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零四:《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妻贤夫祸少,选不好女人是件要命的事情!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敝笱是《诗》的第104首。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的对象不是产生绯闻的主人公齐襄公和文姜,而是此事中的第三方:文姜的丈夫鲁桓公,或文姜的儿子鲁庄公。讽刺的内容是他们不能约束文姜与齐襄公之间的暧昧关系。要明白,这首诗是齐国人写的。齐国人写诗讽刺鲁国的国君像破鱼篓子,把自己国君应负的责任推给对方国君,是不是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呢?!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鲁桓公畏惧齐国势力强大,要前往齐国修好。夫人文姜要一起去,去看望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文姜与齐襄公关系暧昧,早有传闻。鲁国大臣申繻因而向鲁桓公婉言进谏道:女有夫家,男有妻室,不可混淆。否则必然遭致灾殃。鲁桓公没加理会,带着文姜,大批随从车骑簇拥着,沸沸扬扬前往齐国。
 

到齐国后,齐襄公与文姜兄妹俩如鱼得水,欢畅无比,这上鲁桓公头上的草原一片翠绿。鲁桓公发觉文姜与齐襄公通奸,就责备文姜。文姜把这事告诉了哥哥+情人齐襄公。敢让我齐襄公心爱的女人不爽,鲁桓公是真不想混了。齐襄公在酒宴后鲁桓公乘车将要回国时,派公子彭生将鲁桓公害死在车中,说是醉酒而死。这就是《左传·桓公十八年》所载史实,也是《齐风·敝笱》一诗的创作背景。

 

敝笱这首诗的主题,古今难得的一致。宋代大儒朱熹在理解《诗》时,将其中的大部分理解为男女淫奔之诗,这首诗的主题,正好符合他读诗的主导思想,所以肯定不会有异意,只是认为,本诗讽刺的对象不是父亲鲁桓公对妻子文姜无法管束,而是儿子鲁庄公对母亲文姜无法约束。

 
朱熹在其诗集传中说按《春秋》,鲁庄公二年(692),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四年(前690年)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五年(前689年)夫人姜氏如齐师,七年(前687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又会齐侯于谷。”“齐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这里说的鲁庄公,就是鲁桓公与文姜所生的儿子。也就是说,鲁桓公死后,文姜并没有收敛行为,鲁庄公只能看着自己的母亲与舅舅暧昧,却毫无办法。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注释:1、敝笱(gǒu):敝,破。笱,竹制的鱼篓。对制止鱼儿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公的不守礼法。梁:捕鱼水坝。河中筑堤,中留缺口,嵌入笱,使鱼能进不能出。鲂(fáng):鳊鱼。鳏(guān):鲲鱼。齐子归止:文姜已嫁。齐子,指文姜。其从如云:随从众多。一说喻齐襄公仍纠缠不已。鱮():鲢鱼。如雨:形容随从之多。唯唯:形容鱼儿出入自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唯唯,《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⑼如水:形容随从人如水流不断。
 

敝笱》是一首非常有特点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但三章之间,只有三个字的变化,如此章叠句,在诗经中是不多见的而且变化的字”“”“也在同一语境之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重要的话说三遍,以这种强烈的方式达到刺的效果

 
破鱼笼子架鱼坝,鲂鱼鳏鱼入。
齐侯妹子回故国,仆从如云胜数。
 
破鱼笼子架鱼坝,鲂鱼鳏鱼入。
齐侯妹子回故国,仆从如胜数。
 
破鱼笼子架鱼坝,鲂鱼鳏鱼入。
齐侯妹子回故国,仆从如胜数。
 
 
敝笱可能是国家过于富裕奢华,人民比较贪图享受,齐国的宗室女子相对比较开放,甚至给鲁国国君都带了“绿帽子”。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最初心仪的对象是郑国世子忽,认为他才是自己称心如意的郎君,但很有骨气的郑国世子忽却以“齐大非偶”为托辞,彻底拒绝了和文姜的婚事,从而逃过了一劫。尽管郑国不想攀强大的齐国,但是近邻鲁国则非常想要讨好齐国于是在约公元前709年,鲁桓公正式迎娶了齐国的公主文姜,从此便一步步走向了由这个女人注定的宿命常言道,妻贤夫祸少,选不好女人是要命的事情!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