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起盏盏灯,迎接春喜雨;做人当如水,明灯亮前程

 沐沐阅览室 2019-02-19



雨水遇元宵,竟夕起相思

今天是元宵佳节,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这个节点,是新年的延续,同时也象征着春天的开始。

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创建《太初历》的时候,就把正月十五定为了非常重要的节日,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月圆之夜总是与思乡和团圆联系起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美好的夜晚与家人一同度过,吃着元宵欣赏明月,可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乐事。

此外,元宵节还有一项活动就是赏灯会,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晚上各地都举办灯会。不仅有各式各样的传统灯饰供人观赏,还有猜灯谜、舞狮等热闹的活动。

辛弃疾之作《青玉案·元夕》的上阕就描绘了一幅元宵节灯会的绚烂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今年的元宵节刚好跟节气雨水是同一天,当元宵节碰上雨水,思乡之情大概就要以倍数叠加了。雨水这天有让出嫁的女儿回家探望父母,并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的习俗,刚好与元宵赏月一并进行,多添了一份快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代表着节气意义上春天的到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万物复苏绝对少不了春雨的滋润。让我们告别冬雪的寒冷,准备迎接生机勃勃的春雨吧。

雨水与明灯,人志在千里

雨水节气和元宵佳节中包含了两个意象,雨水和明灯,这两样都充满了希望,能给予人强劲的前进动力。

水是生命之源,水所反映的的行事方式自古以来就为人所推崇。

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最喜欢水的。《道德经》中对于水的赞誉有很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能攻坚强着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等等。

水是老子的君子之道,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为人处世之道。

《易经》中有说:“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意思是学会从困难中成长,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水流动而不盈满,能够历经险地而不失去它的核心。

还有“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意思是水相续流动,这是水流学会从困难中成长的现象;君子应该由此学会修养德行,学习教化。

我们做人应当如水,适应环境,包容万物。看似柔弱,却能绵延不绝。

明灯是一个自带光芒的意象,它经常用于比喻,代表着指引人朝光明方向前进的人或事物。我们一生当中会遇到许多照亮我们前路的灯,一开始是父母,指引着还在牙牙学语的你。随后是老师,教导你成长和学习。

还有很多在你身边帮助你的人,给予你衷心建议的朋友,教你完成工作的同事。更有很多温暖的陌生人,他们随手借给你的伞,一句温暖的“谢谢”,帮你按住即将关闭的电梯门的手……

不论光芒强弱,只要你敢于发光发热,那你就是一盏明灯。亮起属于自己的灯,首先是照亮自己的心,看清楚自己心灵的本真状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朝着什么目标去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