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系列110:齐国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陆一2 2020-05-10

咱们接演前文,在上一期咱们讲到齐闵王被楚国的将领淖齿抓住,抽筋悬梁,死得非常的悲惨。

读闻古知新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在我们《小成语》栏目中,曾经讲过一个成语,叫“倚门倚闾”,这个成语讲的就是齐闵王遇难后的故事。齐闵王曾经有一个侍臣叫王孙贾,齐闵王出逃的时候,王孙贾不在他的身边,当王孙贾回到家中,他的母亲便斥责他说道:“儿啊,你每日早出晚归,我便倚着这家门盼你回来。现在你侍奉大王,大王出走,你却不知道他去了哪,你怎么能如此的为人臣子呢?”

自己母亲的一番话让王孙贾是深感惭愧,于是他赶紧跑出去,去打探齐闵王的消息。当得知齐闵王的死讯之后,王孙贾便在集市上振臂高呼:“这淖齿在我们国家作乱,杀我们的王,是可忍,孰不可忍!谁想跟我去杀了他,就脱下你右边的衣袖来!”这话音刚落,集市上竟有数百人相呼应,跟随着王孙贾冲进了宫中,把淖齿斩杀。

∆ 战争

到此,齐闵王和淖齿双双身亡了,乐毅的计策可谓是一箭双雕,这本来大可以趁势一举把莒城和即墨拿下。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把乐毅的如意算盘打翻了,而也就是这个人的出现,成为了齐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位横空出世的齐国救星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田单

田单是齐国王室的分支子弟,这家族地位也算是平平。齐闵王当政的时候啊,这田单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市场管理员,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地干着革命工作。那如果不是燕军入侵,或许他这一辈子都会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

这燕军攻进了临淄城,这王室贵族都争相地出逃了,那田单也带着家人逃到了安平。在安平的期间,田单让家人把车轴过长的部分锯掉,并且在上面包上铁皮。事后不久,燕军打到安平,安平城破,这城内的百姓争相往城外跑去。可是许多人因为家里边的车轴过长,在拥挤的街道上是互相冲撞,弄得是人仰马翻。而唯独田单家的马车,由于事先锯短了车轴,包上了铁皮,所以一路横冲直撞,竟然没有一点阻拦之意,安然无恙地逃了出去,并且到达了即墨。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一起逃难到即墨的人都说田单是一个有军事头脑、有指挥才能的人,于是大家推举他做了即墨的统帅。

田单果然也不负众望,带领着即墨的军民修缮城墙,布置工事,依托着坚固的城池和燕军周旋。此间,燕军也发起过多次的进攻,那都被田单的有效指挥而瓦解了。

∆ 兵临城下

跟齐国比起来,这燕国毕竟是个小国,兵力有限,这一口气吞下了大半个齐国之后,那一定是消化不良的,许多地方的人,虽然是名义上归降,但是心里还是向着齐国的。乐毅知道,对于齐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认同感非常强烈的大国来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向燕国臣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莒县和即墨的坚守战,更能说明齐国人此时的心态。攻城池不难,而攻人心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想到了这一点,乐毅在即墨面前是大打温情牌,他在军令中传下:这城里边如果有出来的人,不但不要抓捕,反而还要给衣食。这城里的田单见乐毅改变了政策,他也不甘示弱,立刻在城内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大家勿忘国耻,不要把燕国人的虚情假意当真。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两军相持足足三年之久,彼此都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与即墨的坚韧不拔相比,燕昭王倒是日渐衰老起来。他没有等到乐毅班师回朝的那一天,于公元前279年在蓟城辞世了。这新王继位,史称燕惠王。

曾经的霸主,偌大一个齐国,如今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两座城池。站在即墨的城楼之上,田单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是感慨万千。

难道,齐国真的就要亡了吗?田单心里这样想着,但是他知道这个结果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