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积山石窟——美丽中国(叶平)

 叶老师YP 2020-06-28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的秦岭山脉,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的开凿营建,现保存大小窟龛221个,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是中国内陆开凿最早的石窟寺之一。2014年,麦积山石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现为国家5A级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

天水麦积区

天水,古时为丝绸之路重镇,东西连接关中平原和河西走廊两大地理区域。天水目前已通高铁。从天水南站出来,经过新建的天水麦积区,景色如画,天高云低。

渭水现称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固有“泾渭分明”的成语。可当我们经过天水麦积山附近的大桥上,看到的渭水却是同样的浑浊不清。

原来一直认为中国最著名的是三大石窟。来到天水麦积山后,才知道“四大”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麦积山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风格不仅受到中原北方主流石窟的影响,也受到中国南方和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文化的辐射。由于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以突出的人格化、世俗化和形神兼备、动静相生的独特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对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麦积山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们攀登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免惊心动魄。就连我们走完从大门到山前的道路也力不从心,只好以骑马代步。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纵观麦积山石窟,分别以立于东、西崖壁上的“东崖大佛”和“西崖大佛”为核心,组成两组庞大的石窟群,形成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这两组石胎泥塑佛像,是麦积山石窟中体形最大的露天造像,仿佛是以整座崖壁为佛龛,气势宏伟,高高在上,俯视着前来朝圣的芸芸众生,被视为麦积山石窟的代表作。

我们首先看到的“西崖大佛”(第98窟),始塑北魏,悬立在露天的崖壁上,石胎泥塑分别雕塑着“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其中阿弥陀佛高约13米,两侧的菩萨高约9米,虽然形体没有“东崖大佛”大,但是雕塑年代却早了近一百年。

然后,走到东崖大门。仰望壮观的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石窟密如蜂房,大大小小,参差有致。

“东崖大佛”(第13窟)始塑隋朝,一佛二菩萨,中间的释迦牟尼高约15.70米,倚坐式,法相庄严,是麦积山最大的造像,两旁的菩萨高约13米,侧身侍立,和蔼可亲。

石胎泥塑的大佛始塑于隋代,据说最初是在建在石窟中,后因地震,石窟外壁被震塌,于是便成了“露天大佛”,大佛外层泥塑也因此受到严重破坏。今天所见的大佛是南宋年间重塑的。

麦积山的导游图形象地展示了东西崖两个景区的概貌。

麦积山东崖

麦积山风景区的大门设在东崖景区的一侧。

游览首先从东崖的这座瑞应寺开始。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经过景区简介长廊直达中区入口。

仰望搭建在山崖的云梯栈道,凌空飞架,屋檐廊柱,斗拱飞檐,壮观辉煌。

沿着架空云梯,层层攀援。

直接到达第13窟,即建于隋代的“东崖大佛”。

第13窟东崖大佛,即三大摩崖佛像处。

登高远望,绿树丛中的寺庙。

东崖大佛中间的释迦牟尼高约17米,两侧的菩萨则高13米,悬立崖面,一副“观照大千”的神态。

由于地势十分狭窄,这是实际可以看到的大佛形象。据说这龛造像原来也“藏身”于石窟之中,后来唐代地震,石窟外壁被震塌,于是便成了“露天大佛”。

于是呈现出佛也沉思的形象——象征“我思故我在”之意。

紧靠大佛的第9窟。北周,宋、明、清重修,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并列开七窟,又称“中七佛阁”。

各龛内分别塑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龛中主尊组成七佛。此为第一龛。

现存造像19身,壁画保存约60平方米,明、清重绘。此为第9窟第二龛。

人格化、世俗化的佛像栩栩如生。

第9窟第三龛。

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

第9窟第四龛。第四龛顶部绘共命鸟,为双头童子形象,鸟翅鸟爪,新奇别致。

人格化、世俗化的佛像栩栩如生。

再往上攀登至第3窟,北周开凿,宋、明重修,因有上下六排千佛而又称“千佛廊”。

登高远望,绿树成荫。

“千佛廊”,人字披顶长廊式崖阁,全长36.5米,为早期木石结构建筑形式。

现存千佛297身,均为石胎泥塑,身高约0.9米,均结跏趺坐,造型敦厚,排列规整,场面壮观。

上两排佛像虽经宋、明重妆,仍不失原作风貌。

继续攀登前往建于北周,唐、宋、明、清重修的第4窟。

第4窟又名“散花楼”、“上七佛阁”。大型庑殿顶崖阁,全长31.4米,雕凿精致,宏伟壮丽。

上七佛阁是公元565年,时任秦州大都督的李允信正为亡父祈福在此建造。北朝文学家庾信为之作铭。

现存圆雕和石胎泥塑85身,七龛主佛构成七佛,历经唐、宋、明、清重修或重妆,各龛内现存影塑700多身,均为北周原作。

窟内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一佛八菩萨像,历经唐、宋、元、明不断修缮,造像已非初始原貌。

诸龛外部浮雕帐幔帷幕上饰火焰纹、宝珠、鳞片网络花饰及流苏等。

上七佛阁现存壁画约250平方米,廊顶及龛外上方的壁画,体现了北周时期的绘画水平,其中龛上方前五幅“薄肉塑”飞天壁画造型优美,风格新颖。

由于上七佛阁位于东崖三大佛上方最高处,距地高约70米,为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辉煌壮观的殿堂式大窟。

堪称麦积奇观。

麦积奇观

第5窟位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隋代始造,初唐完成,俗称“牛儿堂”,三间四柱式崖阁。

现有隋、唐两代泥塑造像15身,三龛主尊为三世佛,历经重修,隋代造像清俊慈祥,初唐造像圆润秀丽。

中龛外,有踏牛天王,孔武雄健,气势不凡。

现存壁画约70平方米,廊外正壁右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及廊顶的奔马图,构图严谨,施色艳丽,为唐代绘画的上乘之作。

东崖最高处,极目秦天舒。

麦积山中区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景区中区的一座号称“东方的蒙娜丽莎”雕塑。

从麦积山石窟导游图中可见,东西崖景区均应围绕着第44窟的主佛展开。可是,但我们游完了东崖并没有发现第44窟。

实际上,我们在攀登东崖时,已经经过了许多被纱网屏蔽着的洞窟。

出于对文物保护的需要,麦积山绝大部分的石窟,游客只能隔着纱窗观看,而且有些特窟不让拍照。

为了能够欣赏到第44窟神奇的主佛雕像,特从麦积山石窟官网收集了几幅照片用来展示。这就是麦积山塑像中的精品——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

中间的那座主佛造像,清俊潇洒的风格,雍容大度的形象,儒雅从容的姿态和隽永含蓄的微笑,构成了西魏造像中最完美的佛的形象。尤其那典雅圣洁的微笑,安详又神秘,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堪称古代泥塑艺术之典范。

此佛像应该是麦积山的标志,被作家薛林荣写成散文《西魏的微笑》,甚至被收入到一些地方高考模拟作文的材料中。

西魏的微笑

薛林荣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

石窟中主佛高约一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作“释迦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舒指仰掌间若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也是北朝石窟造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

那么,她的原型是谁?

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

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娶柔然公主,立为“悼后”。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这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兵条件,竟然是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也失去了,魏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

一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以乙弗氏皇后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溯流而上,为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皇宫的眷顾。

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的无上典范。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美丽矜持、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第四十四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

(节选自《散文》2014年第4期)

麦积山西崖

从麦积山东崖最高的“散花楼”(第4窟),穿过西侧“小有洞天”崖壁隧道,经“牛儿堂”(第5窟)沿栈道继续西行,便进入麦积山的西崖。

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当属北魏时期所开凿的西崖三大窟之一的“天堂洞”,也就是特窟135窟。天堂洞是西崖最高的一座石窟,距地面大约70米,和东崖散花楼遥相呼应。天堂洞横长方形平顶窟,其独特之处是前壁上部开三个明窗。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萨,都是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

最有意思的还是窟内的石雕造像,石质圆润,造型生动,在这满是泥塑造像的石窟中,自然显得“与众不同”——显然它们是从山下雕刻好后,再搬进洞里来的。据说,那是在北周灭佛时被人们收藏在这里的。

这就是第98窟,又称西崖大佛,疑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脚踏祥云,右边的观音菩萨已经残毁。

1982年维修时,右侧观音菩萨并没有修复,而是依旧保留着它原来残毁的模样,裸露着内部的原凿石胎,以及北宋重修时为加固泥塑而附加的一根根木桩和桩孔。

据说这是为了保持文物的原貌,让游客更多、更真实地看到“历史”。

西崖的石窟除“西崖大佛”外,虽然也有不少精美的泥塑,由于基本都隔着纱窗,无法一一展现。

第191窟,西魏(535—556年),宋代重修,现存泥塑造像7身,龛外下方塑化生力士,两侧上方悬塑交脚菩萨,构思奇特。

这是第54窟,西魏作品。

第121窟(特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洞窟。螺髻梵王与菩萨紧紧相依,面带笑意,窃窃私语,将世俗中男女传情的瞬间,逼真地展现在佛教造像之中,不得不佩服,了不起的古代工匠大胆地冲撞佛教造像肃穆冷峻的传统形象,艺术还原现实生活的勇气。

第133窟中的佛与罗睺罗塑像,是佛教艺术中难得一见的反映佛陀与家人关系的作品。这组雕像中,佛陀手抚唯一爱子罗睺罗的头顶,散发着无比温馨的慈爱,这是一位伟大父亲的慈爱。但作为父亲的佛陀还曾说过,我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这是佛陀的父爱与世人的父爱不同之处。

第165窟中的正壁右供养人,身着世俗服饰,瓜子脸,丹凤眼,四瓣小嘴,为宋塑中的精品。

第123窟(特窟)为西魏代表洞窟之一。戴毡帽的童男造像淳厚朴实,梳牛角辫的童女甜美稚嫩,造型天真、纯朴,生活气息浓郁,生动地表现了虔诚信佛的世俗少男少女的形象。

顺着栈道,小心翼翼地走下西崖。

麦积山的塑像本是佛教之产物,但诸多雕塑早已超越宗教的范畴,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审美意义上带来了极度的震撼。

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游玩麦积山,顺道看看天水主要的景点——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

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到龙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被人们奉为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

天水伏羲庙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临街而建。门前东西两侧,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

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伏羲庙前的天水零公里标志

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历代不断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

伏羲庙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

伏羲庙仪门。

院东有棵古槐,传为唐代栽植。岁月流逝,已逾千年;虽然屡经兵燹天灾,阅尽人间春色,至今依旧昂然挺拔,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仪门,来到中院。由于场面开阔,令人襟怀顿觉释然。这里是伏裁庙建筑群的中心部分。正中位置为一月台,殿、阁、亭、榭,高下相间,与院内星罗棋布的株株参天古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妙趣横生。

民间说法,前后院内原来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植的。现在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这些忘年古柏,现已成了珍贵的文物树了。

先天殿前方两旁的钟鼓楼。

先天殿在中院月台的当间部位。此殿异常宏大壮观。看着它踞高凌空、庄重威严的风格,游人往往啧啧赞叹。这座大殿通高二十六点七米,纵深十三点五米,面宽七间,通长二十六点四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先天殿殿顶上覆琉璃简瓦,正脊两端亦施龙吻,垂脊、戗脊施螭兽仙人。正脊中有桥亭火珠,脊面乃饰缠枝牡丹。这座宫殿的门窗雕饰工艺,堪为上选艺术品,往往吸引不少游人,为其精美的工艺所倾倒,流连忘返。

伏羲塑像就供奉在这神龛内。这尊塑像体形魁梧、气宇轩昂、浓眉大眼、肌肤丰腆,微笑的面庞体现了他智慧卓然、心地善良的内在气质。

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就是龙马。根据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最后的建筑为太极殿。

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据说伏羲正是在这里创造了先天八卦太极盘,他发现的基础是阴爻和阳爻。由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于是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八卦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

后部宽阔的大院内,建有伏羲学院。

见易亭中有领导的题字。

天水市博物馆已经搬迁进伏羲庙内,成为“馆庙合一”的设置。

馆藏着“八千年的记忆”。

走进天水奇妙的天地

象征“祖脉千秋”。

凌霄花红

古柳苍穹

羲皇故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