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从收灯说起

 cxag 2019-02-19

收灯,是元宵佳节落幕的标识。热烈、绚烂、喜庆的灯笼被收置归仓,静待来年。有收,自然有出——可能是取口彩的意思,出被“上”替换,即上灯。


上灯的时间是在赏灯的前一天。譬如,十四开始赏灯,那十三就是上灯的日子。相应的,收灯就是最末一日。


家乡习俗,乃十四上灯,十六收灯,非常迅捷,远没有古人十八收灯的绵长。


清乾隆《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幼时赏灯,只是欢喜——毕竟一年才能一次的机会,从未深思所赏到底何为。待需自己亲自上灯的时候,好奇心也迫切了起来。


最常见的答案自然是“团圆”。阖家赏灯,共享天伦,其乐之多,不言自明。当然,这是古代才有的福利。


要知道,唐人三天,宋人五天,明人十天,是举国休假的。现在嘛,嗯,我们爱工作。


清同治 粉彩百子龙灯图海棠开光帽筒

观复博物馆藏


从千年的农业文明来讲,灯则与年景的丰歉息息相关。借灯观风,即可预测一年的收成,像“风急云起,愈急必雨”之类的。


沿习开来,灯笼就成了五谷丰登的象征。


再就是:灯,谐音“丁”,灯笼越多,表示人越多。所以,以前不止有上灯,还有送灯——送给小孩子玩耍的灯笼,数目要多过人数,寓意添丁。


是了,流行的百子龙灯图讲究的就是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清乾隆  粉彩百蝶纹灯笼瓶 

观复博物馆藏


当然,小孩子挑灯笼,还有另一层意思,是祝福小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这不仅是因为灯笼本身所带来的明光,还因为灯节一过,学堂就开始了——读书明智才会有锦绣前程。


至此,忽然明白,收灯,更是收心。新的一年正式拉开帷幕,当砥砺创造属于自己的欣喜与可能。



观复博物馆神采飞扬石塑


2019,冲鸭!



观复APP,观复微店均有发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