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古稀老人赵 2019-02-19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天水位置恰好在兰州、西安两座省会城市中间。到了天水,听到天水人操着和陕西关中人同样的口音。当司机师傅告诉我,“天水峡谷流淌着渭河”的时候,马上又拉近了与天水人的距离。在关中,谁不是喝着渭河流域的水长大的?于是在天水多了浪子归乡的情怀。

和天水人聊聊天,发现他们对关中的期待远比兰州多。年轻人也更愿意在西安打拼。在这座城市呆上一两天,会看到很多和西安市井生活气息的相似之处。事实也如此,关中人的根在天水。这一迁徙过程从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就开始了。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摊开地图,还会发现天水到汉中的距离与西安呈一条等腰三角形。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天水打了一场著名的败仗,痛失战略要地“街亭”,从此蜀汉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争霸中原。细看街亭的位置就在麦积山旁边15公里处。当晚,我们住在街亭温泉小镇,翌日前来参拜这次西行的第一站——麦积山。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四大石窟和佛教东渐

天水的原始古老印记刻划在麦积山。于一个传统陕西人来说,这座麦垛子山象征着守护祖先发源地的图腾。另一方面,中国四大石窟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线路,里面的细枝末节能用来诠释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循着中国四大石窟,绝对是一条非常有趣的线路。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见识过大同的云冈石窟,更容易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创年代早于云冈石窟。四大石窟像箭头一样,标志着佛教东渐的线路。顺序依次为: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历史的车轮转到魏晋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大地战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深陷修罗地狱道。人们渴望得到超自然力量摆脱困境,此时佛教、道教兴起,带来修复心灵创伤的神奇疗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麦积山处在秦岭向西延伸的余脉上。天水曾被称作“秦州”,是秦始皇祖先的封地。秦以前,秦州为丝绸之路管辖权的尽头。在这之后的几个朝代里,越过秦州西行,意味着要冒丢失生命的危险。那些不得不走在无归路上的人便花钱找人在附近的崖壁上雕刻佛像,以求在死去后得到佛祖的庇佑。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断崖上盛大规模的野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站在麦积山下,读这首杜甫的诗,实现了与古人的隔时空交流。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流寓秦州时写下这首《山寺》。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200多年后,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归敦煌研究院管。如今瑞应寺的匾额还在,大风吹过,竹涛声阵阵,已看不见僧人的身影,巨型佛像的面庞依然端庄安详,在冬日落阳下,泛着柔柔酒红色。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将小飞机遥控到400m高空,看到群山之中的麦积山其实算不上是一座山,叫它“平地而起的断崖”或许更合适。麦积山大部分山体被浓密的树林包裹着,向阳面裸露,是极易风化的砾岩。砾岩也易于雕刻,1600多年前,佛教徒开始在上面开凿佛龛,并在其中用画笔描绘佛教题材艺术作品。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这些宗教的传播者从中亚来到中国,首先进入到天水。和数月艰苦跋涉的戈壁沙漠相比,森林茂密,水源丰富的天水无疑是人间天堂。北周文学家庾信在《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中写到:“壁累经文,龛重佛影。雕轮月殿,刻镜花堂。横镌石壁,暗凿山梁……”。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石窟寺规模之胜,壁画之美。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禅修活动决定了麦积山洞窟形状

顺着铁扶梯,登上麦积山的崖壁,零距离观察这些窟龛,发现除了比较大,洞中放不下的佛像之外,其它佛像只能透过洞门的栏杆,和密集的铁丝网瞄上一眼。据说这是为了不让小动物钻进去筑巢引起破坏的措施。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这么多看起来只能容得下一人的小空间叫做“禅窟”。南北朝时期,坐禅之风盛行于中国北方。麦积山远离喧嚣,丛林环绕,正是理想的坐禅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记载,“西秦时期,玄高和尚曾经带领他的弟子在麦积山讲经参禅。此后他又周游临夏炳灵寺和北凉国都姑臧城(武威),北凉灭亡后,和尚又随流民去了北魏平城(大同),一度成为太子拓跋晃的老师……”禅修活动的盛行,决定了麦积山的洞窟大小和形状。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除了释迦摩尼佛,交脚弥勒菩萨、多宝佛、三佛、七佛、千佛造像壁画也是麦积山佛像群的主要题材。这些佛像一方面是僧人们坐禅过程中的观想对象再现,一方面有助快速入定。

笃贞的皇后遇上了一个坏时代

麦积山林林总总200多座洞窟,其中东崖下层西边的第43窟造型考究,是极富代表性的墓葬形制,据敦煌研究院权威学者推测,很有可能是西魏时期一位皇后的棺柩存放处。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四世纪后期,五世纪初,柔然十分强盛,对西魏构成威胁,大臣宇文泰劝元宝炬(西魏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弘之孙。因拓跋弘推行汉化,将鲜卑姓氏“拓跋”改汉姓“元”)迎娶柔然头兵可汗阿那瑰之女为皇后,以此缓和北部边境与游牧部落的紧张关系。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乙弗氏此时是西魏的皇后。她德行庄重,一心礼佛,和文帝感情笃真。为了江山社稷,文帝被迫废了乙弗皇后,令她出家为尼。乙弗氏先是住在瑶光寺,后来不得不前往秦州和儿子五都王元戊生活。因为新迎娶的柔然公主生性嫉妒多疑,十分不满乙弗氏还住在都城(长安)。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可是到了大统六年(540年),柔然依旧反目,再次南侵,大臣们认为这还是乙弗氏迁怒柔然公主的缘故。于是文帝又迫于舆论压力,忍痛赐乙弗氏自尽。那一年乙弗氏31岁,之后,五都王元戊在麦积山崖壁凿了安放棺柩的窟龛,安葬了母亲。号寂陵。几年后,乙弗氏之子元钦登基,将母亲的灵柩又迁回到洛阳,与文帝合葬永陵。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天色已晚。一边听着催人泪下的故事,一边从崖壁上的扶梯走下来。最后在大门口再看一眼眼眉低垂的巨大佛像。此时没有旅游大巴车的喧嚣,山谷十分宁静。被佛像守护的山体有淡蓝色光芒,不禁想起通往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大门。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麦积山的安详氛围保持了1600多年,西魏国却像流星一样,只存在了21年。人生苦短,那些往事在大佛面前,轻飘飘地如梦如烟。

1600年石窟,除了故事凄美,还留下些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