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雨水:春雨至,万物生,调肝胆,健脾胃;为全年打基础

 心花开了 2019-02-19

灼见:

2019.2.19 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五

己亥年 【猪年】

丙寅月 丁亥日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今日07点03分,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古人说:“东风解冻,

冰雪皆散而为水,

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雨水,是春的开始,

雨水润泽万物,

此时大地回暖,

天地间一派开春气象。





雨水三候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獭祭鱼丨第一个五日,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鸿雁来丨第二个五日,此时南方天气暖,大雁自南向北飞。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草木萌动丨第三个五日,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注意,是萌动,还没有萌芽呢。古人体察自然,是多么的细微!





雨水习俗


占稻色

雨水节下雨,是好兆头。于是,古人想尽办法,希望能把天气弄准。除了兴修水利之外,雨水节气期间“占稻色”就成为一种试图把握农事的方法。

 


“占稻色”最晚宋代就有了,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十四“卜谷”的习俗,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回娘屋

在川西一带,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都会带上礼物回娘家探望父母。生了孩子的妇女,会带上炖好的香喷喷的罐罐肉给爸妈,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未孕的妇女,母亲会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贴身穿着,祈愿新生儿早日诞生。

 


这天女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另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



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

 

拉保保

保保即是干爹,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是为了让儿女能顺利健康地成长。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在雨水节民俗中,干爹、干妈是与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寄寓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称为“撞拜寄”。“拜寄”在北方也称“认干亲”,南方多称“认寄父”“认寄母”等。按行为特征来说,这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


过去,川西地区在雨水节就有“撞拜寄”的习俗。这天,不管下雨还是天晴,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幼子,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在地上,磕头就拜,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


而其寓意,是为了让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碰不上人,也有变通法,把孩子拜寄给有神性的山、石、田、土、树、河等。







雨水养生


《本草纲目》有云:“春雨有生发之气,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事半功倍。”雨水后,天气回暖,养生重在肝,肝属木,木克脾土。



此时,应少食酸味食品,如酸枣、梅子、柠檬、菠萝;多吃甜食,如大枣、山药、桂圆、地瓜、南瓜,补益脾土,肝胃相安。



另外,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所以雨水养生应注意以下方面:

 

春捂防寒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完头要及时吹干。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不吃或慎吃辣椒、不喝或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调养脾胃

雨水后天气转暖,风多物燥,早晚较冷,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饮食上应少酸多甜,可选择韭菜、百合、山药、荸荠等。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生活上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这样便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所以,今年雨水大家做好:


1,养好阳气


春夏养阳是“养护好阳气!”养护阳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过度消耗阳气;而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睡!


晚上11点--凌晨3点正好是气血流注于胆、肝的时间,这时睡觉可以让人体阴阳交接,更是养肝血、心血的最佳时间。


有的朋友,在这个时间段会醒,说明肝阴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肝火大”,那么我们一直建议敲打腋窝左右各10分钟,祛除肝火,或者艾灸三阴交、太冲穴。


2,推 腹


以前的内容里讲过推腹,平时你是直上直下或者逆时针,顺时针交替推腹都可以。


那么现在在推腹过程中,一定要揉揉膻中穴,搓两边的肋骨,如下图的红色部位。当然搓两肋你是直上直下的搓还是横着搓都好!



搓这里会有很好的疏肝利胆的作用!


因为《黄帝内经》里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发”指发散;“陈”指陈旧。立春之后,五脏淤积之气会生发出来,而现代人,大多脾胃不好,中焦脾胃肝胆瘀阻,造成上下阴阳不交,也就是所谓的上热下寒的情况。因此推腹是解决中焦不通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现代人因喜寒凉、过于喜食厚味,大多脾胃不好,身体寒湿重,加之雨水之后,外湿会越来越重,因为强健脾胃非常迫切!



“今年己亥年风气强盛,人的肝气偏旺”,就会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格,因为肝气旺了又会克制脾脏,因此春天我们不仅要做好疏肝理气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强健脾胃的功夫。


推腹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健脾胃!



3,艾灸健脾


祛湿、减肥、调经最好的办法就是健脾!


健脾的主穴是中脘穴、足三里,艾灸中脘穴30分钟,足三里左右各2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2天。肝火大的加上三阴交、太冲穴。


健脾的辅助穴位:内关穴、公孙穴、太白穴

如果艾灸后喝碗小米粥培补脾气就太好了。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中药艾条

药灸和纯艾灸的区别:

一、药灸的配方是多组方,而艾灸比较单一。
二、药灸具有针对性,而艾灸没有针对部位

三、药灸一般一次见效,而艾灸相对见效较慢。
【中药艾条】
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 。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 疼痛灸患处,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俞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