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肉补肾,靠的是“水性杨花”

 鉴益堂 2019-02-18

栏目顾问

河南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医大师李振华

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张磊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名誉主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许敬生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马红丽

冬天吃什么肉最好?专家认为,羊肉入肝,鸡肉入心,猪肉则入肾,所以,猪肉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补。

中医认为猪为水畜,水性,因此,跟羊肉、牛肉、鸡肉等畜类相较,猪肉最嫩,且最有“水性杨花”的品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猪肉百搭,几乎跟所有的菜品都能配。

进补前先补“漏”

上期说了,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农历的四月、五月为夏)、长夏(农历六月为长夏,区分日是夏至这一天)、秋、冬,不同的季节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不同。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那么,冬季的任务自然就是养肾。

除了日常生活起居对肾的保养很重要之外,“吃”也是补肾的关键。所以,就有了冬天进补的概念。此时在饮食上就要注意热量的补充,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坚果类,猪肉、羊肉、大豆、核桃、松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吃的食物。

但补之前,要先补身体的“漏”,尤其是先提高自身的“消”“化”功能,否则,吃再多进补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也没什么帮助。

“消”和“化”是两种功能

现代汉语里,我们通常是把“消”和“化”混为一谈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消”和“化”是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的两种功能表现方式。

中医学者、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解释,“消”指的是量变,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举例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被吃进人体的猪肉经过“消”这个过程,无论是被研磨成碎块还是乳糜,性质依然还是猪肉。

消到了极致,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于是,“化”就应运而生了。

“化”的意思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产生,是一种化学变化。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是这个意思。当食物经过胃的研磨、消解、搅拌以后,被送到了小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化”的工作在小肠里完成,所以《黄帝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什么叫催化剂呢?就是人体的消化酶,这个消化酶主要是由胰腺分泌的,有淀粉酶,有蛋白酶,还有分泌脂肪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把这些乳糜转化成啥了呢?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是生成脂肪、蛋白质等的物质基础。

你是“消不良”还是“化不良”

解释了“消”和“化”的区别,自然,“消”“化”不良就是两个概念了。

“消不良”的话,吃饭就需要细嚼慢咽,提高“消”的功能,并给胃一个缓冲。

胃是由平滑肌构成的,它也在蠕动,但是它蠕动是有节奏的。慢慢咽了,它才会有节奏地一张一合。如果狼吞虎咽,“咣当”一下全塞进去了,那胃一下就被撑大,蠕动不起来了。

如果是“化”不良,就要提高“化”的功能,可以多吃一些发酵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感到自己身体的“酶”不够用了,可以利用一些外界的微生物帮助“化”,可吃诸如酵母片、酱汤,发酵以后的酱、纳豆、酱豆腐、臭豆腐等经过发酵的食物。

为什么有人喝牛奶过敏,喝酸奶就不过敏?因为酸奶是发酵过的,可以帮助 “化”、吸收。有些人喝完绿茶胃痛,喝完发酵以后的或者半发酵以后的乌龙茶,或者全发酵以后的红茶,胃就不疼。这是因为发酵后的微生物把食物原本的性质给改变了,帮助提高了人体“化”的功能。

“消”的功能提高了,“化”的功能也提高了,这时候吃进去的东西,才可以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冬天进补才会起到养精蓄锐的效果。

补肾吃“水性杨花”的猪肉最好

进补其实是进益的意思。什么叫进益呢?《黄帝内经》说“五畜为益”,就是说冬季适量吃些肉类有增益之妙,也就是锦上添花的意思。

那么,冬天吃什么肉最好?徐文兵认为,羊肉入肝,鸡肉入心,猪肉则入肾,所以,猪肉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补。

中医认为猪为水畜,水性,因此,跟羊肉、牛肉、鸡肉等畜类相较,猪肉最嫩,且最有“水性杨花”的品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猪肉百搭,几乎跟所有的菜品都能配。而同样是肉,无论羊肉、牛肉,还是鸡肉,跟各种菜品的搭配就明显受限制了。

吃红烧肉最补肾。毛主席说吃猪肉补脑子,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什么呢?上期也说了,中医体系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补肾便是补脑。用猪肉入肾,自是补肾上品。而红烧肉里面的八角、茴香等,既提高了猪肉的鲜美味道,又中和了猪肉的阴性、寒性,使这道菜变得更温补平和了。

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食疗诸病》中列有一道“猪肾粥”,方子为:猪肾(一对,去脂膜,切)、粳米(三合)、草果(二钱)、陈皮(一钱,去白)、缩砂(二钱)。做法是先将猪肾、陈皮等煮成汁,滤渣,入酒少许,下米成粥,空腹食之。忽思慧点评此粥:“治肾虚劳损,腰膝无力,疼痛。”

需要滋阴的人,可以把猪肉炖着吃。有个方子叫“大补阴煎”,就是用猪的腔骨带着脊髓(猪脊髓一条)蒸熟了,然后加一点知母和黄柏,可以治疗肾阴伤到极点的人。

如果身体比较健康,冬天可以适当吃点烤肉,尤其是焦黄的,就是烤得微微有点黑的烤肉。为什么呢?因为好消化。老百姓都有经验,吃什么食积了,不消化,吃点饭焦,吃点锅巴,正好消食。

跟猪肉相关的几个食疗方子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推荐了几个跟猪肉相关的食疗方子,适用人群是气血不调、精力疲乏、面色不佳的女性,孕妇不可用。

在女性生理期刚刚结束的第一周,阴血损失较大,需要以滋阴养血为主,促进体内阴的力量的聚集。

这个阶段食疗的方子是:熟地九克、制首乌九克、当归三克、炒白芍三克、阿胶六克、龙眼肉三颗、猪脊骨一节,煲汤喝。至于煲汤的火候,一般等猪脊骨熟透就可以了。

这个方子里面,熟地是滋阴补肾的;制首乌滋补肝阴;同时用当归活血养血;阿胶和白芍滋阴养血;猪骨也是滋阴的。在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一点调料,但是不要太多,稍稍放入一点盐即可。这个汤的味道还算不错,一周可以喝两三天,帮助滋阴生血。第二周,阳气开始生发,女性的身体进入为排卵做准备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滋养以促进阴阳平衡为主。

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女贞子六克、菟丝子六克、猪脊骨一节、羊肉一两。服用的方法依然是煲汤喝。方子里除了滋补阴血的药物外,还增加了女贞子滋补肾阴,菟丝子滋补肾阳;羊肉为温阳之物,也是血肉有情之品,对促进阳气的生发很有好处,此时猪肉和羊肉共用,有促进阴阳平衡的意思。一周之内可以喝两三天。

第三周,阳气更加充足,食疗的原则是,尽量补足阳气,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三克、菟丝子三克、巴戟天三克、羊肉一两、山药一段(两寸长,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汤。其中,巴戟天是温补肾阳的;去掉猪肉只用羊肉,这是为了使身体的阳气更好地生发。

“跪坐”也补肾

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吕沛宛则介绍了一个不用吃的补肾妙法:跪坐。

肾主纳气,只有肾精充沛,呼吸才能更深长,比如站桩练的就是一股气,主要是为了气沉丹田。而跪坐因为比平坐吸气更多,因此呼吸更深长。且因为跪坐会刺激足阴阳胃经,经常这样,胃口好了,身体自然就更强壮了。

人体之气,如果藏多用少,身体自然强健。而跪坐方法妙就妙在把气养在日常生活中,不用专门抽出时间,看电视、做家务,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可谓无为而为。

怕寒畏冷也是肾气不足的表现之一,吕沛宛推荐把肉桂、丁香、吴茱萸各10克打粉放入肚脐内,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3天换药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3~5天再使用,从立冬用到次年春分即可。

肉桂、丁香、吴茱萸都有益火消阴、补肾助阳、暖脾胃散寒邪的功效,加之肚脐为腹壁最后封闭场所,脐周血管丰富,故脐疗有显著的“蝴蝶”效应,药量虽小,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