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昵称413468 2019-02-19

抓住机会的关键,在于旺盛的好奇心。

——王俊,一个从普通学习者转变ing高效学习研究者的学习方法专家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我把我们的学生常提问的一些问题归纳成了对学好至关重要的6个问题,然后逐一进行了回答—都是可以提升学习效果的技巧。

Q1、有没有必要设定自己的学习规则?比如,决定好学习的场所?

A、如果是已经养成的习惯,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固定学习内容的话,比如睡前半小时记忆单词,早起后确认单词,确认完后,在早饭前半小时音读30分钟的英语课文和语文课文等,这时习惯就是规则,有必要。

但是其他时候怎么学,只要知道按着自己定的计划学什么就可以,没必要定什么规则。

比如,大部分的人时常变换学习场所会带来学习成绩提升的效果。

越是在不同环境下学习,学习后的记忆越是会鲜明,另外记忆更能长存。

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场所下的学习记忆线索关联,会给与学习记忆的想起更多的可能性,而记忆的基本就是关联。

总之,可能的话,学习时不要固定在一个场所,比如自己的房间内,在家也可以时常变换,客厅、餐厅、甚至在厕所背单词等。

学习的基本原则是交错和时间限定(复习的基本原则是反复,暗记的基本原则是反复薄薄地涂抹),所以苹果学习法是学习时的最高效时间管理法,各自在3次25分钟的不同科目的学习后,各自休息5分钟,做做运动和冥想,然后再大休息(15分钟)一次。

这里就用到了变换(切换),时间的切换。

还有上述的地点的变换(切换),学习内容的变换(切换,前一段学英语,休息后接下去学语文...这就是交错学,高效学习的关键之一)。

学习时间带、地点、学习内容的变换(切换)之外,还有方法方式的变换(切换)和姿势的变换(切换)。

比如前面学习时间段是坐着看书做练习的,那么下一时间段就可以站着音读;前面的学习时间段是带着耳塞学的,那么下一时间段就可以播放一些交响乐或者自己喜欢的纯音乐边学习(不能带歌词,而且最好是一直播放同一首音乐)等等,都会带来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不管是记忆力还是集中力,还是其他。

一句话,学习因变化而效果更甚。

再简单点说明,同样的学习内容,与一直在同一环境下学习记忆的效果相比,变换着不同环境学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会提升很多。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Q2、睡眠对学习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A、睡眠有复数的阶段,大脑在每个不同的睡眠阶段进行白天记忆情报和信息的强化和筛选。

比如,睡眠的前半段是“深度睡眠”,尤其对名称、日期、公式、概念等事实的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逢到一些英语、地理、生物、历史、生物等,暗记内容特别多的考试测验(英语的单词,人名,地名,发生事的日期,化学构造等相关的内容),按平时的睡觉时间前快速复习一遍,然后好好睡,在睡觉前阶段的“深度睡眠”中就能进行归类和记忆,所以早晨早早起来进行简单的复习就足够了。

而一些需要强化运动能力和创造性思考(数学、科学、作文等)的学习记忆,则是在睡觉的后半段,早晨睡醒前的睡眠阶段大脑会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和保持,所以,第二天如果要进行音乐的发表会、运动会,或者需要用脑分析思考,需要用到创造性思维的考试测验,那么比平时晚一点起床,对于这些学习内容的记忆和想起的效果会更好,有助于提升成绩。

不管怎么样,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条件,也是记忆和集中力好的基础条件(还有均衡的营养)。

除了睡好,睡足之外,还要考虑的就是上述的对于学习内容的效率记忆使用。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Q3、学习或者练习等,是否要考虑适量?

A、比起要学习多久,重要的反而是怎样有效地分配学习时间。

比起一学就是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安排,分割时间学,分成2、3次学,或者切换时间学,学个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再学的方法,效率要远远高出很多。

比如,一天学习德语2小时,今天学1小时,明天学1小时的方式,记忆会更好,而今天学1小时,明天不学,后天再学1小时的话,记忆效果还会更好。

实在不行,那么久切换时间,学25分钟德语,休息,再学其他课程25分钟,再休息,再开始学德语25分钟......以这样的方式。

分割学习时间学时,会用到科学上、认知心理学上已经验证的几个普遍适用的“记忆效应”,而分割后的学习再开始时,迫不得已让自己的大脑再次拼命想起—这种能动的过程,对于记忆的固定有着确确实实改善作用。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Q4、自己考自己,比如自己做单词卡片,正面英文,背面中文,学完后复习时,看者正面说出中文意思,看者反面说出英文拼写,对于记忆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A、非常有用。

自己考自己的学习理解,也是一个人就能做的“知识输出”方式,是很高效的学习技巧之一。

像单词卡片也属于这种感觉,效果可期待。

自己在阅读时,可边看边在纸上设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或者一问多选择的形式,等阅读完一章后,先闭目回顾一下,然后看着这些设问回答问题。

或者请父母、同学、有人等给自己出题都可以。

如果想让自己靠自己产生最大的效果,那么要满足以下2个条件。

第一个是从多选择可能中选择一个正解,第二个是回答完后马上进行正解确认。

这其实是学习时的“边输入边输出”,是学习的最高效率形式。

这么做了,以后的复习时的输入(再次看笔记,看教科书、参考书)时间可以少用很多,而且自己考自己,对于记忆的长久保持和理解,会非常高效。

当然,除了上述2种形式之外,自己考自己的形式还可以很多样。

自如在朋友面前,或者自己站在镜子面前,把所学加以说明;用手机把提问录下来,播放一个自己回答;边踱步边自言自语进行说明;饭后,在离开餐桌前,请家人或者同学听自己的解释说明等。

费曼学习技巧,就是把自己所学理解说明给他人(说明给自己听效果则会稍逊,毕竟说明给他人听,非他人理解不可,而自说自话就没有这种顾忌)听,理解效果可达到96%,是所有知识输出方式中最高效的,因为说明不了就是很明显的还没有理解。

我大学的导师也常说,“如果不教给别人听,那离真正的理解还差一段路”,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Q5、上课所记的笔记,究竟会有多少作用?

A、答案是根据复习的方式会有所变化。

当然还有记笔记时的行为。

先说上课记笔记时的有效和没效。

老师在讲台上说什么,在黑板上写什么,你照搬到自己的笔记上,这叫抄,不用脑子的抄,不叫记。

把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要点,不要直接抄在笔记上,先在心里默念3遍,然后不看黑板,用自己的总结写在笔记上,这才是记。

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是产生的记忆和理解效果会大差异。

(上课结束后,先不要合上笔记和书本,再次看一遍笔记,回想一下上课情景和内容要点,1分钟就够,记忆效果和理解效果则会更上一层楼)。

当然,有的老师上课就是一味在黑板上写,这时候你要分清内容的价值,该默念的要默念,该记的要记,不要记的就一定不要记,即使现在漏掉了,还可以借同学的笔记看看,没有可担心的。

接下去说说复习的方式。

复习时,只是再次看笔记一遍,不去回想不去归纳,效果会有,但是不大(当然还可以多频次,反复快速浏览笔记,自然而然地记住内容)。

这和在教科书上重要部分,公式下划线上色,着重看一看是一样的,没多大用。

不管哪个都是“被动学习”,在科学上还有一种专门说法,叫做“流畅性幻想”,很低效。

人就是这样,现在能回答得出,第二天,或者到了下周,想当然地还会认为自己能回答正确。

但是,这肯定是不对的

划线,或者记笔记时用电脑打,或者只是把老师的所写原封不动地抄在笔记上,或者在教课书上划线,这样的行为绝对不会让内容深深刻如脑海中。

相反,笔记上重要的地方划线,复习,之后不看笔记,把理解的东西再次写出来,完成地写出来,这才是能让理解和想起强烈动作的行为。

写出来的东西和笔记确认,正确的话多读几遍,然后在隔开时间再次重复这样的动作,就能做到理解和记忆的双重效果。

这样的做法,对于复习才是真正有效的,也是做大量练习前(输出前)的最基本的复习输入和复习输出的结合。

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自己没有记住的当场就可以明白,复习时回到什么地方复习,复习什么,心里会清楚得紧。

另外说明一下,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把这门课的昨天所学,按这种方式先复习一下再开始下面的新内容学习,就能做到“当日学,当日毕”,稳固地积累。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Q6、手机、数码产品上的APP是影响还是会帮助到学习?要注意的地方,是不是不好的地方?

A、上课听课时,一定要集中,要专注,除了课堂用的课本笔记等,什么都不要放,这点应该没有疑问吧!

但是,有时候可能会想到要用这些APP,比如自己在学习在解题时,碰到不明白搞不懂的地方,很多人想从这种状况中脱却出来,多半会用到各种“帮助解题”的APP等。

其实,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式,直接进入休息模式,放空自己的思路一段时间,从执拗于解法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后再次开始。

5~20分钟程度的休息时间,然后用焕然一新的心情再次面对问题。

说实话,我们是不太赞成通过这些作业帮什么的来帮助完成作业解题的。

因为做不出就找这些帮手,一旦养成依赖行为,表面上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平时和实际考试测验时这种差异会明显地显现出来。

你看xxx,从来没用过这些APP什么的,但是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很好,为什么、你去问问他,或者自己可以想想。

不管怎样,学习,或者解题,归结起来都是自己的问题,是一个意欲的问题,不能指望他人。

意欲有了,即使离开了问题,大脑也会无意识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会突然茅塞顿开,从解题的固定观念和错误的方向中解放出来。

手机数码产品可以作为休息时适当的放松工具,但是像你们这般大的孩子尽量要远离手机和数码产品,与用APP似乎能帮助到自己的学习相比,它们带来的最大坏处,而且可能是后期才会显现的坏影响,就是,

分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集中力等能力。

这个其实是和今后的学习很性命交关的事,不要小看。

法国,丹麦等教育先进国,法律上都命令禁止小学生、中学生使用手机和数码产品,更多的是出于调查下来的不好结果。

毕竟这般年龄的,像你们一般大的孩子的自控力还明显不足。

日本最近的调查也显示,被禁止使用手机和数码产品的孩子,各科的成绩普遍都提升了10分以上。

学生的思虑,汇总成的提升学习效果的6个显著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