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中不仅赞扬了她的容貌象木槿花一样美丽轻盈,还称颂了她的德行如玉般温润。但公子忽因听到她与胞兄诸儿之间有着私情,于是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婉言拒绝了这门亲事,其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是个大国,不是我所能高攀的。”后来有成语“齐大非偶”就是出自此处。后来,齐僖公只好又将文姜嫁给鲁桓公。至此,文姜与其兄诸儿失去了联络。婚后,齐文姜为鲁桓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姬同一出生就被封为了世子。
鲁桓公十五年(甲申,公元前697年),齐文姜嫁到鲁国后第十二年,她的父亲齐僖公去世,其胞兄诸儿继承王位,是为齐襄公。
鲁桓公十八年(丁亥,公元前694年),春夏之交时节,此时已即位三年的齐襄公向周王姬(周庄王的妹妹)求婚。按照当时的周礼,他邀请和周天子同为姬姓的鲁桓公来代为主持婚礼。文姜闻讯,便要求和丈夫同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答应了她的请求。到齐国后不久,文姜便与同胞哥哥齐襄公旧情复燃,并且将鲁桓公一人留在鱼虾侯驿馆,自己则留在宫中彻夜不返,致使鲁桓公大为恼火,于是狠狠的斥责了她。不想文姜转而向齐襄公哭诉,使得为和妹妹长相厮守的齐襄公起了杀心。同年的四月,齐襄公设宴款待鲁桓公,同时交待公子彭生在送鲁桓公回驿馆的路上将其杀死。一国国君为情谋杀另一国国君,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事件。鲁恒公被杀之事传回鲁国,慑于齐国强大的国力,鲁国的国君虽然被杀,可也不敢兵戎相见。但鲁国还是派遣使者到齐国和齐襄公谈判,要他杀掉彭生,为鲁恒公报仇。齐襄公也自知理亏,为了推卸责任,他杀掉了彭生,以此向鲁国道歉。鲁桓公死后,文姜的儿子姬同继承王位,是为鲁庄公。
鲁庄公二年(己丑,公元前692年),文姜与齐襄王相会于禚(位于山东省境内);
鲁庄公四年(辛卯,公元前690年),文姜与齐襄王又相会于祝丘(位于河东区汤河镇的故县村);
鲁庄王五年(壬辰,公元前689年),文姜去齐国国都临淄;
鲁庄王七年(甲午,公元前687年)春,文姜与齐襄王再次相会于防(位于山东省费城县东北)。同年冬,又相会于谷(古地名,位置不详)。因周王姬嫁齐襄公仅一年多就死去,于是鲁庄公自即位一来不但对母亲和舅舅的这桩不伦之情抱着放任的态度,他还亲自为齐襄公主持了与另一周王姬的婚礼,并为母亲在齐鲁交界的禚地建立了宫舍,还亲自到此地与齐襄公一起狩猎。齐人为此专作民歌,讽刺鲁庄公虽然英俊有威仪,却不能端正家庭,反而和杀父仇人相善。
《诗经·齐风·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鲁庄王八年(乙未,公元前686年),在位十二年的齐襄公,因齐国内乱,被公孙无知杀死,文姜回到了鲁国,十三年后死去。诗经关于这段故事的诗还有《齐风·南山》、《齐风·敝笱》、《齐风·载驱》。
《齐风·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齐风·载驱》
载驱薄薄,簟笰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