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

 永生之道77 2019-02-18

孩子内心力量的增长是通过鼓励激发出来的,鼓励是教育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手段。只是,很多家长常常会把“表扬”“鼓励”混为一谈,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事实上,表扬≠鼓励。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5种方法表扬孩子

赞扬孩子的天赋,而不是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就是在用缓慢的方式扼杀了他成长型思维。因为成长思维与固定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变化的。成长思维模式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因此,当孩子们表现良好时,夸大他们的“棒”和“智力”,这会使他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只与那些定量的天赋有关。当要表扬孩子时,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5种语境表扬孩子!

1、你很努力啊!

当孩子给你呈现一幅漂亮的作品时,可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请记得肯定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2、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

当孩子完成一件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事情时,比如苦思冥想一个围棋残局,一次次尝试操场上高高的攀爬架,无数次失败后无数次反复尝试,请记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坚持。

3、你做事情的态度很不错

当孩子对面临的任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时,可不要忘了抓住机会美言几句。

4、你在XXX上进步了很多!

当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时,表扬细节,越具体越好,比如:宝贝,你现在游泳时手上姿势更标准了,而且换气频率也更加均匀了,比之前进步了很多,真棒!

5、这个方法真有新意!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让人跟“聪明“挂钩起来,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聪明”吗?它应该是创意和思考的积累哦,是孩子在尝试无数次可能性方案之后才收获的脑洞大开呢!所以,表扬”有创意“就对啦!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5种方法表扬孩子

6、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还不错,请一定要抓住机会肯定孩子的合作沟通能力吧!

7、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

表扬孩子的勇气是最能帮助他涨“自信指数”的时候。

8、你帮助了XXX,真不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是一种美德,一定要表扬孩子的热心,鼓励他多多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他知道,克服困难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自己的耐心坚持,向别人求助,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呢。

9、你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真好!

能把自己的地盘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顾好,是有责任心,做事有条理的体现,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表扬和鼓励那是必须的。

10、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

有些事虽然不完全是孩子一个人做的,但他是负责管理的,做得好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表扬到这个点上,能让孩子知道,虽然他并没有在每个步骤上亲历亲为,但能让事情最终做成,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5种方法表扬孩子

11、我相信你,因为……

良好的信用会让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所以要适时帮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约定什么时,可以说“我相信你,因为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找到好办法”……

12、你今天在活动中表现得很出众!

参与活动,能开拓视野,吸收更多的养分,当孩子积极踊跃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不错时,一定要鼓励他的参与感。

13、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

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议和经验,自己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一般都有着开放虚心的态度。

14、很高兴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时是因为努力,有时却是因为改变了策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扬策略,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呢。

15、你记得我的生日,考虑真周到!

细心不仅体现在谨小慎微,更体现在孩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门玩的时候,孩子不忘带伞,后来下雨了还真用得着,原来出门前细心的孩子特意查看了当日天气预报,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该表扬一下他的细心和考虑周全啦。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他们需要自己走过漫长的努力期,这时候家长的鼓励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像是一针强心针和安慰剂,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这条努力的道路上并不孤单。

鼓励首先是一种尊重,尊重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其次,是一种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去认知和行动。第三又是一种放手,承认孩子有办法去认识和行动。这三点是孩子自我价值的来源,也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的最重要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