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辉:《惊梦》【山桃红】习曲劄记(内附音频)

 田田小站 2019-02-18

《牡丹亭·惊梦》【山桃红】为昆曲巾生名曲,几于人人会唱。然亦正因人所习唱,口耳间流衍所及,反多有失于粗略甚至疏误者。笔者从北京昆曲研习社许淑春老师习得此曲,近又转授以雅昆曲社新社员,拍习之余,偶有所感,草此小劄,卑之无甚高论,敬请博雅君子赐教!



“则”入声字须断,但不要唱得过于短促,可从容些。

“为你”二字一气连唱,散板避免一字一断,须考虑成词词意与曲韵之连贯性。“为”去声,灰回韵,豁腔恰在灰回韵之最饱满处提颚做一口型轻轻带转过即是

“如花”连唱,从容,“如”可用大嗓,“花”转为小嗓,大小嗓转换须不留痕迹。

“美”,“上”音用大嗓,“尺”转为小嗓,“尺”后换气。

“眷”,“上”大嗓出,豁腔转为小嗓轻带过,豁腔后可不换气,轻起唱“四”音,“四”可用橄榄腔,在声音最宏处加板,轻收于头眼中

“似”,阳去声字,不可于中眼“工”后换气,至腰头眼“工”后方换气,“五”后豁到“仩”,须轻带过,高音虚唱,不可卖力卖嗓。

“水”,灰回韵,注意切音归韵。

“流”,阳平字,尺”“工”之间不可加垫“上”,俗唱多如此,此种处理虽中听,然不符合腔格,故宁可于“尺”后小偷气,以为“工”音蓄意,“工”可轻起,于腰中眼处声音最宏,气口后“五”带腔轻过,“六·工”叠腔可用落腮唱法,叠音“六”可吞掉,切不可唱成“六五六工”

“年”字,舞台上配合柳、杜水袖触碰,“年”字“尺”音出口有断(非等同于入声字之声口),并加小锣,比表惊诧之情。此是表演需要,清曲则不必如此处理,依字行腔即可。“工”音宕三眼须用橄榄腔,后注意归韵。

“是”,滑腔,高音处虚唱,不可用力。

“答”,阴入声字,字头须有劲,“尺”音出口即断,要有弹性,以表现惊讶错愕之感。“尺”不可唱成罕腔。顿后再起“工尺”二音,须轻带过。

“儿”,“尺”后带腔“尺”轻带过。

“闲”,阳平字,“工”“六”之间不可加垫“尺”,俗唱多如此,不符合腔格。“工”后小偷气,以为“六”蓄意,头眼、中眼、末眼直到板“六”后方换气,此为许淑春老师的处理,极有蕴藉流连之意。“六”后带腔“六”轻过。

“寻”,侵寻韵,尖字闭口,带腔“工”轻带过。

“遍”,字头须有劲,“六”后豁腔轻过,至“尺”后方换气。“上”可用橄榄腔,轻收在腰中眼上,即最后半拍的“上”无需卖力强调。其后“六·”略作擞动,接下“在”字,富有挑逗之意。


“在”,阳去声,豁腔轻过。

“幽”,“工”后带腔“五”,与“六”擞腔实是一体,“六”擞腔须有摇曳之姿,近于“六五六六”,但不可照此唱实,尤其第二音“五”须提颚虚唱

“闺”,三拍“工”可用橄榄腔,“五”后须归韵。

“自”,“五伬仩五”可用落腮唱法,吞吐有度,“六·工”撑住撤慢。

“怜”,散唱,“尺”后可换气,以使“工”更有余韵。

“转”,中眼起上板,须避免太赶,可“六”“五”均衡处理,以稳住节奏。

“过这”连唱,“过”字阴去声,歌罗韵,撮口,豁腔做一口型提颚归韵轻带过即可

“芍药”二阳入声字连用,可区别处理,一般前一入声字较为突出,故“芍”出字即断,停顿稍长,所谓“停声待拍”断腔唱法。“药”字“六”音则可稍从容,带腔“五”轻唱,后滑腔须圆润,直到“栏”字“六”音后始换气

“栏”,“六”音后,从容换气,以为后面的腔蓄意,其后直到“前”字“六”音后方换气,五拍至注,行腔须气韵绵长方可。五拍中须有虚实轻重之分,“五”音轻起,至腰中眼处声音最宏,末眼“五六工尺”,“工”音可用落腮偷气法

“前”,擞腔“工”音处理,可参上“幽”字。以上“芍药栏前”为本曲务头

“紧”,团字,用落腮腔,带腔“尺”音可吞掉,不可唱成“尺工上尺”,俗唱及笛子伴奏多作如此处理,不妥

“靠着”,“靠”字去声豁腔轻过,“著”入声,“四”后须断,可用大嗓。

“湖山”,“山”字平声,不可唱成罕腔,“工”后带腔“五”,与“六”擞腔实是一体,其处理可参上“幽”字。“工”后带腔“工”须轻带过。

“石”,入声字,“四”后须断,断后不加垫“合”音,断后末眼“上”轻起唱过。

“边”,字头须有劲,两拍半可有轻重变化。

“和你把”,“和你”用大嗓,“把”字头须有劲。

“领”,“上”音可用大嗓,其后带腔“工”转为小嗓且轻轻带过。

“扣”,字头须有劲,豁腔须轻过。

“松”,字头须有劲,带腔“六”不可太卖力。

“衣”,字头须有劲。

“带”,“仩·五”用落腮唱法,“五”后加豁腔。

“宽”,字头须有劲,切莫唱成罕腔。

“袖”,尖字,滑腔须圆润。

“梢”,“尺”后有气口,但“尺”音不可唱得太短促,以避免讹成入声字,换气后“工尺”须轻起带过。

“儿”,“尺”后带腔“六”须轻带过,稍有得意风流之意

“揾着”,“着”入声字,可于“工”后轻顿,但须避免板滞。

“牙”,“工”后换气可从容,以为后面蓄势,其后头眼、腰中眼、末眼直注到赠板,中间不换气,此为许淑春老师之处理,气韵殊为绵长,其中末眼“五”可稍作提颚虚唱。赠板带腔“六”须虚唱带过。

“儿”,“上”后带腔“工”虚唱带过。

“苫”,纤廉韵,闭口字,失厌切,阴去声。苫,盖也,“牙儿苫”即嘴唇。“六”后豁腔须虚唱,直到末眼“尺”后方换气。其后,“上”之腰头眼处不换气,四拍一贯而下,此为许淑春老师之独到处,并非常人所谓凡腰板或腰眼处皆可换气。

“也”,“四”需用橄榄腔。“尺”收于腰板内,无需着重唱出,此所谓亮板腔

“则”,入声字,可轻顿。

“忍”,带腔后“尺”与末眼擞腔“上”实为一体,擞腔处理可参上“幽”字。

“耐”,许淑春老师于中眼“六”后加了垫腔“五”,使行腔更为圆足

“温”,“尺”后从容换气。中眼带腔“工”须轻带过。

“存”,“四”后从容换气,中眼、末眼滑腔须圆融。

“一”,入声字出口即断,断后连带擞腔,带腔“四”与擞腔“合”实为一体,其处理可参上“幽”字。此“一”字入声处理,极有错愕之感,故顿后再起诸腔须轻柔,有恍然回神之感。

“晌”,上声字,罕腔,于中眼之末落到本音低音“工”,此时其声极细微,其后慢慢放足,作橄榄腔处理中眼“工”之叠腔,可用落腮口法,有撑坐延宕之势,与下“眠”字稍放慢节奏,其后生旦合唱。转换衔接处作此处理,正可为旦角、伴奏及听众做一提醒,轻重缓急间有变换之姿


“那”,擞腔须虚实相生,饶有烂漫情意。擞腔处理可参上“幽”字。

“处”,去声豁腔,不可太着力。

“曾”,“工”后从容换气。其后一贯而下,须气韵绵长

“相”,阴平字,不可唱成罕腔。

“见”,“六”后豁腔轻过,至“尺”后方换气。“上”用橄榄腔,“尺”擞腔,行以感叹词“呃”音,极富缠绵曼妙之趣。

“相”,阴平字,不可唱成罕腔。

“看”,“工”“六”之间不可加垫“尺”,俗唱多如此,不符合腔格。赠板带腔“工”须轻带过。

“俨”,纤廉韵,闭口字,以检切。“四”从容些,带腔“上”轻带过。

“好”,带腔加擞腔,可参上“那”字。

“处”,入声字豁腔虚唱。

“相”,“五”三叠腔,第二音提颚虚唱

“逢”,配合身段表演“工”后须断,四目交接,富有惊讶羞赧之意态。

“无”,“上”从容些,带腔“工”轻带过。

“一言”,“一”入声字,出字重,声断气不断。“尺”音一拍半,末眼半拍可收,无需用力强调。腰头眼处不换气,直注到中眼带腔前。

 

李辉

20181118初稿

201915日改定



以雅昆曲研习社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科交叉平台

公众号主编:李辉    图文编辑: 曾子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