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真经 假话最怕被核实,只要来一个三司会审、当堂对质,什么样的假话都会被揭穿。因此,绝不能给人提供核实的机会,在这点上决不能疏忽大意。 厚黑妙用 明时一位皇帝要解缙在他的一把外国进贡的扇子上题字。解缙写下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他一时疏忽,把诗中的“间”字漏了。他的对头发现后,向皇帝奏道:“解缙自恃其才,目无君主,竟敢乘写题之机,有意扔字欺主,如此狂妄之徒,今不杀之,后必酿成大患!” 皇帝一看,果然如此,便要杀解缙。这时,解缙接过扇子一看,说:“圣上请息怒,听微臣慢慢讲来。这是我作的一首《凉州词》,虽和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仅有一字之别,但却不一样。” 皇帝认为他是在狡辩,但也想给他一个机会,就说:“既然如此,你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读读你的《凉州词》,只要大家听了,都认为是你的作品,联不但不问罪,而且还重重有赏,如其不然,立即斩首!” 解缙当众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缙巧用停顿“断章取义”,将一首诗改成了词,而且读得有声有色,使大家耳目为之一新,君臣赞不绝口。 厚黑学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假话,别人不相信,提出质疑,有时采用一些诸如断章取义、语意双关等文字游戏,同样可以使对方的证据失效。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利用谐音的方法,为自己说走嘴的话辩解,或者将一句话做前后倒置,同样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连连失败。他打算请求皇上增援军队,于是就草拟了奏章,作为面奏时的“腹稿”,其中讲到战绩时,不得不承认“屡战屡败”。一位师爷看了这个提法后,马上提醒他,前段时间,一员大将面奏时,也曾讲到“屡战屡败”,因触怒龙颜而被贬谪。曾国藩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是,对皇上又不能谎报军情。于是他在苦思良久,突然灵机一动,将“战”与“败”两字调换一下位置,这样“屡战屡败”变成“屡败屡战”,从而使这句话的意思起了质的变化。“屡战屡败”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屡败屡战”却是一种英勇无畏的表现。皇上接到曾国藩的奏章,看到“臣屡败屡战”一语后,果然龙颜大悦,认为他在失败面前斗志不灭、百折不挠,从此曾国藩开始官运亨通。 曾国藩这里明明是在为自己开脱罪责进行辩护,就是通过改变词序来达到目的的。要揭露这种诡辩,绝非易事,厚黑之士不妨一用,又如,古时候,有一个公子哥儿因马术未精而伤人致死,于是被控下狱。他的父亲在讼师的伙同下,贿赂了县署代书诉状的小吏,将状词中的“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 驰马伤人,是指人乘马飞驰伤人,罪在人;马驰伤人则是指马脱僵而伤人,这属意外事故,这位公子哥并不构成犯罪。 还有一个故事,苏东坡幼年时,天资非常聪明,由于读书特别多,书上的字没有不认识的,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于是,他有点飘飘然了,竟然在自己书房门前书上一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 有一位长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东坡“求教”,请苏东坡认一认他拿来的书。书上写的全是周朝史籍的字体,苏东坡一个也不认识,羞得面红耳赤。长者也没有说什么就走了。苏东坡这才感到自己门前的对联名不符实,马上将对联各填一字,上联是:读尽人间书好,下联是:识遍天下字难。这样一改,先前的尴尬就一扫而光! 可见,文字游戏艺去,既是一种巧妙的说假话的方法,也是一种维护自己的假话不被揭穿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