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周纪四》 (五)

 liuhuirong 2019-02-18

(五)

乐毅闻画邑(地名,今淄博)人王蠋(人名)贤,令军中环画邑三十里无(不要)(进驻)。使人请蠋,蠋谢(推辞)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将要)屠画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更换)二夫。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系)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音豆,脖颈)而死。

半民:乐毅对待王蠋是先礼后兵,这表明乐毅并不是什么道学家,他就是一名攻城略地,建功立业的军事家,所以我们并不要用荀子甚至孟子的那一套长篇大论来要求乐毅,战国之世,以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家只是其中一家,而且是并不被诸侯怎么“待见”的一家,影响显然是有限的,苏秦、张仪、乐毅、白起、孟尝、信陵等等哪个都不信他那一套。这个时代,最有用的工具不是他们儒家,他们应该属于治世时代的君主统御臣民的工具。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隐逸的贤者),显而礼(礼遇)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太山以东至海,略(攻略)琅邪;右军循(沿着)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音棒,依着)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蓟(指的是燕)者百有馀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半民:乐毅对齐军的全胜在于,五国联军已经完全击溃了齐军,此时的进攻只是“摧枯拉朽”而已;其二,乐毅部署得当,兵分五路全面占领;其三,乐毅注意军纪,把燕军塑造成了齐国的“解放者”,得到了齐国百姓的拥护;其四,注意保护齐国的文化血脉,祭祀齐桓公和管仲,礼遇齐国的贤人。如此等等,方法得当,效果极佳,真是个大才,这一点比起单纯靠着“多杀伤”的白起,要伟大得多,怪不得诸葛亮要“自比管乐”了。

秦王、魏王、韩王会于京师(指的是东周的洛邑)

三十二年戊寅,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半民:秦从来停不下来进攻的脚步,五国联军进攻齐国,秦只得到了财物,那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所以,一旦五国之盟结束,秦,立刻翻脸不认人,进占魏国,这对燕军也起到牵制作用,使其不可能全力灭齐。

齐淖齿之乱,湣王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佣。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常(不寻常)人,怜而常窃衣食(音四,)之,因与私通。王孙贾(齐闵王侍从)从湣王,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王走,汝不知其处,汝尚何归焉!”

半民:王孙贾的母亲是个不寻常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更爱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儿子自然也不寻常,让人想起了“岳母刺字”,齐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虽然中间出现了“田氏代齐”的事件,但国家的认同感依然是很强的。

王孙贾乃入市中呼曰:“淖齿乱齐国,杀湣王。欲与我诛之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攻淖齿,杀之。于是齐亡臣相与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久之乃敢自言,遂立以为齐王,保莒城以拒燕,布告国中曰:“王已立在莒矣!”

半民:公孙贾振臂一呼,齐国百姓响应,这一点也说明了齐国的国家认同感,灭亡一国容易,灭亡一国的文化,灭亡一国的国民心理真的不是一件迅速而容易的事。

不过这里也看出公孙贾的高明之处,他说齐国之乱是淖齿,是淖齿杀了齐闵王,并不把矛头指向燕国,这是他聪明之处,避实击虚。其一,淖齿远弱于乐毅的燕军;其次,淖齿之残远不得人心于乐毅之“仁”;其三,齐国国君被杀,更加具体而引人愤恨,齐国土地被解放似乎让齐国人“茫然”,因为齐国人感到燕军来了,我们更好了。而当他们一旦重新立了国君,立刻将矛头对准了主要敌人---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