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代元宵有哪些乐事?

 夕妙斋 2019-02-15

元夕观灯,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元宵数夜,宫内燃放爆仗、货郎担担、搬演杂剧、架设鳌山、呈进杂技等,宫外百姓游乐观诸色灯品,一派祥和……


明代元宵庆赏


明人绘 新年元宵景图卷(局部)

明人绘 新年元宵景图卷(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明代《新年元宵景图》一卷(又名《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该卷纵三十六点七厘米,横六百二十四厘米。长卷用细腻的笔墨表现了明代宫廷新年元宵庆赏的种种场景,如燃放爆仗、货郎担担、搬演杂剧、架设鳌山、呈进杂技等。卷中明宪宗数度现身,在内臣宫眷的随侍下,观赏各种节目;皇子皇女或放爆仗,或提华灯,突显了皇家喜庆的节日气氛。画卷引首书有题赞云:「万盏明灯,象马人鱼异样……四夷宾服,颂称海晏河清。螽斯庆衍,神孙圣子乐荣昌。宗社奠安,万载千秋崇礼仪。长瞻化日雍熙,永享升平之福。」将整个画卷的场面及意义概括无遗,后署「成化二十一年仲冬吉日」。

明人绘 新年元宵景图卷(局部)

明人绘 新年元宵景图卷(局部)


鳌山乐事


明朝立国之初,明太祖为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在南京盛饰彩楼,元宵看灯达十数天。永乐七年(一四〇九年),明成祖令「自正月十一日为始,其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务具本封进处分,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弛夜禁」;永乐十年元宵节,明成祖赐宴群臣,听任臣民到午门外看鳌山灯三天,自此以为常例,大有与民同乐的意思。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明宣宗重申永乐七年之令,并使之永为定例;宣德四年,明宣宗赐群臣节假二十日,元夕召群臣赴御苑观灯,宣德五年、八年亦然。正是「鳌山灯火,禁中年例,亦清朝乐事」。

明人绘《新年元宵景图》中的鳌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刘若愚《酌中志》记载:「上元之前,或于乾清宫丹陛上安七层牌坊灯,或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诚所谓瞬息之乐,妆点太平。」关于宫中安设的鳌山,蒋之翘《天启宫词》记有题咏二首,其一曰:「九微列处御筵凭,队队笙歌拥毾㲪。蜃炬龙膏空门影,芙蓉开遍十三层。」其二曰:「鳌山灯火出墀隅,逢勃千枝万蕊荂。踠地金钱输喝采,长明塔峙络珍珠。」「鳌山者,聚灯为棚耳」,「一鳌山乃至千数百灯」。《新年元宵景图》庭中安设的大型灯棚,以树枝搭架,其上挂有各式灯笼并装饰八仙和乐工伶官,即为鳌山。


应景衣着


明 刺绣龙纹灯景圆补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明万历 刺绣双龙灯景圆补 私人藏


看灯之外,上元时节,明末宫廷还非常注重应景的衣着打扮,「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铎针「元宵则灯笼」,枝个、桃杖「随景如铎针」。高兆《启祯宫词》咏此事云:「一色蟒衣灯景补,重来玉陛看鳌山。」此类应景的补子、衣物皆有存世。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刺绣龙纹灯景圆补一件,整件补子绣出巨大的龙身,补子中心下方绣出灯笼一盏。另一件境外私人藏的万历时期刺绣双龙灯景圆补则更为富丽,补子正中绣出华灯一盏,两侧绣以升龙各一,堪为灯景补子中的精品。

明 金地缂丝灯笼仕女袍料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明 金地缂丝灯笼仕女袍料局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至于应景的袍服、袍料,存世所见中,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一件金地缂丝灯笼仕女袍料较为精丽。袍料通体以捻金线缂地,在云肩、通袖襕内缂出诸多灯笼,灯笼主体作葫芦状,葫芦内装饰鲇鱼、花卉、杂宝、卍字等,灯笼间饰以众多仕女,或手持花枝,或手捧宝物,一派繁华气象。

明 墨绿地婴戏灯笼纹妆花缎 私人藏


海外私人收藏中另有墨绿地婴戏灯笼纹妆花缎一件,仅存一小长条,居中三盏大灯笼,灯笼形态各异,以花卉、婴童作为区隔,婴童或执兔灯,或牵木偶,或捧玻璃瓶,各作嬉戏状,充分表现了上元时节的热闹场景。灯景纹样亦多见于存世的经皮之上。此类经皮国内以故宫博物院、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为多,国外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所藏甚夥,且不乏精品。

原文作者:徐文跃(作者系:自由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