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妠,安定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人,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其父为大将军、乘氏侯梁商。(图为梁妠画像)
汉安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梁妠出生。她从小精善女红,且喜好读书、写字。9岁时,就能诵读《论语》,所习《韩诗》,也可略举大义,出语不凡。梁妠还常常把古代烈女图像放置身边,用以鉴戒自己。其父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常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你们虽看梁妠是个女子,能光宗耀祖的大概就是她了。”
汉顺帝永建三年(戊辰,公元128
年),十三岁的梁妠与其姑姑梁茱同时选入宫中,当时负责相面的茅通一见梁妠,连忙下跪叩贺说:“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从没有见过!”不久,梁妠与其姑姑同被封为贵人。为了区分梁家两贵人,后宫称梁妠为梁小贵人。自从梁小贵人入宫后,顺帝对她十分宠爱,几乎不再临幸其他嫔妃,而知书达礼的她劝顺帝说:“后妃若似螽斯虫那样不妒忌,子孙众多,国之福也。若陛下平等对待众妃,妾也可免受诽谤。”顺帝听后,对她愈加喜爱及欣赏。
汉顺帝阳嘉元年(壬申,公元132
年),百官上书请立皇后。当时顺帝除宠爱梁小贵人之外,还有别外三位贵人。四人中当立谁为后,他也拿不定主意,于是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结果,梁小贵人中选,被册立为皇后,入住长秋宫。当了皇后的她特别注意鉴戒前世得失,不敢有骄专之心。其父梁商加位特进,加封户邑;其兄梁冀也迁为步兵校尉。梁氏一族从此显贵。其父虽贵为大将军,却能柔和谦恭,虚己进贤。每当饥荒之年,他便令家吏用车拉着粮食去赈济贫民,所以深得百姓的爱戴。但是梁皇后的哥哥梁冀却是个放荡不羁的公子哥,整天不学无术,无恶不做。士大夫们见此十分忧虑,但心重蹈外戚专权的覆辙,于是众大臣纷纷上书汉顺帝,建议给梁氏家族高爵厚禄,切不可委之权柄。但汉顺帝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汉顺帝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梁妠被立为皇后的第四年,梁冀因为妹妹的关系,被拜为河南尹。但他为官时胡作非为,残暴无比,百姓官僚都十分痛恨他。但他的这些恶行,其父梁商并不知道。有一次,梁商的好友吕放向梁商说起梁冀的过错,梁商责问梁冀,梁冀矢口否认。不久,他派人把吕放刺死。至此再也无人敢说他的过失。
汉顺帝永和六年(辛巳,公元141年)秋,梁商病故,梁冀袭位为大将军,其兄弟梁不疑做了河南尹。因汉顺帝荒淫无度,朝中大权逐渐掌握在梁冀的手中。顺帝本人生活奢侈,他恢复了从南海郡(今广东省东部)快传荔枝的‘置’(每十里设一‘置’)和‘候’(每五里设一‘候’)。如此的劳命伤财致使国用不足,他就千方百计地向农民加征租税,农民被迫举行起义。
汉顺帝建康元年(甲申,公元144
年),年方三十的汉顺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驾崩。因梁皇后无子,于是由虞美人年仅2岁的儿子刘炳继承王位,是为汉冲帝。梁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因汉冲帝年幼,由梁太后临朝听政。不料想,刘炳在位四个多月就死了。于是,梁太后下令立渤海王刘鸿八岁的儿子刘缵为汉质帝。刘缵年龄虽小却很聪明,他见梁冀在朝中横蛮专权,于是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听了大吃一惊,觉得刘缵不是一个容易控制的人。于是,指使宫中侍臣,把放有毒药的饼子送给刘缵吃下,至使刘缵毒发身亡。汉质帝死后,梁氏兄妹又拥立蠡吾候刘志继承王位,是为汉桓帝。在汉质帝死前,梁、刘两家已经议亲,刘志欲娶梁冀的妹妹梁女莹为妻,如果立刘志为帝,梁冀就成了国舅。就这样,从皇太后到皇后,均出自梁门姐妹,刘志即位时年仅15岁,实权自然还是操纵在梁太后和梁冀的手中。此时国势日颓,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梁太后接连发出几道诏令,试图通过这些利民措施来挽救颓势,以保护刘汉王朝和她的家族利益。然而她的这些诏令却被以其兄为首的贪官们破坏。但是不管梁冀如何贪残,终因他是太后的兄长,故满朝大臣对其只敢怒而不敢言,梁太后也因其是自己的兄长而不忍心惩办,致使她所发出的一道道救亡诏令如同废纸一般。
汉桓帝和平元年(庚寅,公元150年)二月甲寅日,梁太后病重,始下诏归政于汉桓帝。不久,梁太后去世,谥为‘顺烈皇后’。史册对梁太后的评价是:溺于宦官,多所封宠,以此失于天下望。梁太后死后,梁冀失去靠山。
汉桓帝延熹二年(己亥,公元159年),汉桓帝把亲信宦官叫到厕所密议诛灭梁氏外戚集团势力,发动羽林军一千多人包围梁府,收了大将军印,梁冀畏罪服毒自杀,没收梁氏家产三十多亿钱。
考古发现:宪陵位于洛阳西北,当地人称为‘二汉冢’。其陵前有龚松林所立‘汉顺帝宪陵’碑。《古今注》中记载:‘顺帝宪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