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春节的催婚大戏,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迎来了一年一坎儿的西方情人节。 空气中满是浓烈刺鼻的恩爱气味,而部分有伴人士,却被排除在激情的语境之外。比“送什么礼物才显得不敷衍”更残酷的命题摆在他们面前: “我们早就不过节了——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巴胺这玩意早就分泌完了。” 90年代初,摄影师马丁·帕尔对此人间疾苦展开了为期数年的观察,并出版了摄影集《无聊的一对儿》。 镜头瞄准了那些看上去貌合神离的伴侣,空洞的眼神、机械的舞姿、旅行中或晚饭后的相顾无言……画面中的主角早已失去神采,彼此却浑然不觉。 ![]() 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至斯德哥尔摩之间的渡船上。 ![]() 1992年,英国,斯凯格内斯。 ![]() 1993年,西班牙,马略卡岛。 ![]() 1993年,英格兰,佩恩顿。 ![]() 1990年,瑞士,阿尔卑斯山。 ![]() 1993年,西班牙,特内里费。 冷清的餐桌上,两人按部就班地吃饭,明明是关系亲密的夫妻,举止间却透露着一股浓烈的疏离感。而唯一的聊天内容,是让对方递一下纸巾。 电影《暧暧内含光》里,和凯特下馆子的金凯瑞曾经发出过灵魂拷问: “我们是饭桌活死人吗?” ![]() 1985年,英格兰,新布莱顿一家咖啡馆。 ![]() 1995年,威尔士的圣诞节。 ![]() 1993年,西班牙,马略卡岛。 ![]() 1991年,芬兰,渡轮上。 ![]() 1993年,西班牙,马略卡岛。 ![]() 1991年,芬兰,渡船上。 ![]() 1991年,芬兰,科特卡。 ![]() 1993年,西班牙,马略卡岛。 一旦热情下线,就连床上运动也跟搬运冷冻生鲜差不多。很快,你们就沦为了彻底的室友关系。 该死的是,虽然贵为室友,但你俩必须共同抚养一个孩子。 “结婚前你让我永远健健康康,永远活蹦乱跳。结婚后你说这个保险好像致残赔付多一些,万一哪天你凉了,也能给孩子留下点东西。” ![]() 1990年,英国温莎,野生动物园,邦戈汉堡包店。 ![]() 1983年,英国,沃拉西。 循环往复中,你们逐渐变成了一对无趣的情侣。 “你在房间玩手机,我在客厅看连续剧。” “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哦,这样啊。’” “瞎聊的东西越来越少,说的都是重点。” “不再吃光她做的菜。” “不是很想理他。” “手机响了,拿起看了一眼又放下。” “开始失聪、失明。” …… 千言万语,汇成日剧《昼颜》里的一句台词: 结婚就是用失去热情来换取安稳。过了三年,对方只会把你当成冰箱一样对待。打开就有吃的,坏了也不去维修。 毕竟,我们不是爱一辈子,不是爱几年、几月、几天,而是爱那么几个瞬间。 为了这几个瞬间,我们忍受无尽的庸常。 ![]() 1988年,英国,伯明顿马术三项赛期间。 ![]() 1993年,西班牙,特内里费。 ![]() 1991年,芬兰,渡船上。 当然,马丁也承认,这样的拍摄主题仅仅是他对摄影表达的一个小小探索。 “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这些随机出现在镜头中的伴侣是否真的感到无聊。” 有趣的是,他还邀请了自己的老婆参与拍摄。没想到,对方竟因为这场“无聊”的实验而感到兴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