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上古时期的圣人,并不要求人们的能力都一样,他只会根据人的不同能力,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符合本性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切就会条理通达。”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观点,人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天性吗?如果一只鸟很难改变它的鸟性,你觉得一个鸟人能改变他的鸟人之性吗?比如说,我们是不是真正地理解这个孩子,他天生特别应该去做什么呢? 我有了孩子以后,就特别喜欢观察小朋友,有些时候他和他的同学们在玩,同样一个班,上一样的课,但是他们的情绪反映模式,对某些东西的敏感程度、乐趣,却有很大不一样。 最好的教育是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他。而不是把他按照我们想成为的样子,或者把我们觉得特别好,但是自己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东西塞给他,让他成为一个我们心目当中应该成为的样子呢? 试图把自己的老公改造成别人老公的样子,反过来,试图把自己老婆改造成别人老婆的样子,很荒谬吧?但是为什么我们总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瞧瞧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其性质可能是一样的。 是不是这个天底下有一种快乐叫物任其性呢?这个快乐可能不仅仅是被给予自由,让他成为他自己的那一种快乐,也是有权利对别人进行干预的那一个施于方的快乐。不企图改变任何人,对于我们自己就是快乐的源泉。 被庄子认为叫作至乐的东西,无论是改造者和被改造者,无论是施者和受者都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据说,荣格生前最后一次和他的弟子聊天时说,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连改变的想法都不要有。 我们获得至乐的源泉可能来自于放弃想要改造某个人的冲动 ——梁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