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导致外国人来中国居住很久也并不能弄懂一些梗。就算是平常说话,只要断句位置不同,那么话里行间意味也大有不同。其实说话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哪怕一个字都可能有很深寒意。更不要说每个地区的俗语了,它们背后是每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而在说话方式中有一种特殊形式为俗语,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俗语虽是说话,却囊括了很多方面,从吃穿住行到衣冠文物应有尽有。大家对俗语并不陌生,有些是关于天气,有些则关于为人处世,种类颇多但同有一点,那就是以“短小精悍”之躯讲述大道理!也是因此,俗语屹立千年不倒,在民间十分受宠。有一句俗语叫做“十个瘦子九个贫,一个不贫有精神”,不知大家是否听过。 其实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体型上就有所体现,比如外国女人多为丰腴,男人多为壮硕大块头;而中国女人则比较瘦弱,所以有“弱柳扶风”之称,而男人则是“精装”,对比与外国男人还是显得单薄些。这种现象背后就是文化差异,因为中国讲究的是《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和“翩翩君子”。 这句俗语呢背后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首先是“十个瘦子九个贫”,此话道尽人间辛酸,意思是说在中国人中十个有九个瘦子都是因贫困造成。此话在古代女人中更是多见,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而杨贵妃更是全唐朝中最受宠的女子,富贵不可言,而她就很丰腴。 而反观清朝民间留存的影像资料,很多女子瘦弱不堪,似乎一阵风就能刮跑,这其实就是富贵所带来。有钱的女人吃食上不会差,除非自己过度节制或身体抱恙,不然则是姣好的身材不至于骨瘦如柴,而一些家境不好的女孩因为营养不良从而瘦弱可怜。 其实这句话其间的道理在古代女人身上看是令人深以为然的,而现代的女性则以瘦为美,有钱女性即使肥胖也会做些抽脂术等使自己看上去与瘦人无异,反而是没钱的人家对于胖无可奈何。不过也是反观,现代的男子很多瘦弱,因为家庭、工作、婚姻压力巨大,所以有些男子与女子同样身高,却比女生还要瘦。 而下一句“一个不贫有精神”才是真理所在,可惜十人九不知。如果抛去后期手书原因,其实很多人都是肥胖的,而瘦子中的那一个,并不是因为家境不好,而是因为自律和身体机制。这种人就是罕见的是啥都不胖,或是因为格外自律管的住嘴迈得开腿,所以精神面貌极好。 婉清观点:不论男女老少,其实或胖或瘦都无什么,只需要保证自己身体好就行。过度肥胖是病,过度瘦弱也是病态,保持正常的体态,会让你拥有精神的面貌,这样一来干什么都会事半功倍。大家觉得呢? 参考文献:《诗经》、《俗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