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新会人张锐明积累了23年氢能产业经验,怀揣一个“氢能梦”归国创业。早在2010年左右,氢能在国内尚未掀起热潮,佛山就曾举办过氢能峰会,令他感到诧异。 “佛山的政府部门持续跟踪、关注和支持氢能产业,一直到落地全国首个商用加氢站,非常不容易。作为非一线城市,佛山南海拥有四家整车制造企业,加上长江新能源整车项目,具备汽车产业的基础。”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泰罗斯)总经理张锐明表示,这一切让他意识到了“佛山的机遇”。 “我看到了国内科技、工业制造与国外的差距。我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缩小这个差距。”张锐明坦言,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做到技术可靠,全部国产化,并能够把成本控制得比较低,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这三个目标要组合在一起实现,难度非常大。他进一步表示,以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加氢站为例,其落地过程中的法规、政策和标准都需要政府的主导。而佛山的持续推动,让他看到了信心。 截至2019年春节前夕,泰罗斯向佛山南海交付完毕30辆氢能公交车。接下来的时间力争能够交付100辆至200辆的氢能公交车。 “等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技术指标追赶上国际水平,产能能够满足可预期的市场需求,我就该退休了。”谈到回国创业的目标,59岁的张锐明笑称,公司的技术目标是在三年内,让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从现在的1万小时提升至2万小时。此外,该公司的商业化目标是实现年产1万台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谈到未来的行业前景,张锐明推测,现在国内汽车年产量大约在2000万辆至3000万辆,如果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以20%至30%的比例占领汽车市场,那么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年产量将达到500万辆左右的水平。“这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他接着说,到那时,国内将涌现出十万台套、百万台套年产量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