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为孙子即位大杀功臣,只因漏杀此人,朱棣才能顺利夺了江山

 小天使_ag 2019-02-19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非常传奇,与其他皇帝相比,朱元璋此人的出身可以说是极其卑微的,他的成功证明了一句老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位农民皇帝开创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他还极其大胆的恢复了分封的制度,给了自己的儿子实权,以免将来有人造反,老朱家的江山被外人夺走。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经选定了继承人,就是他的长子朱标,此人宽厚仁慈,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继承人选。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朱标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朝的太子,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朱标就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然而世事无常,意外还是发生了。朱标在代替老朱在外巡视的时候,突然得了感冒,不治身亡,朱标的意外让朱元璋非常的伤心,但是作为一位合格的皇帝,老朱还是要强打起精神,在自己身体还算强健的时候再选出来一个继承人,这样才能够保证江山的稳固,而这位继承人出乎意料的并非老朱的儿子之一,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

说起来这个朱允炆,其实也让老朱操碎了心,此人虽然和他的父亲一样仁慈宽厚,但是却少了刚劲果决,优柔寡断多一些,但是孩子是自己选的,总要将路都给他铺好,所以朱元璋就开始为了让孙子即位大杀功臣。那些当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功勋们,都没能逃过一劫,但是朱元璋却忘了一个老臣,只因漏杀此人,多年后此人相助朱棣,朱棣才能顺利夺了江山。

这个人就是陈亨,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却一直非常低调,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就一直留守在边疆。就是因为留守边疆,不在南京的政治中心,所以朱元璋忘了这个人,这才躲过了一劫。朱允炆即位之后,就着手削藩,朱棣看到自己的势力即将不保,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李景隆率领大军来围攻北平,北平的局势危急,朱棣就令人求援陈亨,本来没想到陈亨会答应,但是此人真的就带着大军来援救朱棣,攻破了李景隆的大军之后,朱棣就带着宁王和陈亨的大军一路南下。

其实这个时候的陈亨已经老迈,他在白沟河之战时,受了重伤,之后回到了北平,朱棣听闻此事,还派人去慰问,只是没想到陈亨没有熬过十月,就去世了。朱棣即位之后,就追封陈亨为泾国公,还封了陈亨的长子为都督。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为了孙子挖空心思的去铺路,都没能够防得住自己的儿子造反,他将功臣们都杀光之后,那些剩下的人也不乐意去为朱允炆效力。如果朱元璋在儿子朱标死后选择另外的儿子即位,可能朱允炆之后的路也会比较好走,不会在当了四年的皇帝之后被赶下皇位,下落不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