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公司之间的关系梳理:国鸿氢能在12年左右便开始进军氢燃料电池汽车研 究,而飞驰汽车与国鸿氢能早先为兄弟公司,所以飞驰汽车100%从国鸿氢能购买电堆后来 组装氢燃料汽车。目前国鸿氢能从巴拉德购买膜电极后,用自己生产的双极板来组装电堆, 然后卖给飞驰汽车。但随着2019年鸿基创能自有膜电极生产线投产,国鸿或从鸿基创能购 买膜电极后生产电堆,再卖给飞驰汽车。(这样可以降低膜电极成本) 美锦能源 控股飞驰汽车51.2%,参股45%广州鸿锦、广州鸿锦控股鸿基创能51%;美锦 能源与国鸿氢能无股权关系。 飞驰汽车 氢能产业国家重视,政策鼓励,也是佛山地方政府的鼓励的方向,同时广东省政府把氢 能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佛山市提出在2019年要投入1000量氢燃料电池客车,大概率都会交 给飞驰汽车来做。云浮市政府也提出要推广100辆氢燃料公交车,但考虑到当地财政有限, 推进进度还有待考察。海外方面,飞驰汽车已经完成马来西亚的3辆氢燃料公交车订单,后 续第二批7辆。(等当地加氢站等基础设计建成) 收入利润方面,大型物流车,国家补贴50万,地方补贴50万,实际售价60万,所以总 的销售收入为160万/台,而单车的净利润大概10万元。2019年,飞驰汽车的销售目标是 1500-2000台,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为1000台,净利润也力争达到2亿元左右。 由于当地加氢站只有3座,限制了氢燃料汽车的投入运营,目前佛山市只上牌运营了 110辆氢燃料公交车,还有100 公交车已经造好、但停放在飞驰车间。原本佛山 云浮两市 计划建设32座加氢站,但因为国家把氢气当成危化品来管理,所以安全、消防等因素较 多,导致加氢站建设进度较慢,之后国家可能会考虑将氢气改分成能源类来管理,从而促进 加氢站的建设。后续也可能考虑与中石化合作,将加油站与加氢站统一运营。 在氢燃料汽车行业竞争方面,目前排名第一的是 中通客车 ,第二名便是飞驰汽车,飞驰 汽车的氢能源汽车总销量360 台,市占率20% ;但在客车方面,销量达到190台,市占 率40% 。 国鸿氢能 国鸿氢能是氢能源布局平台,2016年5月旗下国鸿氢能动力科技公司与巴拉德签署协 议,引进9SSL电堆生产技术,根据协议规定,在2017-2021年,国鸿氢能成为国内膜电极 组建的唯一供应商,2021年之后,国内其他公司才被允许直接使用巴拉德的产品及技术。 目前国鸿氢能的电堆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但关键的膜电极还得依靠从巴拉德采购。国鸿氢能 生产的电堆销售给飞驰汽车,从而完成组装氢燃料汽车。 专业名词“电堆”解释:双极板和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膜电极是燃料电池 的“心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双极板是电堆中的“骨架”:在 燃料电池中起到支撑、收集电流、为冷却液提供通道、分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作用。两个双 极板和一个膜电极组成一个“单元”,N个“单元”同时相连构成一个电堆。 2018年已有近2000辆装载国鸿产品的商用车交付使用,市场份额超过70%,2018年 我国公告目录中接近50%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国鸿氢能电堆。 国鸿氢能的优势如下: 全球最大的电堆及系统生产线,产能为20000台电堆和5000套系统。 生产设备均为自主知识产权,可全部国产化,可定制化,自动化程度远高于 巴拉德水平。 电堆采用柔性石墨板模压成型技术,通过国产化和规模化生产,在保证性能 优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成本。 电堆中单体均一性好,耐腐蚀性好,经应用验证寿命可超过20000小时。 电堆各项质量指标都达到巴拉德要求,一致性等还超过巴拉德原厂产品。 国内唯一取得全部竣工资质和项目的专业燃料电池企业。 成本构成方面,氢燃料动力系统在整车成本的占比超过70%,主要部件包括燃料电池 电堆、高压储氢罐、电机、动力控制装置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在燃料 电池系统中的占比约为65%。 未来氢燃料汽车的成本下降主要来自于电堆成本,而量产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现在电堆 成本相比15年已经下降了60%,预计未来3年左右随着规模放大及电堆国产化,电堆成本仍 有60%的下降空间。 加氢站 我国目前15座加氢站正在运营,其中8座固定式、6座撬装式,另外还有23座在建,平 均一个加氢站可以满足70-100辆大巴的加氢需求。根据我国对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规 划,预计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100座,到2025年数量>300座,到2030年数量>1000 座。 目前加氢站基本满负荷运转,成本在售价的60%,折旧按照正常企业的投资建设的折旧 方式计算,和厂房、社会投资一样。建设一座1000公斤加氢站的成本在1200-1500万左 右,佛山政府的补助是800万,在运营的方面,氢气成本40元/公斤,对外价格60元/公斤, 政府补贴20元/公斤,补贴给运营公司,一天1000公斤级别的加氢站就会有2w的差价,一 年就是700w的补贴,因此加氢站是可以盈利的,佛山对于这方面的补贴是比较大的。 鸿基创能 鸿基创能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催化剂涂层质子膜(CCM)连续化自动生产技术,由于采用双 面直涂,产能、效率、一致性及产品质量相比传统的热压转印及喷涂有加大提高。同时自主 研发出第一条全自动化MEA封装生产线,生产与国际领先水平同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初始年产值可以达到6-10亿。第一期工程CCM和膜电极年设计产能 30万平米,产品成本相比目前的主流膜电极低20%-30%。 鸿基创能的CCM和膜电极产品设计兼顾到燃料电池汽车在各种极端工况条件下的运行 要求,不仅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还有良好的抗反极能力,初始抗反极 能力超过120分钟(稳态)。在满足寿命的同时,电流强度1.5A/cm2时,功率密度大于 1W/cm2,最高可达到1.4W/cm2。 公司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博士(前巴拉德CTO)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燃 料电池及膜电极产业化经验,均具有10~20年的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经验,技术团队曾经 带领和参与研发的膜电极产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几大车企的各类车型中,如目前在伦敦 运行的寿命超过3万小时的巴士,以及奔驰B系列和GLC燃料电池乘用车等。 HyKey 1.0 产品介绍 定位:一款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大规模量产的产品 产能:10万平米,最大30万平米 性能:对标丰田Mirai和奔驰GLC的膜电极性能和寿命 价格(满足最低订购量):CCM:-20%;MEA:-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