的毛病,但一旦形成这种习惯以后,不但不耐看,而且很难纠正过来。所以,一般有经验的武术老师,都严格防止初学者犯扭臀的毛病。究其成因,主要是坐步偏向一侧所致。初学者经人指出,只要自己稍加注意就不难克服。



(八)老步迟顿


步伐迟涩不灵,前后进退无方,两腿虚实不清,没有做到“迈步如猫行”。如有的人虚实过渡太快,步伐笨重,重心不稳,有的人在虚实过渡的中途发生迟顿,或者虚脚不贴近实脚的踝骨,便直线地从后侧向前侧跨迈,成了“蟹行步”;有的人上、下肢动作不协调,往往使迈出的脚,一步踏实,这时下肢不动弹了,而上肢仍在缓缓地动作,成了“上动下不动,上下不相随”了。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又说:“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十三势行功歌》也说。“变换虚实须留意。”下肢变换虚实的正确方法是:当提起一脚向前迈步时,虚脚应先贴近支撑重心的实脚踝骨的内侧,再向前呈弧形地伸迈;同时实脚随虚脚的前伸,须相应地屈膝下蹲。此即所谓“后脚送前脚”或“实脚送虚脚”。这与常人迈步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平时走路是由虚脚前伸落下,就算跨出一步。而上述动作是先由虚脚贴近地面前伸,再由实脚相应地屈膝下蹲,从而使虚脚的脚跟轻轻着地,最后才使全脚掌踏实,完成两脚虚实互变。这样迈步沉着而轻灵,落地无声,虚实分明,重心稳定,自然无迟顿的毛病了。此即所谓“迈步如猫行”。但在向后退步时,虚脚先由脚尖(而不是脚跟或前掌)在后侧方着地,再逐步过渡到全脚掌踏实地面,其余与迈步方法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人体每迈一步,都有一个单腿支撑重心的过程。太极拳在单腿支撑重心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偏中求正”的原理来稳定重心,同时支撑腿(即实脚)的脚趾要配合吸气微微抓地,脚心含空,使全脚掌象吸盘一样地吸住地面。这也是进退转侧或起脚过程中有助于稳定重心的一个诀窍,不可等闲视之。因此,久练太极拳的人大都习惯于穿软底鞋,因为硬底鞋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此外,上、下肢动作务须协调一致,齐起齐止,同时完成定式,这就叫“上下相随”。而通常初学者以手慢脚快最为多见。至于全身各部动作,也必须以意领先,以腰为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里动静是相对的说法,一般人以为:只有起势前、收势后属静,而走架过程都属动。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走架过程中也有动静之分,即动静之中更有动静:每一式过渡动作为动,或称动中之动;定式为静,或称动中之静。若以开合来分动静,则开为动,合为静。这说明“动静”二字不限于专指绝对的动态和静态。《太极拳释名》说:“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所以太极拳在走架过程中,是不允许存在断断续续或类似“老步迟顿”的静止状态的。



(九)迭步过劲


凡作弓箭步或虚步时,前后两脚踏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称为“迭步”。弓箭步前腿膝尖的垂直线超过脚尖的,称为“过劲”。迭步与过劲都是初学太极拳的人所最容易犯的毛病。正确的姿势是:弓箭步或虚步在定式时,其前后两脚应有横距间隔。整套太极拳的弓箭步,其横距的宽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为在技击上应用弓箭步这一步型时,其横距间隔的宽窄取决于“插逼”、“套封”等步法要求。这样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插步  如“单鞭”出的是插步,即把我的前脚插入对方裆下。这种弓箭步的横距就该窄一些,可间隔一、二十公分,而相对地直距较长。


二、套步  如“野马分鬃”出的是套步,即把我的前脚套在对方前脚的外侧,但双方必须形成“顺步”(即用我的左脚去套对方的右脚,或用我的右脚去套对方的左脚)。这种弓箭步的横距就该阔一些,可间隔三、四十公分,而相对地直距较短。


三、可插可套如“揽雀尾”、“搂膝拗步”等式,在技击上都是既可作插步,又可作套步的。这种弓箭步的横距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直距同样是折中的。


虚步的横距也有宽窄之分,而一般是较窄的。但最窄也不能他自己的两脚前后相迭,否则因底盘过窄,遇到对方袭击我的侧翼时,重心就会不稳。这是可以用推手或散手来加以验证的。过劲的毛病则是在作弓箭步时重心过于偏前,易为人引进而使我向前跌扑。因此,通常前腿以曲至膝尖与脚尖垂直为准;但也不可不及,至少要达到胫骨竖直的程度。拳谚说:“拳打拢,棍打开。”

由于弓箭步属进攻性的步型,所以如果弓腿的幅度太小,形成似弓非弓,这时进身太浅,出拳距对方太远,也就没有什么力量了。但如从上、下肢的协调关系来说,出手也不可过远。拳家有“肘不过膝”的说法,即以肘尖不超过膝尖为度。否则也就违背“外三合”的基本要求,会使上身过于偏前,引起重心不稳。古代拳家尤忌“双手齐出”,出者,过头也。这并不是反对双按、双冲、双推等拳法,而是反对上、下不协调、手到步不到。因为“手长脚短”形如斜塔,加上运动惯性,就不免有自行倾跌之虞,更谈不上对敌了。


(十)软裆萎膝


软裆,表现在作仆步时,裆部全部下落,软弱无力地贴近地面,似同瘫痪。这样不但起身时很费劲,而且遇到对方进逼时,就会瘫到地上去的。为此,在作仆步时,裆部要略呈拱形,即所谓“圆裆”,以保持弹性和弓劲。萎膝,也叫“软腿”。主要表现在作弓箭步时,后腿膝部向下弯曲。顾名思义,所谓“弓箭步”原本含有“前腿如弓,后腿似箭”的意思,所以弓箭步也叫“弓蹬步”。我们也常说:弓箭步的后腿不可蹬得僵直,即膝关节要保持一定的松度,否则有违“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原理。但如相反地走向另一极端,使后腿向下曲而不直,那就成了软腿萎膝了。总之,要自然地直而不僵,而不是曲而不直。拳诀说:“劲起于脚,发于腿。”而作为向前进攻性的动作,如果出现软腿萎膝等现象,那时下盘支撑与后腿蹬地无力,出击也就没啥劲了。


据了解,犯有这个毛病的人,有的是因为误解了太极拳古典理论中“曲中求直”这一句话的意思。所谓“曲中求直”,其原意是“曲以蓄劲,直以发放”,而根本不是叫人做“软腿萎膝”的弓箭步。但传统杨式太极拳在作单鞭,扇通背和打虎式时,为了突出下沉的气势,也有使前腿弓至胫骨竖直为度,同时使后腿微微开膝。这时后腿的膝部虽出现了微小的曲度,但膝尖是稍微转向外侧的,而不是向下弯曲。这样能使裆部拱度和弓劲增大些,自不属于软腿萎膝之例。在杨式太极拳散手中,则把后腿开膝的幅度再增大,并改称为“如弓似马步”。(见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而吴鉴泉式太极拳,则干脆把单鞭和扇通背等两式,由弓箭步改为马步。然而不论采用什么步型,裆部都要撑圆,而不可成尖形。这是因为拱形的抗压力大于尖形的缘故。其力学原理与拱形桥洞的建筑是相似的。此外,在作“蹬脚”、“分脚”等起脚动作时,当一脚向前踢出时,其支撑重心的一脚也应相应地向地面蹬伸一下,以催助踢出一脚的发力。若为了维持重心稳定,使支撑脚的膝部始终弯曲,那发出的腿劲就要小得多了。


(十一)掀脚拔跟


太极拳各式在定式时,各种步型的实脚都要全掌踏实地面,脚底要平整,脚心要含空。弓箭步的后脚虽属虚脚,也应如此。初学者作弓箭步时,如前后步距过大,往往会掀起脚缘,甚至拔起脚跟。这是初学大功架(如杨式、陈式太极拳)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拳谚说:“脚跟不稳,如何发人? ”所以宁肯步距适当缩小些,也不要掀脚拔跟。那是不是就练不成大架子了?不是的。初练的人,由于踝关节的韧带与跟腱比久练的人来得紧缩,因此步距过大,就容易犯掀脚拔跟的毛病。这种生理上的限制,是可以通过练拳与练功逐步改善的。但有的人并不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而是初学时不得其法或不明要求,一旦养成习惯,要想改正就感到烦难了。那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毛病呢?很简单,只要在作弓箭步时,用意识注意前脚的大脚趾和后脚的小脚趾,使它们扣实地面,这样坚持练习一段日子,就能纠正掀脚的毛病,有拔跟习惯的人,则应注意脚跟着力,最好每次练拳前把“揽雀尾”的按式单练十几次或几十次,注意用后脚跟蹬地,单练时左、右弓箭步都练,而不可只练右式,这样也能很快得到纠正。



(十二)不匀不连


太极拳的《七字要诀》是“静、松、稳、匀、缓、合、连”。初学者所犯的毛病,都不外乎不合这七个字的要求。其中“匀、连”二字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匀,速度均匀;连,动作连贯。由于这两种要求与日常肢体活动的习惯有所不同,因此,往往成了太极拳初学阶段的难点。在太极拳的各个学派中,除了陈式太极拳主张在走架时带有发劲,以致形成快慢相间的节奏外,其它各学派在走架时都不带发劲,且主张“慢中求功”,这样就自然形成“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滔滔不绝”的独特风格,从起势至收势犹如一气呵成。武禹襄《十三总势说略》说:“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所引即后人改题为《太极拳用功要旨》,并托名张三丰撰的底本之一部分;也有改题为《太极拳论》,而托为杨禄禅原著。杨禄禅,即杨露禅,是杨澄甫的祖父,他也曾是武禹襄的老师。郝和藏本则将这段话列入《打手要言》。篇末有“禹襄武氏并识”的题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匀、连两字乃是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而初学的人,其动作庄往有断有续,不均不匀,忽快忽慢,而且一时也无法做到“运劲如抽丝”。由于动作不匀,呼吸也自然匀不了。犯这种毛病的人,除了初学时全身动作不协调以外,有的人则是急于做到“越慢越好”,而忽视了“慢中求功”务须缓慢而不可稍有滞顿,有的人则是把太极拳与长拳的节奏感混同起来,在定式时作了明显的一顿。须知太极拳主张“功蕴于内,劲不外露”,它是通过外形动作的开合和内在劲路的虚实来显示节奏感的。因此,在定式时也仅仅是表现为实极将虚、似停非停的落实感,而绝不可有断续、滞顿的痕迹。此外,形成断续、缺陷、凹凸,也往往因动作浮、软、重、硬等原因所铸成的。须知轻灵不等于飘浮,柔韧不等于软化,沉着不等于重滞,寓刚不等于僵硬。凡能做到轻灵而沉着,自无飘浮或软化之弊;若能做到柔韧顺畅而能分虚实,自能逐渐达到以柔为主,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匀而相

连的程度。


用现代的人体运动力学分析,匀速的太极拳似应归属于“等动力训练”的范围,其速度是固定的,阻力是相等的,其效率明显地高于“静力训练”和速度有变化的“等张力训练”。因此,锻炼有素的中、老年人,都能连打两套太极拳,时间长达四、五十分钟而不觉疲劳。这与匀连和柔缓的动作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游泳与太极拳一样,都属“等动力训练”范围,但游泳时水中的阻力远远大于打拳时空气中的阻力,所以太极拳更适宜于中、老年人的锻炼。我们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的惯性,汽车起动时耗能较大,加速与减速时,也较匀速费力。人体运动也无不如此。这一事实,说明匀速而一气呵成的太极拳,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运动惯性的原理,从而获得耗能少、效率高的效果。这在技击意义上,能使竞技者保持“后劲”,越战越强,在医疗体育上,能使体弱多病的人进行持久的锻炼,而不致过度疲劳。因此,对初学的人来说,认真掌握太极拳匀和连的基本要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所列十二条毛病,都是较常见的。它虽然是初学太极拳(包括学拳一、二年的人)所容易犯的,但如不及时注意纠正的话,那末练拳十年,甚至几十年者也依然会犯,而且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常常是功越深而拳越歪哩!拳谚说“初学能认真,日久功自深,初学不认真,改拳恼煞人”,又说“学拳容易改拳难”。为此,在初学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宁慢勿滥,这样日后就不必为改拳而烦恼。有的同志练拳多年,而自己感到效果不大,究其原因,大都是不得要领。俗话说:“习拳要得法”。但自己是否得法,有时很难自知。所以要重视良师捐授、益友切磋,至少要做到姿势正确,方法合度。这样,练拳一日,才能收到一日的功效。


中国拳术,源远流长。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成分支浩繁的流派,但其渊源关系却是一脉相承的。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的少子黄百家,曾在浙江宁波从拳家王征南学习内家拳,其所撰《内家拳法》 一文中述及:“所禁犯病法若干.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这里所讲的十四条禁忌,对太极拳同样是适用的,本文中基本上都巳谈到。从而证明,本文所论,对其它拳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拳术存在共性,对其它体育竞技项目,或许也会起到某些微妙的启发作用。

春节过后 要养生

在家自学 太极基础8式  二维码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